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元 九
文化產業作為重要的朝陽產業、綠色產業、新興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加快推進文化產業向支柱產業發展,對于我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綜合競爭力,實現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加快“武漢·中國文谷”建設 ,打造國家文化產業基地,使其成為與“武漢·中國光谷”齊名的產業集群,是推進我省文化產業跨越發展的重大舉措。
一、“武漢·中國文谷” 項目的基本情況
“武漢·中國文谷”是湖北省、武漢市重點支持的文化產業集群項目。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辦”的模式,打造“武漢·中國文谷”。該項目計劃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建成千億級的文化產業集群,用十年左右時間建成全國知名的文化產業聚集區。
“武漢·中國文谷”建設地點在武漢市武昌區東湖地區,實行“一個中心多園多基地”的發展模式 ,包括一個會展中心、兩個管理機構、三大服務平臺、四大基地、五大功能工程和十大文化產業集群,總面積約1000畝。具體為:一個創意中心——武漢·中國文谷創意中心;兩個機構——武漢·中國文谷管理委員會和湖北省文化產業商會;三個公共服務平臺——創意設計人才交流及培訓平臺、企業融資及財務服務平臺、大型活動策劃及信息發布平臺;四個基地——動漫游戲制作外包基地、軟件出口基地、創意先導基地、創意經濟理論及政策研究基地;五大功能——創意經濟理論及政策方面的研究功能,創意設計產業發展方面的示范、集群、孵化功能,創意設計人才方面的教育、培訓、交流功能,創意設計產品方面的展示、交易功能,文化產業基地公共服務功能;十個文化產業集群:動漫游戲產業集群、創意設計產業集群、數字出版產業集群、影視制作產業集群、網絡傳媒產業集群、文化藝術產業集群、民間工藝產業集群、文化旅游產業集群、休閑體育產業集群、文娛演藝產業集群。
2008年底,“武漢·中國文谷”項目被列入《武漢城市圈社會事業發展規劃》。2009年,武漢市發改委將“武漢·中國文谷創意中心”納入市級重點項目新增計劃。2010年,武漢市將其納入《武漢市2010年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報告》。2011年,“武漢·中國文谷”被納入《武漢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湖北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總體規劃》和《湖北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湖北省、武漢市主要領導都十分重視“武漢·中國文谷”建設,省、市多位領導對“武漢·中國文谷”作了重要批示,要求予以重視。
二、“武漢·中國文谷”建設工作的進展情況
1、 2010年6月,“武漢·中國文谷”商標獲得國家工商總局正式批準。武漢城市圈已成功擁有“武漢·中國光谷”、“葛店·中國藥谷”、“武漢·中國文谷”三大國字號商標。
2、武漢文谷文化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編制了《“武漢·中國文谷”發展總體規劃綱要》、制訂了《“武漢·中國文谷”建設實施方案》。
3、“武漢·中國文谷”招商引資獲得重大突破。2010年10月,在湖北省文化產業招商博覽會上,武漢文谷股份公司與北京紅色世紀影視文化投資公司簽約,投資3億元建設“武漢·中國文谷”影視文化產業園。首批建設項目“譚鑫培文化產業園”和“編鐘文化產業園”已經敲定,并開始籌建。與湖北中昊投資有限公司簽約5億元,重點打造武漢中國文谷創意中心。項目總投資為5.7億元,建筑面積為3.3萬平方米,將于2011年5月動工,2013年底竣工。
4、中國文谷藝術大觀園、中國文谷數字出版產業城、中國文谷國際創意學院、中國文谷國際文化產業園、中國文谷千手觀音文化旅游景觀、中華大宗祠等項目也在積極籌備過程中。
三、加快“武漢·中國文谷”建設的幾點建議
1、創新機制體制,為“文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在更高層次上的發展提供機制保障和動力支持。一是成立“文谷”創意產業行業主管部門和相關管理部門的聯席會議制度,統籌規劃、部署和研究解決園區內文化發展的重大問題,建立園區內政府、社會、企業多維面交流協商制度,強化協調整合效應。二是成立“文谷”創意產業聯盟,建立引進創意產業企業的綠色通道,鼓勵和支持創意產業的發展。
2、抓緊編制?。ㄊ校┘涌臁拔錆h·中國文谷”建設的實施方案。省(市)委、?。ㄊ校┱M織強有力的工作專班,制定《加快中國文谷建設,打造國家文化產業基地的具體實施方案》,明確職責、上下聯動,形成合力。
3、“武漢·中國文谷”作為湖北省、武漢市重點產業集群項目,省市兩級政府要給予政策和資金扶持,在設施建設、人才引進、技術改造等方面給予優惠和扶持??山梃b北京等地的做法,對文化產業集聚區進行認定,國土、規劃等部門在用地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稅務部門提供比高新技術企業更優惠的稅收扶持,金融部門提供資金支持。湖北省文化產業商會的50多個骨干企業和350多個會員單位都將入駐“中國文谷”。當前,用地問題是項目建設中的瓶頸問題,建議結合城區產業結構調整和舊城改造,盡快將項目用地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以利于盡快打造一批大型文化產業園區。在“武漢·中國文谷”產業園區建設已初具規模和成效時,向國家發改委、文化部相關部委申報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以取得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政策支持。
4、切實加大“武漢·中國文谷”的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最大限度地增強認知度和參與度。要積極宣傳“武漢·中國文谷”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建成后對全省的影響。通過加大宣傳,爭取舉全省之力,全力以赴,共同將“武漢·中國文谷”打造成為湖北省、武漢市經濟發展的增長點。還要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圖片等方式,宣傳“武漢·中國文谷”總體定位、區域規劃范圍、產業重點、空間布局、優惠政策、核心區、輔助區以及目前項目建設的基本情況等,以企業為主體,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發言人單位及職務:省政協常委,武漢市工商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