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關于進一步促進我省中小企業發展的建議

2014-09-15 00:58:59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 class="font01">大


農工黨湖北省委員會

    國內外經濟發展的經驗表明,中小企業在吸納就業、活躍市場、促進技術創新等方面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是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關系民生和社會穩定的重大戰略任務。

    一、我省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我國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黨中央、國務院及時出臺了相關政策措施,加大財稅、信貸等扶持力度,改善中小企業經營環境,使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出現了積極變化。省委、省政府出臺了《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辦法》和《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對減輕我省中小企業負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起了積極推動作用。但是,由于許多市場制約因素沒有得到根本消除,加上有些政策未能很好地落實,我省中小企業發展形勢依然嚴峻。主要表現在:

    一是一些地方領導熱衷于抓大企業項目,對中小企業關心不夠,中小企業辦事難、融資難、擔保難問題依然突出。

    二是中央和省里對中小企業的部分扶持政策尚未真正落實到位。

    三是中小企業的負擔普遍較重,創新意識不足,產品檔次低、質量差,部分中小企業因產品市場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升高等因素的影響,經濟效益劇烈下降,虧損不斷加大。

    四是一些地方對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干預過多或審批事項過濫,少數基層職能部門人員對中小企業歧視甚至“卡、拿、要”,使企業不堪重負。

    五是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較差,一些地方在城市化進程中拆遷了中小企業的廠房,但補償不能及時到位或者補償不足,致使企業不能很快恢復生產甚至陷入困境;一些城市在市容整頓中過高規定生產環境或者市場設施水準,使一些本小利薄的中小企業因資金困難、成本加大不能適應而難以為繼。

    二、進一步促進我省中小企業發展的建議
    為了加快我省中小企業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必須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幫助中小企業克服困難,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1、提高思想認識,認真落實中小企業發展政策。各級政府應充分認識到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特別是地方和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發展中小企業對發展地方經濟以及吸納勞動力就業、改善民生、活躍市場、促進技術創新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應正視我省中小企業發展水平與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之間的差距,把發展中小企業作為發展經濟的頭等大事抓好、抓細、抓落實。認真檢查本地對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在基層的落實情況,結合本地實際,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障礙,逐項落實政策,切實解決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存在的困難,扶持中小企業發展。

    2、營造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完善與中小企業相關的政策法律體系,清理不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減少對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的干預和不必要的審批事項,取消對中小企業的各種不合理收費和攤派,降低和減免稅費,切實減輕中小企業負擔。同時深化壟斷行業改革,擴大市場準入范圍,降低準入門檻,進一步營造公開、公平的市場環境,明確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鼓勵科技人員、大學畢業生創辦或領辦中小企業,在工程招標、政府采購中對中小企業一視同仁,為中小企業創造更多的參與機會。

    3、加強和改善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全面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完善中小企業信貸考核體系,提高中小企業貸款呆賬核銷率,鼓勵建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對金融機構發放中小企業貸款按增量給予適度補助,對不良貸款損失給予適度風險補償。鼓勵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建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完善中小企業授信業務制度,逐步提高中小企業中長期貸款的規模和比重。提高貸款審批效率,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體系。支持、規范發展小額貸款公司,進一步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鼓勵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引導社會資金設立主要支持中小企業的創業投資基金,建立類似于國外的“天使基金”,支持高科技風險投資企業,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和融資租賃企業。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信息征集機制和評價體系,幫助中小企業提高融資信用等級。

    4、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權益保護。組織開展對中小企業相關法律和政策,特別是金融、財稅政策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發揮新聞輿論和社會監督的作用,堅持依法行政,依法調解中小企業勞資矛盾。鼓勵中小企業就工資、工時、勞動定額等與職工建立協商機制,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維護企業生產和社會穩定。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大對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的支持,保護中小企業及其職工的合法權益。嚴厲懲治少數基層職能部門人員對中小企業“卡、拿、要”的不法行為,提高政府工作人員對中小企業的服務意識,并將服務質量和企業滿意度納入政府考核目標。對于在城市化中拆遷了中小企業廠房卻不能及時補償到位或者補償不足、致使企業不能很快恢復生產的情況,政府要依法干預,維護受影響企業的合法權益,保證企業盡快得到合理補償,恢復生產。在市容整頓中應充分調查了解中小企業的經營需要,根據需要和可能合理規定生產環境和市場設施水準,照顧中小企業的合理利益,對因市容整頓而增加成本或者資金困難而難以為繼的,應根據情況給予減免稅費等幫扶措施。

    5、鼓勵中小企業加快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政府要積極在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之間牽線搭橋,加強產學研聯合和資源整合,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支持中小企業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產品質量。以優惠貸款和稅費減免政策支持中小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發先進適用的技術、工藝和設備,推進中小企業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研制適銷對路的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鼓勵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經濟技術合作,建立穩定的供應、生產、銷售等協作關系。鼓勵大型企業通過專業分工、服務外包、訂單生產等方式,加強與中小企業的協作配套,積極向中小企業提供技術、人才、設備和資金支持,延長產業鏈,提高專業化協作水平,創造大、中、小企業合作共贏的局面。

    6、努力改進對中小企業的服務。積極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市場引導和信息服務,幫助中小企業宣傳產品,開拓市場。引導中小企業加強市場分析預測,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把握市場機遇,增強質量、品牌和營銷意識,改善售后服務,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市場開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