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勝 生
圖書館是保存、積累文獻和傳承知識的一個重要的文化載體。圖書館的公眾性、公益性、開放性和文化性,歷來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公共圖書館作為傳播科學文化知識、進行社會教育的重要場所,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是社會公眾學習新知識、增長新本領的大學校,是全面建設學習型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有效手段。加強縣級公共圖書館建設,對加快我省文化事業發展,建設文化強省具有重大意義。
一、縣級公共圖書館的現狀及問題
據不完全統計,在全省69個縣(市)中,共有縣級公共圖書館107個。縣級公共圖書館在為讀者提供紙質文獻的借閱服務外,還在信息咨詢、教育培訓、電子文獻、報告展覽等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和延伸服務。每年舉辦讀書會、講座、展覽等形式的讀者活動3300多場次,參與活動人數達230余萬人;培訓達10600人次,在經濟社會發展、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省縣級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還存在以下問題:
1、館舍面積狹小,延伸服務受到阻礙。我省縣級公共圖書館大多數建于上世紀80年代,館舍規模較小,其中面積最大的為3890平方米,最小的為480平方米,館舍面積3000平方米以上的僅10個。書庫面積受制于館舍規模,也有類似的特征。書庫面積最大的3433平方米,最小的僅30平方米,面積在200平方米及其以下的圖書館有26個,而面積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圖書館僅2個。因此,大多數圖書館都存在排架擁擠、條件簡陋,難以滿足讀者借閱文獻資料和圖書館保護文獻資料的需求。我省縣級公共圖書館閱覽室面積也偏小,閱覽室面積在200平方米及其以下的圖書館有10個,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圖書館僅有1個。因此,多數縣級公共圖書館的接待能力不足,無法滿足讀者閱覽空間的需求。館舍面積、書庫面積、閱覽空間的不足,不僅制約了圖書館豐富館藏的展示,也限制了圖書館在社會培訓、教育展覽、知識講座、會議會展、文化交流、文化休閑等方面的活動開展,從而影響了圖書館社會服務功能的延伸和深化。
2、基礎設施嚴重老化,古舊文獻保護堪憂。我省縣級公共圖書館由于經費不足,照明電器自建成以來一直沒有更新,老化現象嚴重,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消防設施落后、缺損、老化現象普遍,不能達到重點防火單位的基本要求;電力設施缺乏節能環保設備,亟需增容改造;無障礙設施落后,不能滿足殘障人士的需求。我省縣級公共圖書館現有近190余萬冊古舊文獻,由于書庫通風、除濕、恒溫等設備陳舊、缺失,這些珍貴文物長期得不到很好的保護,大量急需搶救的古舊文獻因場地不足得不到及時的修補,文獻管理難度不斷加大。如果不盡快完善文獻保藏設施,現有的紙質文獻很有可能被逐漸磨蝕,最終導致一個時代的文化斷層。
3、 縣級公共圖書館經費投入普遍不足。一是事業經費不足。南漳縣、咸豐縣、枝江市圖書館因事業經費不足,影響了圖書館日常運行。二是購書經費不足。我省縣級公共圖書館每年新增圖書、報刊、雜志等普遍不能達到《湖北省公共圖書館條例》的規定標準。三是公共服務經費不足。紅安縣、南漳縣等圖書館因經費不足,連最基本的流動圖書服務點都沒有,更不用說開展送書下鄉、知識講座等公益活動了。四是維護經費和設備購置費用不足。雖然國家財政出資配置了電子閱覽室,但長期的維護費用無法解決。嘉魚縣、南漳縣、枝江市等圖書館因為沒有相應的財政支付,設備和電線嚴重老化,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五是圖書館人員經費不足。圖書館工作人員工資待遇過低,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且無法吸引高學歷人才,出現工作人員斷層問題。2001—2009年,縣級圖書館工作人員不斷減少。
二、加快我省縣級公共圖書館建設的建議
1、盡快修訂《湖北省公共圖書館條例》。我省現行《湖北省公共圖書館條例》是2001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該《條例》九年來對促進全省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實際操作中也出現了許多的不適應。建議盡快修訂《湖北省公共圖書館條例》,為縣級公共圖書館建設經費投入提供法律保障,并且開展綜合執法檢查,加強行政問責,提高督促落實力度。在新的《湖北省公共圖書館條例》頒布實施之前,建議省財政廳、省文化廳聯合下發意見或辦法,為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提供政策保障,同時也為《湖北省公共圖書館條例》的修訂作有益的探索。
2、盡快出臺加快我省縣級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政策意見。按照“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總體思路,力爭到“十二五”期末,全省縣級公共圖書館平均館舍面積翻一番;館藏增量翻一番;接待讀者總人次翻一番;40%以上縣級公共圖書館達到一級圖書館評估標準;公共電子閱覽室的普及率達到100%;100%免費開放,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發展均衡、覆蓋面廣、全面開放的縣級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使我省縣級公共圖書館建設邁入“全國一流,中部第一”的先進行列。
3、由省文化廳界定縣級公共圖書館財政保障范圍,提出建設性意見。由省文化廳負責對全省縣級圖書館進行摸底調研,在掌握第一手真實材料之后,對現有圖書館的數量、設施、資金、人員結構,大眾需求,圖書館事業發展等進行客觀分析,按照《湖北省圖書館管理條例》等文件規定,以及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標準,對縣級圖書館公共服務財政保障范圍進行界定,提出科學性、建設性意見。
4、由省財政廳進行可行性研究,擬定財政保障方案。省財政廳應對縣級圖書館公共服務財政提供有力保障,并擬定方案。一方面積極調整財政結構,加大縣級圖書館公共服務的財政投入,切實改變目前存在的政府財政投入少甚至不投入的情況;另一方面,加強財政投入經費的監管,真正使有限的財政保障經費百分之百用于圖書館事業,惠及社會公眾。
5、堅持圖書館財政保障均等化原則。由于各縣(市)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水平的不同,縣級圖書館公共服務的財政投入也有很大的不同,以致不同地區的縣級圖書館的公共服務財政保障水平也有很大差距。建議省財政廳在對縣級圖書館公共服務事業發展給予支持時,應逐步縮小差距,實現圖書館公共服務財政保障水平的均等化。
6、實行省級和縣級財政共同分攤原則。財政投入以人均財政經費為依據,實行省級和縣級財政共同分攤,具體建議是:先將全省所有縣(市)按財政收入水平分成高、中、低三個級別,然后按級別分比例進行財政分攤,省財政主要投入未建圖書館及其配套措施的縣市,以及圖書館雖已建立但配套設施水平低的縣市。
7、提高縣級公共圖書館從業人員的待遇。要建立縣級圖書館經費投入的可持續增長機制,杜絕隨意性,保持均衡性;要切實提高縣級圖書館從業人員的待遇,盡早兌現績效工資,縮小待遇上的“行業鴻溝”,對長期在基層和邊遠地區工作的圖書館員,在福利待遇、業務職稱等方面實行適當的傾斜,取消縣級圖書館不能設立副高職稱的規定。
8、加快數字圖書館體系建設。要結合“三網融合”等技術,加快實施全省“縣級數字圖書館推廣計劃”,將湖北省數字圖書館的資源配送到每個縣級圖書館,建立以省級數字圖書館為龍頭、市州數字圖書館為骨干、縣級數字圖書館為支撐的數字圖書館體系。
9、繼續推進“汽車圖書館”項目。建議成立湖北“汽車圖書館”工程領導小組,制定規劃、標準和措施,在省圖書館建立湖北流動圖書館總館和總書庫;省財政每年投入500萬元建立容量達20萬冊圖書的流動書庫,每年投入200萬元資金購買流動圖書車,爭取在“十二五”期末,實現全省“流動圖書館”的全覆蓋。
10、制定《關于推進湖北省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根據財政部、文化部聯合下發的《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精神,制定相應的《關于推進湖北省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將公共圖書館全免費服務納入當地文明城市創建的指標體系。到2012年底之前,使全省所有公共圖書館全部實現無障礙、零門檻進入,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全部免費開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務項目全部免費。
發言人單位及職務:省政協常委、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民進湖北省委員會副主委,華中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