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征耀 委員
我省縣級以上城市的生活污水處理廠相繼建成投入使用后,對改善江河湖泊水環境質量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全省大多數鄉鎮的生活污水還是呈無序排放狀態。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務必加速鄉鎮污水處理項目建設,并作為節能減排的具體內容,進行考核評估。
目前,我省已經啟動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建設的鄉鎮,主要集中在經濟條件較好地區和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三峽庫區一帶。較之中小城市,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除土地資源相對豐富,地價便宜,周邊環境對處理廠要求較低以外,其它條件都十分落后,是制約污水處理廠建設和發展的瓶頸。譬如,全省鄉鎮數量多、分布廣,污水排放總量大,不便于宏觀管理和技術指導;鄉鎮人口少,用水量不大,污水處理廠規模小,難以發揮規模效應;由于污水處理廠規模小,可供選擇的實用技術少,運行成本高;產業結構區域特定性差異,受雨季影響及用水量變化系數較大,污水水量、水質變化快,會影響運行效果;技術人員缺乏,管理人員素質低,經驗少,運行質量難以保證;不少邊遠鄉鎮經濟承受能力弱,資金籌措渠道窄,項目建成后,不能確保正常運行等。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制定規劃
推進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項目建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維護生態環境安全的重要措施,更是堅持以人為本理念,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和維護身心健康的內在要求。首先,統一思想,制定規劃。各級政府要統一思想認識,切實將鄉鎮污水處理項目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組織力量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認真編制各鄉鎮污水處理廠專項規劃及其實施細則;其次,明確責任,嚴格考核。鄉鎮污水處理廠項目建設數量多、范圍廣、任務重、要求高,因此,要根據實際規定建設時限、明確責任主體,并將任務完成快慢、質量好壞納入節能減排的具體項目,上下簽訂責任狀,作為考核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再次,省和各市州縣(市)主管部門都要明確專職機構和人員負責鄉鎮污水處理廠項目建設的宏觀管理和政策咨詢,不失時機組織工程建設、設備安裝等技術人員到基層提供技術指導,保證項目建設質量。
二、合理安排布局,注重設計標準
根據“城鄉一體、區域統籌”原則,結合市(區)污水處理廠已布點情況,城郊結合部鄉鎮污水宜納入主城區污水處理系統一并處理。其他區遠離城區的污水處理廠應按照投資省、運行經濟且污水處理廠有一定的服務半徑的原則布點。分期建設的污水處理廠總平面應按中遠期規模布置,房屋建筑部分等,可按中遠期規模一次實施到位,其它水處理構筑物可分期實施。污水處理廠在設計過程中,要選擇管理方便、運行穩定、投資經濟、運行成本低的處理工藝,同時還具有除磷脫氮功能,出水標準能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A標準。條件具備的鄉鎮可以選擇人工濕地、土地處理和穩定塘等自然處理技術。該技術最大的優勢是投資少、成本低。洪湖、仙桃等地采取人工濕地模式處理生活污水,效果較好,值得推廣。
三、注重設備選型,強化項目建設
設備選型與工藝密切相關。選擇設備時,充分考慮鄉鎮技術人才問題,既要注重技術的先進性、質量的可靠性,又要便于操作、維護簡單。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要堅持經濟、高效、節能和簡便易行的原則,不僅要滿足出水水質的要求,還應充分考慮項目投資和運行費用與鄉鎮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嚴格基本建設管理程序,強化項目建設前期的工作指導和監督管理,因地制宜、科學實用地做好項目建設方案遴選工作。嚴格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工程招標投標制、工程建設監理制和項目合同管理制。項目竣工后應由市州縣(市)主管部門聯合組織驗收,確保工程質量。
四、多方籌措資金,創新管理體制
第一,省發改委、省住建廳等部門要積極爭取中央投資,同時,省市州縣(市)各級財政必須撥付一定專項建設資金;第二,設法通過多種渠道向國內銀行、國外政府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第三,建立多元化投資體制,引導和鼓勵國內外資本投資鄉鎮污水處理項目建設和運營;第四,按照“誰排污,誰付費”的原則,開征污水處理費,開征費用之前,要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取得社會的廣泛支持。此外,要建立健全項目財務管理和審計制度,從嚴建設資金管理,確保專款專用,隨時接受審計監督。學習借鑒我省部分市州縣污水處理廠的經驗和做法,積極推行BOT和TOT建設模式和管理方式,以便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保證工程質量,提高管理水平,增強運行效果。
五、加強營運管理,強化人才培訓
要加強對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的監管,嚴格執行排水許可制度,規范排水行為。根據實際逐步建立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評估制度,并將評估結果作為核撥污水處理費的重要依據。已建成的鄉鎮污水處理廠要加快配套建設,力爭建成后運行負荷1年內達到50%、3年內達到75%。接入污水處理廠的工業廢水必須滿足《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CJ343-2010),或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接管水質標準,確保污水處理設施安全運行。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要根據其成分,并結合本地區的具體實情選擇處置的途徑。一般純生活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經滅菌處理后,各項指標基本達到《農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標準》(GB4284-84),可用于農肥處理;含工業廢水的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由于有大量重金屬、有機毒物,必須采用衛生填埋、焚燒等無害化方法進行處置。各市州縣(市)都要加強技術人員隊伍建設,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可以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對所屬鄉鎮污水處理廠主要崗位操作人員開展業務培訓,組織他們學習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技巧,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增強應急處變能力。
發言人單位及職務(職稱):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專職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