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民主黨湖北省委員會
新能源產業作為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先導產業和未來發展的支柱產業,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近期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都以倡導新能源及低碳經濟為亮點。加快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對于發展低碳經濟,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推進“兩型社會”建設都具有極其重要意義。
一、加快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新能源又稱非常規能源,是指人類新近開發利用或正在研究開發,今后可以廣泛利用的能源,如核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新能源具有污染少或可再生等優點。一些發達國家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行“綠色新政”,倡導“低碳經濟”,刺激新能源產業發展,以緩解危機,增加就業,并在國際環境外交中爭取主動。就國內來看,由國家有關部門編制的《新能源產業振興和發展規劃》已上報國務院將擇機出臺。國家編制并將出臺新能源發展規劃,將為湖北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湖北是經濟大省、能源小省,“缺煤、少油、乏氣”是全省能源的基本現狀。同時,湖北又處于工業化中期,經濟結構偏重,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快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是保障能源供給、優化能源結構、促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必然選擇。目前,湖北煤炭儲量不到全國的1%,每年需要的煤炭90%以上依賴外省調入;石油剩余可開采量不到全國的1%,每年自產石油只能滿足全省10%左右的需求;天然氣儲量少,產量低,只能滿足全省5%左右的需求。水電資源雖然比較豐富,但開發率已超過85%,進一步開發的潛力有限。目前湖北省用電主要是依賴水電和火電,新能源開發利用嚴重滯后,新能源發電在整體發電量中只占很少的份額,可謂杯水車薪。水電是我省的優勢,但由于受枯水季節影響,到冬季發電量就出現大幅度下滑。由于缺煤又影響了火電,進入冬季,就是我省電力緊缺的時候,拉閘限電時常發生。據2009年12月18日《長江商報》報道,“由于電煤緊缺,目前,武漢市已開始對600多家工業企業限電。”這必然對我省經濟發展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我省迫切需要加快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步伐。
二、加快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
1、加快發展核電。核能是一種清潔的經濟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煙塵等氮氧化物。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湖北發展核電工作正在有序推進。2008年,國家正式同意湖北開展前期工作,湖北核電有限公司成立,湖北咸寧大畈核電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啟動。2009年10月,湖北核電產業發展項目對接會及中廣核集團湖北分公司揭牌儀式在武漢舉行,湖北核電項目建設邁出重要一步。當前,對已確定的核電項目要加快進程,并積極研發核電項目與相關產業的關聯效應,力爭通過核電站的建設帶動一批產業。
2、大力開發風電。風電是環保型能源,沒有廢氣排放,并且建設周期較短,見效較快。湖北風能資源比較豐富,開發潛力較大。要加大風能資源勘測力度,盡快摸清全省風力資源潛力,為大力開發風力發電提供科學依據,努力吸收先進技術,鼓勵多元投資,擴大裝機規模,建立比較完善的風力發電產業體系。
3、合理開發生物質能。生物質能是蘊藏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它不僅具有能源功能,而且還有其它可再生能源不具備的材料功能,同時,還具有生態保護功能。湖北具備發展森林木本生物能源的廣闊空間。要盡快制定扶持生物質能源的優惠政策;爭取國家能源林基地建設的財政補貼;建立融資平臺,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生物質能源研發投入和技術攻關。
4、積極發展太陽能。太陽能具有能量大、利用范圍廣、清潔安全等優點。湖北太陽能產業具有廣闊前景,全省大部分地區均具有較好的太陽能光能資源,年平均太陽輻射能大于100千卡/平均厘米。當前,要大力發展太陽能熱利用產業集群,擴大太陽能發展規模,充分利用武漢“中國光谷”,建設光伏太陽能電池器件與應用產業基地,應充分發揮湖北的技術和人才優勢,搶先在國內建立光伏太陽能電池器件與應用技術研發中心。
5、鼓勵利用地熱能。湖北的地熱能資源較為豐富,主要為中低溫熱泉,但目前只有部分得到開發利用,且主要用于旅游洗浴,綜合利用效益不高。因此,要加強地熱能利用技術的研發,加快地熱利用設備生產和成套設備技術的開發,搞好地源熱泵空調應用技術規程的制定工作,并通過制定減免電價、排污費等激勵政策,鼓勵新建建筑采用地源熱泵空調系統,用好地熱能資源。
為加快推進我省新能源產業發展,建議采取下列政策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盡快成立新能源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建議由省政府領導牽頭,省各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按照責任分工,加大產業組織協調力度,加強指導和監督檢查,確保發展目標的實現。
2、抓緊編制規劃。盡快出臺《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意見》,做好全省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并結合實施“兩圈一帶”的總體戰略將新能源發展規劃納入“十二五”總體規劃,以便在全局范圍統籌安排。
3、落實產業政策。落實扶持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對各類投資主體研制開發新能源產業項目,從財稅、信貸等方面實行鼓勵政策。把政府引導與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結合起來,加快用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如開發新能源汽車,重視農村新能源開發等)。
4、強化人才支撐。充分發揮湖北科教優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多層次培養新能源專業人才。依托現有高校,整合相關資源,開展各種新能源技術培訓。積極吸引有技術、資本及管理才能的海外留學人員在新能源產業領域投資創業。
5、確保能源安全。要以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看待新能源產業。在今后一個較長時期,煤炭、石油、天然氣、水火電等傳統能源仍將處于主體地位。因此,我們在開發新能源的同時,要繼續建立煤炭、石油、天然氣儲備體系,有序開發水電,適度發展火電,加強電網特別是智能電網建設,并繼續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確保能源安全。
我們要以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作為“應急”和“謀遠”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擴大投資和消費,夯實發展基礎,積蓄發展后勁,進而解決好長期制約湖北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