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關于建設神農架核心景區的建議

2014-09-15 00:57:09  
字體大小:【

 

致公黨湖北省委會

    建設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是省委、省政府繼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之后作出的又一重大戰略部署,它將成為促進我省城鄉、區域和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引擎”。近年來,致公黨湖北省委會十分關注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建設,先后多次開展調研。2009年,在主委姚凱倫同志的帶領下,我們又進一步對神農架林區的生態文化旅游建設進行了專題調研。

    我們了解到,神農架林區以建設生態文化旅游圈核心景區、打造一流旅游品牌為目標,在開發與保護、建設與管理以及機制創新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1、交通瓶頸與神農架生態旅游業發展矛盾仍然突出。神農架林區的交通網格局雖初步形成,但目前進入林區的交通制約因素仍然較多,體現在:一是部分景區公路等級較低,路況較差,景區之間游客在路上花費時間過多,也太累;二是進入神農架林區的外圍高等級公路較少,更沒有高速公路直達林區,區外游客進出難問題較突出,特別是一些高端游客望而卻步;三是林區與周邊省、市高等級旅游目的地的陸地和空中快速通道未打通,斷頭路也較多,如外連西安和張家界、內連武當山和長江三峽的快速通道尚未建成。

    2、旅游資源整合力度不夠,缺乏高水準的市場化運作。神農架是全球中緯度地區唯一一塊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林區,神農架有如此雄厚的生態價值,而目前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率太低,開發的旅游景點少且檔次低,僅有4A景區3個,高起點的5A景區的開發和山岳型生態休閑度假村與探險式旅游基地等的建設起動緩慢,旅游資源整合力度不大,市場化運作的水準不高,旅游開發的體制和機制還不夠完善。

    3、作為核心景區的林區,產業結構調整嚴重滯后。神農架自2000年3月起,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關閉了80多家森工企業,長期形成的森工產業格局徹底終結,導致地方工業經濟滑坡,從事木材生產、加工和服務的企業職工下崗,農民收入減少,財政收入受到影響。近8年來,林區政府因財政收入較困難,生態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緩慢,旅游配套設施建設滯后,長期積累下來的社會不穩定因素也較多。

    4、礦產資源開采與生態保護矛盾突出。神農架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是全國著名磷礦帶區,也是全國特大型鉛鋅礦床。目前的磷礦開采對林區的自然生態影響雖不突出,但神農架及周邊地區的磷化工企業對水環境和大氣的污染較重,而磷礦業的開采和磷化工企業是當前神農架林區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發展與生態保護矛盾突出。

    神農架的生態價值遠遠超出其開發的經濟價值,恢復和保護神農架的原始自然生態是湖北人對中國乃至世界的貢獻。應將神農架作為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塊,打造世界一流的生態旅游目的地品牌。
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1、加大投資力度,破解交通的瓶頸制約,解決只“通”不“暢”問題。打造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塊的神農架原生態旅游目的地的建設首先要破解交通的制約瓶頸,完善配套設施建設,主要工程項目有:一是暢通三峽旅游圈和神農架旅游區的通道,按生態旅游公路標準建設“大九湖至巫山”公路,全長17公里,總投資預算約11790萬元,修建此路,可實現神農架與大、小三峽旅游圈聯網,解決重慶區域游客進入神農架繼而前往武當山等湖北腹地景區的唯一快捷通道問題;二是修建興山縣的昭君橋至宜巴高速公路連接線,此線全長僅8公里,按生態旅游公路標準建設,投資預算約6400萬元,利用宜巴高速通道和連接線,可將游客快速引入神農架旅游區;三是分階段建設神農架松柏鎮至保康的高速公路,與麻竹高速和襄天高速連接,使神農架融入國家高速公路網。與此同時,加快神農架機場建設;十堰至宜昌的鐵路應在神農架的松柏或陽日設站。只有把現有的“通”變為“暢”,神農架的生態旅游資源才能發揮更大的效益。

    2、出臺更實惠的傾斜政策,支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從實地了解的情況看,神農架及周邊地區的采礦業和磷化工企業發展較快,目前還有繼續擴張的勢頭,已經嚴重影響到景區的環境的形象,必須早下決心、痛下決心加以解決。考慮到神農架對國家和地區的生態效益貢獻和當地人民顧全大局的犧牲,應進一步以特惠的政策或提高林區保護補償標準,支持神農架由森工企業向生態旅游業轉型,以生態旅游核心產業帶動農林等其他產業鏈的發展,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養殖業和采集業,大力發展茶葉、干果、木耳、山野菜、中藥材等適地適樹的經濟林和林下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當地經濟。

    3、構建對口支援機制,加強生態資源的保護和開發。一是成立以省委、省政府領導為核心,有省直相關部門領導參加的神農架生態旅游開發和建設領導小組,定期研究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和困難,協調對口支援相關事宜,指導神農架生態旅游業的發展;二是組建對口支援專家指導隊伍,依靠科技促進神農架旅游產品升級換代和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確保神農架生態資源的完好性,指導和支持神農架申報世界地質公園和申報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的工作。

    4、籌建神農架旅游總公司,加強旅游業資源的整合。發展旅游業一定要增強改革意識,走市場化運作的道路。為打造神農架生態旅游精品,把品牌做大做強,從旅游業內部管理中創建特色,努力做到:

    第一,生態文化旅游在營銷策略上要突出“科學探秘”文化。神農架原生態資源有許多人類未知因素,神農架“野人”之謎撲朔迷離,神農架的牛場坪、野馬河、犀牛洞、觀音河、太子埡等諸如此類的地名來歷就深藏著“神農文化”、“生態文化”、“人文文化”的深秘奧妙,神農架是人類稱之為“活化石”的原始動植物資源的生存聚集的神秘之所,我們還認知甚少。因此,在打造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塊的神農架原生態旅游目的地的品牌時,其營銷策略的定位要著重在“探”字上做文章,所有的景點設計,要突出科學考察的探秘性,加大“探”字的宣傳力度,培養能在“旅游”中把“探秘”宣傳到位的一流導游隊伍,讓神農架的特有神秘性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游客。

    第二,創建特色,強化旅游產品包裝,打造旅游精品。神農架的“特”就在于原始森林的神秘性,這是其他同類型的旅游目的地(如張家界、九寨溝)所沒有的。例如,原始森林區內的高山濕地在世界上同緯度區域罕見。因此,利用神農架原生態旅游的獨有資源,精心設計幾個在國內外有市場影響力的旅游產品(如炎帝神農文化園、神農架高山滑雪場與度假區、大九湖濕地公園、具有探險功能的神農架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森林公園等),并包裝成精品形成自有的特色,推向市場。這樣,就能把游客源源不斷地吸引過來,把神農架的旅游產品做大做強。

    第三,旅游景區建設既要突出文化內涵也要突出科學內涵。要繼續豐富神農架“野”文化,使之與現代生活形成強烈對比。“野”就是要體現“人與生物圈”的原始綠色奇跡,“野”就是要保存地質地貌的原始特征,要遵從神農架的綠色財富價值、綠色財富的社會價值、綠色財富的科研價值、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等遠遠高于經濟價值的認知,對神農架旅游景區的開發,力爭保持原始生態的原汁原味。例如,開往神農頂的盤山公路兩旁的大面積的高山濕地草原。這種神農架獨有的長草不長喬木的高山濕地形成的神秘性和科學性,要通過導游告訴游客,讓游客感受到神農架的“野”趣和科學探秘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