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劍剛 委員
實現國家富強和民族昌盛,經濟是基礎,文化是靈魂。文化產業是經濟與文化的結合體,市場經濟條件下,推進文化產業發展,必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國家“十二五”規劃,國務院頒發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以及近年來湖北省委、省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政策措施,都要求大力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文化建設。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毫不動搖地鼓勵和引導各種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健康發展”,“在國家許可范圍內,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投資文化產業”;“要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實現上述目標,一項重要舉措就是大力引導社會資本特別是民營企業投資文化建設。
我作為一名湖北省政協委員,作為一名民營企業的業主,近年來,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同時也為了企業自身實現更好發展,積極投資文化產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也遇到一些困難,得到一些感悟。下面我就大力引導民營企業投資湖北文化建設談幾點感想和建議:
一、民營企業投資文化建設是時勢所趨、大有可為
隨著文化建設特別是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可以說,民營企業參與文化建設正進入大有可為的機遇期,主要表現在:
1、民營企業投資文化產業的積極性越來越高。近年來,國際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產生巨大沖擊,同時,國內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相繼出臺,使許多民營企業的投資方向逐漸從房地產、煤礦、進出口貿易、金融等風險較高的行業,轉向被稱為“永遠的朝陽產業”的文化產業。一些主業不是從事文化產業的民營企業,也紛紛投資文化產業。如我的企業近年來在做好主業的同時,參與投資拍攝了《琴動我心》、《未來警察》、《第一大總統》、《非常綁匪》、《國門英雄》、《大鬧天宮》、《奢香夫人》、《咱家那些事》、《老北風》等十多部影視作品,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業績。特別是《奢香夫人》、《咱家那些事》、《國門英雄》三部電視連續劇前不久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播出后,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反響。
2、民營企業投資文化建設的空間越來越大。長期以來,我國文化資源按照行政區劃、行政級次和部門分配,許多文化單位的業務范圍、經營模式等幾乎相同,資源分散,經營性文化單位數量多但規模小。湖北文化產業的行業結構失衡,以傳統技術為支撐的文化產業占主導,文化產業對經濟和就業的支撐力不強。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不足之處,正成為民營企業參與文化建設的巨大投資空間。
3、民營資本在文化建設中的份量越來越重。一是民營文化企業在企業數量、創造利稅、經濟貢獻上占有的比重越來越大。二是民營企業在文化園區建設、重點文化項目建設中越來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三是直接推動了文化產業發展,從2002年到2010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從10億元迅速增長到超百億。四是公眾文化公司逐步成為文化產業界的領袖企業,在消費者中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力。一些文化個體,比如有才華的企業家、藝術家、導演、文化經紀人等,在文化產業發展中越來越重要。
4、民營企業越來越成為開拓文化市場的中堅力量。民營企業參與文化建設,一是培植了城市現代經濟的文化產業板塊,創造了推動區域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組織形式。二是整合了區域文化資源,促進了文化生產要素的集中,推動了文化產業的集約化、規模化、協同化發展。三是塑造了城市文化經濟地位,改善了地區文化形象,營造了社會文化氛圍。四是推動了產業集群的形成,促進了跨區域的信息和人才交流,提高了文化產業的整體發展質量和水平。
二、大力引導民營企業投資湖北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我在工作實踐中認識到,當前民營企業投資文化建設,仍然面臨一些制約因素,主要有:一是文化產業的發展缺乏創新的機制和理念,政府管理文化產業的手段仍然有著較為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二是由于受文化體制或地域的局限,大多民營企業的規模不大,往往只是在個別文化市場領域(如藝術品、電影等)進行一些投資。三是政策體系不健全,文化產業發展所需要的法制建設滯后。四是民營文化企業不能享有與國有文化企業同等的政策待遇,市場準入障礙較多,融資困難,信息渠道不暢。為此,建議:
1、進一步解放思想,完善行業準入制度。一是對民營企業投資文化建設實行大開放、真開放。當前,要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湖北文化強省,應進一步向社會資本開放文化市場,為文化產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二是放寬市場準入政策,允許民營企業投資參股國有文化企業特別是文藝院團改制,實現產權多元化,國有資本可保持控股地位。三是降低準入門檻,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的條件和領域,確定可以讓民營資本進入的領域,引導社會資源向文化產業流動聚集。四是優化準入服務,支持民營企業進行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兼并、聯合與重組,為國有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提供方便快捷的登記準入服務。
2、進一步優化政策和法治環境。一是落實好現有的對民營企業參與文化建設的優惠政策。如我在武陵山區投資文化旅游項目,各級各地對這個項目都很重視和支持,但我仍然不完全清楚到底有哪些優惠政策。建議將優惠政策進一步具體化,保持政策的穩定性,采取一定形式進行公示,并提高政策執行過程的透明度。二是允許民營企業在投資文化建設中,可享受與國有企業同等的政策優惠待遇。將我省對動漫創作提供的優惠政策進一步延伸到文藝演出、影視劇制作等領域。三是進一步發揮稅收、信貸、價格的杠桿作用,促進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四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完善文化領域的宏觀管理體制。五是加快制訂文化產業和演出、出版、影視等重點文化行業的促進法規,落實知識產權的相關法律法規,保護文化創意等無形資產的價值。
3、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文化市場體系建設。一是打破條塊分割、地區封鎖、城鄉分離的市場格局,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文化要素流動市場;建立健全文化市場中介組織和行業組織,提高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化程度;加強資本、產權、人才、信息、技術等文化生產要素市場建設,推行版權交易、知識產權代理、市場開發、市場調查、信息提供、法律咨詢等專業化服務,使各種生產要素自由運轉。二是重點培育圖書報刊、電子影像、演出娛樂、影視劇等文化產品市場。三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探索采取多種運營體制,通過資產重組、股份制改造及跨地區、跨行業聯合或重組等途徑,培育文化市場主體,加強省級與地方文化項目資源的整合,加快項目市場化運作;發揮大型企業集團的龍頭帶動作用,引導建設一批文化內涵深、科技含量高、先導作用強、示范效應大的文化產業項目,推動文化生產要素向優勢企業集中。
4、進一步強化服務引導。一是加強文化產業規劃引導,在落實好我省文化建設發展規劃綱要的同時,抓緊編制我省重點文化行業發展規劃、文化產業園區建設規劃、文化貿易發展規劃綱要,建立考慮長遠、綜合與專項結合的湖北文化建設規劃體系。二是根據形勢發展變化,修訂完善2008年發布的《湖北省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指導目錄》,并加大宣傳力度,使更多的民營企業了解我省文化產業發展需求和投資方向。三是政府相關部門建立文化產業投資信息服務平臺,并通過組織一些針對民營資本的文化產業項目推介會,發布相關的投資信息和動態數據,吸引民營企業投資。四是建立健全我省文化市場技術監控平臺,建立全省文化產業聯席會議協調機制,成立全省大型文化節慶組委會,下設常設性的辦事機構,創辦專業性的文化技術設備和設計產品博覽會。通過加強服務和引導,促進民營企業更好地為湖北文化建設做貢獻。
發言人單位及職務(職稱):省工商聯副主席,奧山集團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