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義華
大洪山(風景區)地處隨州、鐘祥、京山交界處,僅主峰及周圍核心區域就有305平方公里,境內的資源概括講有以下八個方面:
一是綠色資源。大洪山植被覆蓋率95%,森林覆蓋率85%,區內衍生喬木、灌木、藤木、草木等400多種植物。其中國家重點瀕危樹種40種,珍稀植物群落40余處;望春花屬世界稀有,對節白臘屬我國獨有。500年以上樹齡的古樹近萬棵,全國最大的古銀杏群落就在大洪山。
二是氣候資源。大洪山歷史上有“溫州”的行政建制。夏日山中溫度比山外低4℃,冬天比山外高4℃。冬天暖和,夏天涼爽,是夏季避暑的理想場所。
三是溶洞資源。區內有大小溶洞100多個,其中較有名的有隨州的仙人洞、鐘祥的黃仙洞、京山的空山洞。鐘祥客店鎮的黃仙洞屬喀斯特地貌,堪為世界溶洞景觀之一絕。
四是山岳資源。大洪山主峰高1055米,在全省不算高,但主峰周圍都是平原。大洪山從平原到山頂相對垂直高度有1000米,這在全省絕無僅有,在全國只有泰山。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不高,但是站在泰山可看華北平原。在大洪山頂可以看江漢平原,這種景觀特別壯觀。
五是湖泊資源。大洪山的840米處的白龍池與臺灣的日月潭、吉林長白山的天池、新疆天山天池被譽為我國四大火山口湖。后三個都是在邊遠的地方,目前都得到了很好的開發,而處于華夏中部大洪山的白龍池已被遺忘。
六是地質地貌景觀資源。中國地質大學專家多次進入大洪山進行觀察,發現了世界罕見的鉀鎂煌斑巖石帶,以及隨州洪山鎮琵琶水庫的火山遺址,距今已有5000多萬年,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區內的雙龍泉二泉眼相距5米,一眼灼熱,一眼冰冷,是世界上罕見的水文地質現象。區內的地質地貌景觀已達到國家地質公園等級,有三處景觀達到世界級水準。
七是長壽資源。鐘祥歷史上有長壽村,第五次人口普查,長壽人數居全國第二。
八是歷史文化資源。區內有神農故里、雕龍碑遺址,屈家嶺文化遺址、嫘祖的原籍,伏羲的封地。出自湖北的皇帝都來自大洪山這一片。從神農算起,隋文帝楊堅、漢更始帝劉玄、漢光武帝劉秀、明嘉靖皇帝等,無一不是起于大洪山地區。
由于以上諸多資源,大洪山地區成為湖北省最早的四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一;也由于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管理、保護、規劃、開發的大格局,除大洪山之外的東湖、武當山、長江三峽,都是家喻戶曉、名噪中外的旅游勝地;唯獨于1988年與湖南張家界、福建廈門鼓浪嶼同時被國務院批準的湖北大洪山風景名勝區,至今還基本處于原始狀態!湖北人自己打造的“一江兩山”旅游品牌,也把大洪山拒之“山”外。特別是由于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和統一管理,目前區內生態環境逐漸惡化,森林植被毀壞較為嚴重,過去的一片原始森林、微風吹黛的景象已不復存在,有些地方幾乎成為荒山禿嶺。佛教寺廟、古文化遺址自然風化嚴重等。這讓每一個湖北人痛心不已!
其實,早在1996年,原國家建設部在對大洪山風景區總體規劃作出批復時,就強調:湖北省隨州、鐘祥、京山三市縣要按照有關規定,建立權威的管理機構,對風景名勝區實行統一規劃和管理。不知出于何種原因,這一批復至今還停留在“建議”階段。
為此,我建議:成立大洪山經濟旅游開發區,統一規劃、開發、管理和保護大洪山地區經濟旅游資源。
待時機成熟時,以原洪山縣行政區域(解放初期我省有洪山縣建制,1955年撤銷)為基準(略作調整),成立大洪山森林(地質)公園管理局,與神農架林區同級。
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大洪山這一被冷落的“綠寶石”一定會走出山門。同時,也必將對周邊市、縣(湖北中部)的經濟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發言人單位及職務:省政協常委、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交通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原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