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黨湖北省委員會
武漢留學生創業園成立于1998年,成立以來,累計引進23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人員1200余人,創辦企業600多家,實現工業產值130.87億元,轉化科技成果610余項,專利總數419項,其中發明專利196項,注冊商標總數193個,軟件著作權184項。經過12年來的發展,創業園的孵化作用和成效日益顯現,特別是借武漢東湖新區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及湖北省、武漢市推出人才計劃的東風,廣大留學人員落戶光谷、創業光谷、入駐留學生創業園,人數空前增長,創辦企業數達到歷史新高。
留學生創業園內許多留學回國人員承擔著國家級科研項目和產業項目,兢兢業業地從事著“創業孵化”的工作。但部分初創企業從孵化器“畢業”后,由于沒有“后孵化”服務,大多呈無序狀態,沒有形成產業規模。主要存在三種狀況:一是有的在孵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不愿“畢業”;二是有的走出孵化器后,由于市場適應能力不強,發展陷入困境;三是大多數孵化后的企業沒有形成產業聚集效應。
在武漢留學生創業園里,只有孵化器,沒有加速器;僅有“創業孵化”,沒有“產業孵化”;缺乏“后孵化”服務,呈無序發展狀態。孵化后的企業大多是行業內高新技術的擁有者,正處于高速成長時期,需要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就要求大力發展“后孵化”服務,以推進孵化后的企業全面升級,滿足企業產業發展的需要,形成產業規模。建議如下:
1、加強“加速器”建設。“創業孵化”是給初始創業者提供一個以服務創業為核心的創業工作平臺。這個平臺包括經營場地、創業幫扶、政策指導、技術鑒定、資金申請、融資擔保、開業辦證、人才培訓等服務。企業從創業孵化畢業后到了急速大規模擴張期,這時就需要“加速器”的幫助。所謂“加速器”,就是孵化基地通過提升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服務水平,實現對高成長性科技企業服務的全面升級,助推企業迅速壯大,加速實現“創業孵化”向“產業孵化”發展。它是一個專門為支持快速成長企業而設計和運作的完整網絡,應整合盡可能多的資源,聚集到快速成長企業周圍,建立起通往政府、產業、高校及研究機構、中介機構等方面的廣泛渠道。“加速器”是當前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的主流趨勢,是通向產業化不可或缺的快速通道,必須大力推進“加速器”建設。
2、實現科技成果與產業對接。目前武漢東湖高新區正在打造一條完整的孵化服務鏈,以實現科技成果與產業的承接,拉長科技企業發展和配套的產業鏈。通過高科技創業園和產業園對接,使孵化企業前期有創業園服務,孵化后可以進入產業園實現產業化生產,產業化生產又帶動了配套行業和企業,讓企業的成長形成一條不間斷的健康路徑,使其在創業的路上走得更長遠,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子。這是一個很好的思路,接下來的關鍵是行動和實踐。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充實這種思路,并把它上升到理論高度,為創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指導。
3、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實現“創業孵化”向“產業孵化”發展,需要政府加大對留學生創業園的支持力度,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加強采購方式的引導。對武漢市留學生創業園的一些高新技術產品,可采用邀請招標方式,采購這些高新技術企業的產品。對一些高新技術產業中的自主創新技術含量高、技術規格和價格難以確定的產品,可以采用競爭性談判采購。對一些高新技術企業的專利產品、首次研發產品,在未來有很大發展前景的,可以采用單一來源采購方式。二是政府采購促進企業發展。政府相關部門有必要聯合召開政府采購高新區自主創新產品簽約大會,加大對東湖高新區自主創新產品的采購力度。政府采購中心可以下設一個專門的高新技術產品采購組,推行激勵自主創新的采購政策。同時靈活運用現有的各種政府采購方式,采購高新技術產品,提高對武漢市高新技術產品的采購比例。三是優先參考產品采購目錄。東湖高新區留學生創業園應定期向政府采購中心提供“高新技術產品采購目錄”,政府相關部門在采購前應認真參考該目錄,并優先采購自主創新示范區的高新技術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