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關于加快農村土地流轉的幾點建議

2014-09-15 00:57:19  
字體大小:【

 

民建湖北省委員會

    土地流轉是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規模經營的基本途徑,也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近期,我們深入到湖北鄂州一些區、鄉鎮,對農村土地流轉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中發現,各地按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中共中央關于做好農戶承包地使用權流轉工作的通知》精神,圍繞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合理流轉進行了積極探索,采取了一些舉措,促進了土地合理有序流轉,但也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需要采取措施加大農村土地流轉工作力度。

    一、農村土地流轉存在的問題
    1、土地流轉重視程度不夠。部分鄉鎮、村未能將農村土地流轉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對土地流轉工作調查研究不夠,情況不清;組織有關部門及人員開展指導、提供服務不足,致使農村出現大量閑散土地。
    2、土地撂荒和粗放經營現象客觀存在。以鄂州市鄂城區為例,全區有8.1萬人外出打工,占農村勞動力的45.8%,在家務農的大多是老人和婦女。由于家庭主要勞力外出打工,農村土地人種天養現象普遍存在,只種一季農戶約占1/5。
    3、土地流轉行為不規范。土地流轉尚處于自發階段,缺少土地流轉中介服務組織,流轉信息不暢。大部分土地流轉沒有經過發包方批準,也沒有報鄉鎮農經部門備案,土地流轉隨意性、盲目性較大。調研發現,流轉以口頭協議為主,占70%以上,書面協議不到30%,且訂立的書面協議很多內容簡單,雙方責權利沒有明確規定,容易引發協議糾紛。
    4、土地規模經營程度不高。土地流轉為零星流轉和集中流轉并存,以鄂州市為例,農戶私下小面積流轉約占40%,向種養大戶集中流轉約占60%,農業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 農村土地流轉的制約因素
    1、小農思想觀念的束縛。多數農民小富即安的小農思想嚴重,投資創業怕擔風險,務工經商怕丟地權,滿足于守土經營現狀,或交親戚朋友耕種比較放心。
    2、土地流轉機制不健全。還沒有形成市場化運作的土地流轉機制,土地流轉的中介服務組織尚未建立,土地評價缺乏依據,農民咨詢沒有門路;鼓勵農民土地流轉的激勵機制尚未形成,沒有配套的政策措施;鄉(鎮)村兩級引導和服務不到位,缺乏有效組織農民“以地生財”的能力;鄉鎮農經部門對土地流轉的管理和監督職能也沒有完全落實到位。
    3、農民轉移就業不充分。由于在農村工業和城鎮產業規模都比較小,吸納農村勞動力能力有限;加之就業環境仍不寬松,農民進城務工還存在事實上的醫療、保險、子女上學等方面的問題,而且平均工資水平較低,缺乏吸引力。另外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偏低,轉移就業的能力較差,要通過在城鎮或企業打工取得比經營土地更高的收益,難度較大。因此,仍然有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滯留農村。
    4、農村社會保障滯后。由于農村的養老、醫療、保險、社會救助等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多數農民主要還是依靠土地收入來解決就醫、入學、養老等問題,普遍把土地作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來看待,對于流轉土地存在后顧之憂,特別是一些年齡較大的農民,盡管已沒有精力和能力經營好承包地,但寧可粗放經營,也不愿將土地流轉出去。

    三、幾點建議
    1、加強領導,高度重視土地流轉。縣(市、區)鄉(鎮)兩級要將農村土地流轉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由主要領導負責的組織機構,綜合、協調、統一領導農村土地流轉工作。要認真調查研究,對加快農村土地流轉、促進農業產業規模經營進行積極探索、大膽試驗,并結合各自的實際,制定具體的、切實可行的指導意見和政策措施。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大力宣傳有關土地流轉的法律法規和通過流轉土地增收致富的典型,讓農民了解政策,消除顧慮,放心流轉。各相關單位在土地流轉中要有所作為,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
   
    2、創造條件,積極促進農村土地流轉。要制定鼓勵土地流轉的政策措施。對于引導農戶流轉土地較多、增收效果顯著的鄉鎮和行政村給予適當獎勵;對于通過轉讓、轉包、出租等方式集中農戶土地進行規模化種植,并能切實帶動農戶增收的龍頭企業和種養大戶給予重獎,并從資金扶持、稅收政策、技術指導等方面予以傾斜。要加大農業項目招商引資力度,用大項目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土地規模化經營。要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力度,降低農業經營風險,提高農業經濟效益,逐步形成土地流轉長效機制。

    3、因地制宜,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流轉。要充分發揮地理優勢,引導農民集中土地,積極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和高效農業,建立生態農莊和農業生態園;依據各地產業特色,引導農戶向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種養大戶有償轉讓土地經營權,壯大特色產業規模;鼓勵外出務工農戶采取各種形式依法將承包土地流轉到種養大戶手中;同時,積極引導農戶以互換形式加快土地集中,改變目前土地布局過小、過散、過亂的問題,以方便生產,切實提高耕種效率。

    4、健全機制,嚴格規范土地流轉。要在堅持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和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基礎上,遵循依法、自愿、有償、合理、有序的原則,建立健全土地流轉各項機制。要規范土地流轉程序,土地流轉必須簽訂規范的流轉合同,由村委會備案,鄉鎮農經站登記。要強化管理服務,鄉鎮農經站及時向農民提供規范的土地流轉合同文本,建立完善土地檔案。要培育土地流轉中介服務機構組織,積極開展土地流轉供求登記、信息發布、土地評估、政策咨詢等服務工作。土地主管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土地流轉的監督,防止以土地流轉為名改變土地的農業用途。

    5、強化服務,全力支持土地流轉。要從實際出發,積極協調解決土地流轉過程中的各種矛盾糾紛。要進一步加強農民的各項職業技能培訓,擴大就業門路,加快推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用減少農民的辦法促進農村土地流轉。要進一步擴大新農合和最低生活保障體系的覆蓋范圍,加快建立農村人口養老保險制度,通過健全完善農村社會保障機制,消除流轉農戶的后顧之憂。要建立扶持機制,從資金、稅收、技術等方面進行扶持,尤其是要搭建好融資平臺,全力促進各類金融機構為種養大戶、專業合作社和產業化龍頭企業提供積極的信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