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大力發展湖北長江經濟帶生物醫藥產業

2014-09-15 00:56:58  
字體大小:【

 

湖北省工商業聯合會


    加快湖北長江經濟帶新一輪開放開發,是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湖北實際作出的又一重大決定,是湖北“兩圈一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調研,我們認為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將有利于加快湖北長江經濟帶新一輪開放開發,有利于沿江市州經濟的快速發展。

    一、我省長江經濟帶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現狀
    在全球金融危機逐步波及到實體經濟的過程中,許多行業在此次危機中都受到重創,然而醫藥行業受到的沖擊卻相對較小。2008年生物制藥行業整體經濟運行仍保持增長態勢,全年國內生物、生化制品制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67億多元,同比增長30.32%。生物制藥作為成長型產業在醫藥行業中的地位也越來越突出。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推進,市場規范化程度的提升,我國醫藥工業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其中化學原料藥、生物生化、獸藥制造等幾個子行業保持活躍,其收入和利潤增速都超過了整個醫藥產業中的其他行業。盡管如此,我國的生物醫藥產業水平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從科研到產業化,還有一條十分艱難的路要走。
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不斷加大力度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2009年國家發改委安排新增中央投資4.42億元,支持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醫學工程高技術產業化專項以及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公共服務條件建設專項的建設,可直接帶動社會投資40億元,對于促進高技術產業化、推動生物等戰略性新興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今年5月,《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13號)再次明確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發展生物醫藥等具有發展潛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面臨新的發展機遇。預測到2020年左右,我國生物技術研究開發與產業化整體將達到世界先進國家水平,生物產業總產值將達到2.5至3萬億元。而生物制藥作為生物產業重要的一環,將受到更多的關注與支持。
  

    從省內看,目前我省特別是長江經濟帶沿江市州的生物醫藥產業已初步形成以高校、科研院所為源泉,以現代生物醫藥和中藥現代化為重點的發展格局。并呈現出以下特點: 
    1、科研開發實力雄厚。湖北生物醫藥領域科研實力雄厚,位居全國前列。僅武漢市涉及生物醫藥的研究開發機構就有58個,研究開發人員4000多人,擁有6位院士、8個國家重點學科、1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生物醫藥產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主要體現在產業化步伐明顯加快,一批骨干企業迅速發展壯大,民營企業迅猛發展,企業技術創新意識和能力逐步提高。如宜昌生物醫藥園,充分發揮中藥材優勢,重點加強生物醫藥孵化器建設;湖北廣濟藥業生物產業園也在武穴建成;武漢光谷生物醫藥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亦掛牌成立并初見成效。  
    3、開發區主體功能建設日益完善,已成為生物醫藥產業的聚集地。目前,我省沿江地區有條件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均把生物醫藥列為重點發展方向,產業發展已有相當基礎。武漢東湖高新區目前已集聚生物企業308家,形成了以生物醫藥、生物農業、醫療器械和清潔生物技術為主的產業格局。今年一季度,光谷實現生物產業總收入55.5億元,同比增長29.2%。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建設快速推進,眾多的世界500強、國內50強的生物企業紛至沓來,呈現出令人振奮的發展態勢。宜昌生物醫藥產業園是湖北省乃至長江中上游地區重要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是以發展創新化學制藥、生物高技術醫學工程及醫藥包裝材料、現代中藥為主的生態型工業園區,規劃總用地面積為14.50平方公里。2010年,宜昌市重點發展生物醫藥,爭取全市全年醫藥工業銷售產值突破60億元。

    二、生物醫藥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就如何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大力發展我省生物醫藥產業的問題,我們到武漢海特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調研。該公司是一家在省內從事生物醫藥產業化較早的企業,擁有國家一類新藥注射用神經生長因子,也是省內唯一擁有國家一類生物新藥的企業。近些年來,由于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關心和支持,該公司不斷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銷售收入和納稅總額逐年增長,2009年實現銷售收入1.36億元,上繳稅收1208萬元。但這樣的企業與省內國內其他行業的企業相比規模太小,與其擁有的朝陽產業和產品優勢相比,企業規模不大、發展不快。目前我省尤其是沿江地區生物醫藥企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科技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我省科研實力在全國居第4位,而產業居第9位,這說明我省的科技優勢沒有很好地轉化為產業優勢。主要原因是研發力量分散,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機制尚未形成,技術創新合力不足。 
    2、自主創新能力低,缺乏具有自主產權的產品。到目前為止,我省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自己研制的新藥。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意味著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只能處于被動局面。 
    3、企業規模小,競爭能力弱。生物醫藥產業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的企業,企業規模過小,必然導致其創新能力弱、抗風險能力差,難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 
    4、產業發展融資渠道狹窄,風險投資機制尚未形成。一方面,由于新藥的研制開發可帶來超額利潤,生物制藥已成為風險投資的熱點,風險資本已成為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由于政府有關部門沒有形成聯動機制,分散于各部門的有效資金沒有形成合力、發揮效用。武漢海特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經過近些年的發展,有了一定的自主創新能力,擁有國內一流的GMP達標車間,具備技術創新的裝備條件;與武漢大學醫學院等醫藥研發機構合作,初步建立了以企業為主導、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模式;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需要深度開發。但巨額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資金的籌措成為企業的頭等難題,技術創新、產品創新難以發展。
    5、發展生物醫藥的大環境不足以支撐和引領企業的快速發展。高新技術發展必須要有政府引導機制,這是世界高新技術發展成功國家普遍采用的模式,也叫“國家推動模式”。 美國等許多國家都將其定為國家的基本國策,并通過加大投入,建立和營造良好的機制和環境,引導和推進本國生物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而我國及我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現狀是,產品引進、產品開發、產品產業化、產品臨床等這一系列的重大成本,都是由企業獨立承擔的。由于企業的實力有限,推動產業發展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因此,產業的發展需要政府通過相關政策支持、引導和推動。
    6、企業投入大,造血功能不足,影響后續發展。對于高新制藥企業而言,由于產品的附加值很高,增值稅也相應較多。從表面上看,這種稅收是合理的,但實質上卻有其不合理性。高附加值的生物醫藥產品的背后是企業巨大的引進和研發成本、裝備投入成本、人力資源成本以及高風險成本,這些成本都是企業前期投入的。當產品有了銷售收入,企業就要繳納17%的增值稅,再加上信貸的負擔,企業實質上利潤很低。這一方面不能夠讓企業實現高投入高回報的目標,挫傷了企業創新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由于前期投入的資金量較大使企業的后續發展資金來源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自主創新和發展壯大。

    三、大力促進湖北長江經濟帶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建議
    1、整合資源,建立公共試驗室。目前,醫藥企業普遍面臨的困難是,進行創新研發的試驗室建設投資巨大,一個企業很難獨立組建設施精良、門類齊全的試驗室。鑒于我省沿江各地已有一定的生物醫藥產業基礎,建議由政府牽頭率先在沿江市州建立“新藥研究公共試驗室”,并以此為契機,建立其他配套設施,吸引新藥的研發、注冊、檢驗等機構匯集,形成共生效應。這將有利于企業增強創新意識,有利于企業降低研發成本,也有利于生物醫藥產業鏈在沿江地區快速形成和全面發展。

    2、采取股權投資方式,幫助企業做大做強。一是直接參股創新企業或研究機構,并在合適的時候退出。二是成立“創業投資基金中的基金”。所謂投資基金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投資方式,是幫助科技創新企業做大做強的策動力,作為政府如果能成立一種“創業投資基金中的基金”,不僅能夠直接給企業以幫助,而且由于政府有極大的公信力及引導力,將會更加有效地吸引市場的其他投資基金投入企業。這種引導及拉動效應,或將使得湖北成為各類投資基金云集的地方,從而更大程度地推動創新型高科技企業的發展。

    3、鼓勵創新藥品研究,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和投入。從藥品研究生產的特點來看,創新藥品的獲得分為: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新藥證書取得、產業化生產等幾個階段。目前政府支持主要集中在獲得新藥證書及產業化階段,而臨床前及臨床研究階段的扶持偏弱,事實上藥品創新的源頭更重要是集中在這兩個階段。建議政府加大對產品臨床及臨床前階段的支持力度,使政府與企業共擔風險,增強企業創新發展的信心。

    4、協調一類新藥等創新藥物進入醫保。為鼓勵和扶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建議政府建立創新類藥物進入醫保的制度,以利于新藥的銷售和推廣。同時加大政府采購和首購力度,允許高投入的創新藥物有合理的價格回報,以此鼓勵和促進制藥企業的自主創新與滾動發展。

    5、統一相關企業的稅收政策,減輕企業稅負。國家對軟件行業實行的是“即征即返”的稅收政策,即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即征即返。生物醫藥企業同軟件行業一樣,都有產品研究周期長、風險大、初期投入大、產品直接成本低的特點,但在稅收政策方面醫藥產業和軟件行業卻不能享受一樣的政策待遇。國務院“新36條”已經明確,“鼓勵民營企業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實現產品更新換代。開發新產品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可按規定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建議有關部門盡快制定相關政策措施,為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

    6、企業要切實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需要企業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加大產品創新力度,提高產品附加值,最大限度的降低企業成本和消耗,使企業真正成為綠色企業、低碳企業。企業要實施品牌戰略,爭創名牌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和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