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農家樂”應成為“十二五”期間農村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2014-09-15 00:57:27  
字體大小:【

 
——公安縣“農家樂”發展的調查與建議
 
    隨著城市規模的快速擴張,城鎮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尋求田野風光、幽靜避噪的環境休閑度假、避暑消夏、聚親會友,已成為長年生活工作在城里的人們一種閑暇追求。以農村自然生態、鄉土文化、農家特色餐飲以及農耕體驗、田園觀賞等為主要內容的 “農家樂”休閑服務業,就是在這一新的消費形式拉動下得以發展起來的。它的發展標志著一個新的產業正在成長。

    一、“農家樂”初現發展前景
    我們在這次專題調研中了解到,目前我縣以垂釣、農家飯菜為主要經營產品的“農家樂”已發展到300多家,投資規模一般在30萬元以上,年營業性收入達1.5億元左右,吸納就業人員1500多人,年接待來自武漢、宜昌、荊沙城區、斗湖堤城區以及澧縣、松滋城區的游客150萬人次左右。在斗湖堤城郊,以雅芳山莊、馨田園新村、吉泓休閑漁村、龍家曉雨、江南度假村等一批“農家樂”,投資規模達300萬元以上,年營業收入超過200萬元。這些“農家樂”容垂釣、餐飲、娛樂、住宿、健身、小型會議接待等于一體,生意十分火爆。坐落在斗藕公路和斗黃公路兩邊的周三鴨館、木子園休閑漁莊、又一村蛇館、經成農莊,游客絡繹不絕。

    “農家樂”植根農村,面向城鎮,它的發展一是直接拉動了農特產品的內需,增加了農民收入。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游客在“農家樂”購回的魚、鱉、蝦、蔬、瓜、果等鮮活農產品300萬斤左右,平均高于市場價格40—80%,僅此一項可增收達千萬元。二是促進了農民就近創業和就業。如下崗職工劉杰、謝圣忠先后在埠河創辦了江南度假村、北閘生態樂園,實現了下崗再就業;縣燃化局退休職工杜家炳夫婦在夾竹園鎮黃金口村創辦了民安休閑垂釣農莊,實現了退休再創業。據了解,大部分“農家樂”為農民提供的就業崗位在5個左右,雅芳山莊、吉泓休閑漁村提供的就業崗位達40個以上。由于一部分農民就近找到了就業崗位,避免了留守兒童和老人無人照管的后顧之憂。三是推動了城鎮工商資本投向農村,啟動了沉睡多年的農村社會資本。據不完全統計,“農家樂”的發展拉動了來自離職干部、職工、下崗工人、民營商戶和農民的近億元的社會資本投入。北湖漁場24戶漁民分別投資20萬元—30萬元辦起了“農家樂”。四是加強了城鄉之間的互通互融。隨著各方游客進入農戶家中,為優化農業結構、繁榮農村經濟提供了新的信息。“農家樂”的發展,對農民的生活方式、環境觀念、思想觀念等也正在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二、“農家樂”問題值得關注
    我縣“農家樂”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總體看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面臨的問題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經營產品單一。目前,大部分“農家樂”以經營餐飲、棋牌娛樂和部分垂釣活動為主,觀光、采摘及農耕文化體驗等產品很少,缺少吸引游客駐足細品的內涵。
    二是缺乏科學規劃。多數農戶辦“農家樂”是跟著別人干的,他們既不做市場調查,也不做規劃設計,倉促上馬。這些農戶還沒有來得及積累資本,就面臨著基礎設施改造和產業升級的壓力。
    三是專業管理水平低。一部分戶主既當老板,又當服務員,與游客的要求相差甚遠,直接影響了即期效益的實現。
    四是環保設施不到位。多數“農家樂”規模較小,投入不足,加之監管缺位,對農業生態環境帶來了新的污染。
“農家樂”存在的以上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我們對發展“農家樂”的潛在優勢缺乏足夠的認識,沒有把“農家樂”與繁榮農村經濟、帶動農民就近創就業、增加農民收入聯系起來,沒有將這一具有鄉村風情特色的休閑服務業與城鄉一體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從宏觀上忽視了“農家樂”在縣域經濟格局中應有的席位。
    其次,政府缺乏規劃布局。“農家樂”歷經十多年的發展,至今沒有作詳細規劃。這是“農家樂”發展出現各自為政、開發無序的重要原因。
    三是缺乏政策引導。近幾年來,省、市兩級政府及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關于發展鄉村“農家樂”休閑服務業的扶持政策和管理辦法,至今我縣還沒有出臺相應的配套政策。這使“農家樂”的發展在水域、土地資源利用以及融資、房地產證辦理、擔保抵押等遭遇諸多壁壘。

    三、“農家樂”呼喚政府引導和扶持
    “農家樂”是廣大農民在生產實踐中的一大創舉,是縣域經濟的一部分,發展空間大、增長潛力大,若縣委縣政府給予積極扶持、引導將大有可為。

    1、科學規劃。
建議各地對發展“農家樂”的地域條件、人文、農業生態資源等方面進行可行性綜合論證,就適宜“農家樂”發展的產品、經濟社會效益、可持續發展前景等方面提出可行性研究報告。在此基礎上,編制“農家樂”發展體系詳規,合理布局農家樂的發展空間,逐步形成以休閑度假景區和縣城周邊為發展中心區域、專業經營戶為骨干、兼業經營戶為補充的農村休閑服務產業格局,有條件的地方可適當集中,形成群落,力爭做到一村(鄉)一品。在宏觀布局上要注重與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相銜接,切實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力爭到2015年,建成一批以“農家樂”為特色的休閑旅游村(點)和一大批星級以上的“農家樂”經營戶。在區域布局上,要充分依托城郊和自然風景名勝區,開發各具特色的“農家樂”集群。

    2、準確定位
。“農家樂”是在城鄉一體發展中孕育出來的新型產業,是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一是要突出“農”字特色。遵循樸素自然的原則,最大程度地突出原生態和原汁原味的農家風格。充分利用農業優勢產業資源,為游客提供豐富多彩的農產品采摘、收割、垂釣、手工制作等農事活動和民俗演繹。二是要彰顯“文化”特色,增加農家樂旅游文化內涵。依據“農家樂”的不同發展形式和特點,重視挖掘當地的人文景點,策劃包裝具有地方特色的“農家樂”,展示各地傳統文化和鄉土風俗。

    3、強化服務
。各級黨委、政府要把發展“農家樂”休閑服務業作為推動全民創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納入年度考核體系認真考評。要定期召開縣鄉兩級“農家樂”休閑服務產業工作專題會議,及時研究解決“農家樂”發展中的問題。縣人民政府要加強對旅游主管部門的領導,充實力量,配齊編制,完善功能,改善裝備,使其切實履行“主角”服務職能。“農家樂”較集中的鄉(鎮)、村還要探索建立“農家樂”服務中心或“農家樂”合作社,為“農家樂”發展提供市場信息、經驗交流和管理咨詢等系列服務。要加快制定“農家樂”食宿經營服務質量等級劃分及評價標準等地方性規范,衛生、消防、質監、環保、公安等有關部門要把服務職能向“農家樂”延伸,形成便捷、寬松、完善的服務保障體系,特別是環境污染問題,有關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建立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有效措施。有計劃地舉辦以“農家樂”《系列標準》、烹飪、儀態儀表和行業管理等為主要內容的“農家樂”培訓班,對考核合格的學員頒發上崗證。采取自愿申報、現場考核、專家論證、聯合認定的方式,科學評定“農家樂”特色村和星級經營戶,提升“農家樂”發展的品位。

    4、政策激勵。
一是要把創辦“農家樂”納入全民創就業范疇,與創辦其他項目一樣,同等享受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貼息貸款、從業人員培訓等一系列優惠政策。二是各級政府安排一定數量的專項資金扶持本級“農家樂”的發展。為“農家樂”特色村、重點鄉鎮(區域)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建設、“農家樂”規劃編制,以及“農家樂”協會或“農家樂”合作社建設等提供有力地支持。三是要妥善解決“農家樂”在土地、水域利用、房地產辦證等方面的實際問題,為推動“農家樂”產業升級創造條件。

    5、營造氛圍
。“農家樂”雖然發展潛力很大,但由于主體是農民、規模較小、布局分散、知名度低,難以打造品牌形成氣候,因此,各級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向社會推介“農家樂”產品,擴大和提高“農家樂”的知名度;要通過“114”百事通、農民信箱、高速公路廣告牌推薦“農家樂”精品旅游線路,營造“農家樂”發展的市場氛圍;要利用各類展示、展銷會、農家菜比賽和知名人士宣傳等形式,開展各種社會推介活動;要通過舉辦江南葡萄節、卷橋蜜橘節、鳳凰品茶節、三袁文化藝術節等專門節慶活動,搭建“農家樂” 經濟演繹舞臺,使我縣“農家樂”的發展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充滿活力,彰顯“十二五”經濟增長的靚景。
                 ( 公安縣政協經濟委員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