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關于加強信用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

2014-09-15 00:59:10  
字體大小:【

 

民建湖北省委員會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強。信用是奠定市場經濟的基石,是維系社會經濟生活正常秩序的道德準繩。“十一五”期間,我國征信法規、制度和標準逐步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加快建設,信用信息在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中的價值和作用已逐步顯現。但是隨著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程的加快,與規范的市場經濟相脫節的道德失范、信用缺失的現象日益凸現,已成為制約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嚴重障礙。近年來,頻現的食品安全、制假售假、惡意欺詐、社會公信力下降等問題,不僅危害經濟社會發展,破壞市場和社會秩序,而且損害社會公正,損害群眾利益,妨礙社會文明進步。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問題已經引起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把誠信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大力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抓緊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加大對失信行為懲戒力度,在全社會廣泛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氛圍。目前,我國及我省的信用建設亟需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信用立法的滯后,失信懲戒機制不健全,對信用服務業的扶持和規范不夠。對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快信用立法步伐,完善信用法制體系
    信用立法是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必須有完善的信用法制體系為支撐。通過立法能保證信用信息得以合法的公布,落實懲戒機制,規范信用服務市場。目前,我國很多領域都有自身的信用體系或專門信用管理法規,已經具備一定的立法基礎,且信用意識已經在全社會廣泛傳播,正是制定和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信用管理法》的最佳時機。統一的信用立法有利于節約立法及執法成本,實現信用信息在全國共享,從而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減少交易風險,降低交易成本,發展信用經濟。

    完善信用立法必須堅持社會責任本位原則,促進各類市場主體之間及其與社會、國家之間的合作,處理好權利、義務和責任之間的關系。必須堅持信用主體各方平等,在一個統一的社會信用管理框架內,作為民事主體,政府、企事業單位、個人必須具有平等的地位。

    二、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和信息公開,加強政務信用建設
    政務信用是社會信用的表率,政府各部門應當率先做到政務誠信,嚴格做到依法行政,依規行政,以此推動社會誠信建設和法制建設,為社會發展創造更好的市場環境。信息公開是政府行政信用建設的前提。各級行政機關要嚴格貫徹落實國務院《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協調發布機制等制度,拓展信息公布渠道,全面、及時、準確、真實地公開政府信息。行政機關不僅要公開有關工作情況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公開辦事程序信息和各種文件、法規、法律的文本以及行政處罰有關信息,充分發揮政府信息對人民群眾生活、生產和經濟社會活動的服務作用。同時,各地應建立統一的政府職能部門信用管理平臺,該平臺的作用是記錄、存儲、披露和評價政府職能部門的信用信息。在平臺建成后,充分利用該平臺收集的信息,將每個部門的信用情況指數化,作為衡量職能部門的工作成績,考核領導工作能力。

    三、建立和完善企業信用評價制度,加強商務誠信建設
    一是引導行業協會組建行業信用平臺。市場經濟的本質決定了企業以及行業協會,對信用體系的建設具有強烈的需求。但是,作為市場的參與者,企業或行業協會無法主導信用體系建設,必須由政府來引導和扶持,建立具有優勝劣汰機能的信用平臺。政府應該充分響應企業或行業協會的要求,制定各種獎優罰劣的政策,引導行業協會按照政府的信用體系建設規劃,搭建行業有效率的信用平臺。

    二是建立企業信用評價制度和懲戒制度。企業信用評價是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信用評級以及企業信用指數是企業信用評價的基本方法,兩者相得益彰,互為補充,可以廣泛推廣。建立健全對企業、擔保機構、金融市場產品的信用評級制度,對信用等級優良的企業在市場準入、土地使用、銀行貸款、出口退稅、政府采購、項目核準、工程招投標等方面給予傾斜和支持。有不良信用記錄的企業,不享受在財政貼息、擔保和政府扶持資金等方面的支持以及各項優惠政策。每年重點針對惡意拖欠和逃廢金融債務、逃稅騙稅、騙保、商業欺詐、制假售假、非法集資、拖欠職工工資等行為開展企業失信專項治理行動,建立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和社會組織的聯合制約和懲治機制。

    四、培育信用服務需求,加強信用服務市場建設
    市場經濟本質上是契約經濟,社會倡導的契約精神也就是信守合同的精神。國務院《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非常重視合同信用,并提出“要實行合同履約備案和重大合同鑒證制度,探索建立合同履約信用記錄,依法打擊合同欺詐行為”。實際上,在各地信用體系建設的實踐過程中,不少誠實已經將合同信用放在信用體系建設的核心地位。由此可見信用服務業作為高端服務業,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政府應加大對信用服務企業的扶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促進信用服務業快速發展。支持科學治理、依法經營、有市場公信力的持牌信用服務機構開發信用產品,發揮專業優勢,細分信用市場,強化營銷服務,滿足多層次、多樣化、專業化的信用服務需求。鼓勵社會各界使用,引導信用服務需求,共建社會信用環境,培育和發展信用服務市場。建立信用服務人才培養機制,發展壯大信用服務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