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湖北省委員會
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推進湖北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建設的意見》(鄂發[2011]8號)之后,各相關市縣、職能部門迅速貫徹落實《意見》精神,有序展開、扎實推進湖北大別山試驗區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需要省委、省政府加大湖北大別山試驗區建設推進力度。
一、當前湖北大別山試驗區建設中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1、基礎設施差,建設啟動步伐緩慢。試驗區中大多是國家級貧困縣,近幾年雖然通過政策扶持、招商引資、項目對接等方式,相關基礎設施條件有所改善,但投入仍明顯不足,制約了老區發展,影響建設啟動效果。
2、產業化程度低,經濟建設快速發展難。試驗區產業市場化組織程度低,滯后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適應不了產業化進程。農業種植水平低,管理粗放,單產低;工業產業結構不優,短時期內很難形成支柱產業集群。同時,現有企業缺乏創新精神,高科技產品缺乏,市場占有率低,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極少,知名品牌缺乏;地方財政困難,項目配套資金落實難。
3、規劃體系有待完善,資金整合不夠。試驗區建設規劃體系尚不夠完善,總體規劃目標有待落實到具體專項規劃之中。大量資金使用不集中,建設效果不明顯。
4、老區人才缺乏,科技人才特別是創新型人才嚴重不足。
5、缺乏組織動員的長效機制,政府以外的社會力量參與不夠。試驗區建設目前只重視了政府與組織力量,對市場機制和社會力量參與的重視和動員組織不夠,沒有形成全省支援老區試驗區建設的合力。
二、關于加快推進湖北大別山試驗區發展的建議
(一)實行政策扶持與市場扶持相結合
1、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實行特事特辦,建立統一的政策支持平臺。
2、實行“兩優先”、“一增一減免”政策,加大對試驗區建設的扶持力度。“兩優先”政策包括:省直各部門優先安排項目計劃給試驗區內縣市;有了項目計劃后,優先安排項目計劃的實施。“一增一減免”政策包括:按照省委出臺的文件確保新增項目資金落實,如省林業廳新增的2000萬元扶持資金,省交通廳新增加試驗區每個縣市通村公路100公里資金等,都要確保落實;減免項目地方配套資金。
3、對試驗區的重點產品和重點企業實行市場扶持政策。把試驗區重點產品的國內外市場開拓作為發展工業經濟的重要舉措來抓,加強市場研究分析,及時發布市場信息,指導企業規避市場風險。有關職能部門要密切關注國內外市場形勢和宏觀政策變化,不斷完善對重點產品、重點企業的日常調度制度,及時把握企業產銷形勢、價格波動、效益變化情況,超前做好預測預警和預防,努力實現產品銷售新突破。
4、運用市場機制,動員社會力量投入試驗區建設主戰場。制定相關優惠政策,激勵和引導省內企業、國內企業進入試驗區投資開發,支援試驗區建設。在試驗區工業園區建設、土地、金融和稅收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進入大別山老區的企業在5-10年內享受所得稅、增值稅減免等優惠政策。充分利用大別山豐富的旅游資源,加快發展紅色、綠色與人文旅游。進一步完善大別山旅游公路網,開發一體化的國家級旅游景區。
(二)實行存量盤活與增量激活相結合
1、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新農村建設的要求,調整優化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堅持存量適度調整、增量重點傾斜的原則,擴大公共財政對試驗區農村的覆蓋范圍,加強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服務,不斷加大對農村的投入力度。
2、開展試驗區現狀調查,摸清家底,對存量資源進行分類,搞好搞活試驗區現有的企業、品牌、產業等。
3、幫助試驗區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突出困難。要加大老區基礎建設資金的投入力度,切實解決老區群眾在行路、飲水、用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難。對符合低保條件的老區貧困戶要優先納入低保,切實保障其基本生活。做好老區革命烈屬、傷殘軍人、老復員軍人和“五保”人員的撫恤補助工作,依照國家有關規定,適當提高補助標準。大力扶持老區貧困群眾發展經濟,加快脫貧步伐。
4、扶持試驗區發展現代特色農業。以工業化的理念組織農業生產,加大對老區農業綜合開發的扶持力度,充分利用老區豐富的農業資源,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大力扶持老區鎮、村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和經濟合作組織,形成一鎮一品、一村一支柱產業,以品牌化的理念組織農產品經營,走“農工貿相結合、產供銷一條龍”的路子。
(三)實行素質提升與外部智力支援相結合
1、扶持試驗區加強人才培訓和富余勞動力轉移。制訂規劃,加快轉移老區農村富余勞動力到城鎮就業,培訓當地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依托大專院校,實行定額培訓制度,幫助試驗區培訓所需人才。
2、扶持試驗區穩定優秀干部,加大引進和留住科技人才的力度。以特殊優惠政策,幫助試驗區加快引進急需人才,鼓勵各類人才留在試驗區工作,并開發使用好試驗區人才資源。加大對試驗區智力支援工作的力度,積極組織科技人員和大學畢業生支援試驗區建設,加大省直機關和發達地區與試驗區干部交流力度。
(四)實行組織扶持與社會扶持相結合
1、扶持試驗區發展民營企業。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到試驗區投資辦企業,發展特色產業,帶動試驗區人民致富。對在試驗區興辦的民營企業,要在土地使用、市場開發、資源配置和人才引進、培訓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扶助老區民營企業發展。
2、省直職能部門要打破條塊分割,實現資源統一整合,將分散的資金和資源整合起來集中投入重大項目,實現“1+1>2”的效應。
3、建立動員社會力量支持老區建設的長效機制。該長效機制的內容應包括:建立試驗區建設促進會或聯誼會性質的牽頭組織;研究出臺相關政策,確保參與試驗區建設的社會力量得到相應的回報,達到雙贏,防止一味動員捐贈和無償支援,挫傷試驗區建設支持單位的積極性;建立有效的獎勵制度,對貢獻大、出力多的社會組織和單位給予表彰獎勵等。
4、在全省大力營造**哺革命老區的社會氛圍。電視臺、廣播、報刊等宣傳媒體要大力宣傳革命老區的光榮革命歷史,宣傳黨和政府扶持老區的方針政策,宣傳老區建設的成就和社會各界反哺老區的先進典型事跡,鼓勵全社會都來關心支持老區建設,形成不忘老區、扶持老區的濃厚氛圍。大力弘揚老區精神,激勵老區人民自力更生,開拓進取,擺脫貧窮落后,走上富裕安康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