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對完善我省農村低保工作的建議

2014-09-15 00:57:31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 class="font01">大

 

孫 家 壽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法律賦予每一個公民在不能維持最低生活水平時,由國家和社會按照法定的標準向其提供滿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質援助的社會保障制度。低保制度的建立是為了有效地應對現實生活中的貧困問題。這是省政府實施的重要民生工程,是實現“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目標,切實讓農村困難群眾得到實惠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實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問題
    1、低保工作機構、人員與經費嚴重不適應工作需要,工作力度和規范程度受到很大影響。尤其是低保工作既要接受申請、進行調查核實,收集每一個低保對象的有關備案材料、建檔造冊,又要進行審批及證件、資金的發放,同時還要進行定期核查,加強動態管理,而且每一次的低保對象核定和審批就需二、三個月,任務極為繁重。但鄉、鎮一級缺乏必要的工作經費,直接影響到低保工作的質量,影響了低保政策的嚴肅性和公正性。

    2、低保對象家庭收入調查取證缺乏細化、量化、可操作性的辦法和手段,調查審批工作困難很大。加之農村的宗親氏族關系特點更為明顯,農村干部的工作素質與政策把握存在較大差距,農村低保資格的鑒別審核更為復雜,入戶調查核實家庭收入難度大。部分該享受的農村低保家庭人員未納入到低保管理體系當中、而不該享受低保人員又被納入低保對象管理的現象時有發生。導致工作失誤,引起矛盾。

    3、由于對農村低保政策的宣傳力度不大,導致鄉、村、組三級工作人員對農村低保政策“吃不透”,沒有形成全社會關心、扶持低保對象的機制和氛圍;加之低保金只能保障低保對象的基本生活,而無法解決低保對象治病就醫、子女入學等深層困難,導致少數低保對象因病或子女入學負擔加重而面臨新的生活困難。

    4、農村居民家庭收入難以界定。由于家庭收入的多元化,農產品市場價格不穩定,加上家庭養殖自養自給部分、臨時工收入帶有很大的隱蔽性等原因,實際收入難以跟蹤測算。有的農民瞞報收入情況,現行法律法規也末明確村民必須履行如實告知其收入的義務,也沒有賦予民政部門對村民收入的調查權。因此,對申請最低生活保障的部分農民是否納入低保范圍增加了難度。

    5、退出機制反應慢。下崗、失業、疾病等造成的貧困是暫時的,當被保者擺脫困境后,就目前低保工作的運行機制而言,退出機制反應慢是一個普遍現象。
    6、農村“五?!睂ο笤鲩L較快,要實現“應保盡保”較難 。從排查的情況來看,近幾年有部分縣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應保未?,F象,一是由于農村老齡化趨勢加劇、低生育水平致使贍養負擔增加、農村大齡未婚青年逐年增多等原因,致使農村“五?!睉舸蠓鲩L且呈現繼續上升之勢。 二是由于供養標準偏低,實現按標施保較難,特別是一些貧困縣、市,由于財力薄弱,抱著“等、靠、要”思想,僅靠中央和省級的轉移資金解決供養問題。

    7、福利院工作經費嚴重不足,實現正常運轉較難。 “福星工程”通過幾年運行,現普遍面臨經費不足的問題。一是工作人員工資偏低且無保障。二是公益服務經費匱乏。福利院日常運轉費用基本靠鄉鎮財政承擔或靠院辦經濟收益列支,有的福利院負債有逐年增多之勢,甚至有的靠擠占“五保”供養經費解決。

    二、對完善我省低保工作的幾點建議
    1、搭建社會保障平臺,徹底解決目前低保工作乃至社保工作中的基層薄弱問題。各級政府、尤其是縣級人民政府要投資搭建具有數字、信息化處理能力的低保網絡平臺,對低保者的家庭、人口、收入、就業等實時信息實施動態管理,從根本上解決目前“入保”、“退?!焙捅O督工作中存在的弊端,用信息化、自動化解決目前人少事多等造成的工作效率低下的問題。
   
     2、實行低保資金預期撥付、年終結算制度。如果不采取預期撥付,就很難保證低保標準和發放的足額、按時到位。
    3、對被保者的經濟收入、就業和再就業情況進行動態監控。通過建立對被保者的經濟收入、家庭生活情況的監控,對被保者經濟收入、家庭生活、就業、再就業情況進行公示,確保政府有限的資金用到最需要保障者身上。
   
    4、低保標準的確定應該隨著社會的發展有所提高,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物價水平的變動,低保標準也應隨之而調整。比如荊門市從2009年7月起,調整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農村居民低保標準將由693元提高至800元,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于800元的可申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另外,農村低保月人均補助標準將由以往的51元提高至62元,農村“五?!惫B對象的供養標準在原基礎上分別提高了300元。但是,調整應當考慮地區之間的相互平衡,尤其是相鄰縣(市、區)之間更應如此。否則,會引起舉家遷移等一系列社會問題。最低生活標準也應通過調查統計、論證、聽證會以及政府領導同經濟、社會等方面專家共同協商來制定,以使低保標準更貼近實際生活。

    5、不斷增加低保資金的投入力度。近年來,中央、省級財政對低保資金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大。相對而言,市、縣級財政投入力度明顯不足。因此,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大各級政府、特別是市、縣級政府對低保資金的投入力度,是增加低保覆蓋面和提高被保者標準的關鍵。
    6、對被保者分類管理,實行標準多樣化。目前的低保基本實行的是同一區域統一標準政策。然而,被保者的實際情況是千差萬別的。一般而言不同年齡段的最低基本生活所需費用是不相同的,低保標準應當考慮兒童和學生的教育費用、老年人的大病醫療等因素。 

    7、從加強社會行政工作和社會工作專業化的思路出發,來解決低保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一是建議建立省、市(縣)、鄉鎮三級統一的省低保局、市(縣)低保局和鄉鎮低保服務中心;二是建議設立關于低保工作中的社會行政工作輔助崗位和專門性的社會工作崗位,落實對低保對象的調查甄別、動態管理工作。
    發言人單位及職務(職稱):武漢工程大學環境與城市建設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