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 民革湖北省委員會
為掌握長江湖北段航運現狀,進一步了解湖北段航道及沿江港口“十二五”期間的發展目標、方向,2010年6月1日至3日,省政協副主席鄭心穗率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和省民革聯合調研組深入長江航務管理局和荊州市、黃石市,全面聽取了有關方面對依托長江水運發展地方經濟的意見和建議,實地察看了正在建設的沙市三八灘水道、中游戴家洲航道整治等重點工程,并就加強長江中游湖北段航道整治和港口建設,充分發揮“黃金水道”作用,更好地服務于湖北“兩圈一帶”建設等重大問題達成了某些共識。
一、長江湖北段水運在實施“兩圈一帶”戰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湖北“兩圈一帶”中,作為連接“兩圈”的長江經濟帶長約1060公里,占長江干線總長的三分之一以上,沿江地區包括武漢、黃石、宜昌、鄂州、黃岡、荊州、咸寧、恩施等8個市州的48個縣市區,而長江中游航道在長江經濟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湖北“兩圈一帶”戰略在產業發展方面以冶金、汽車、紡織、機械、電力和石油化工為主,重工業化趨勢明顯,特別是沿江地區重工業化布局密集,蘊藏著巨大的運輸需求,對交通運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沿江企業所需的原材料、燃料構成了長江貨物運輸量的主體,其中70%以上為煤炭、石油、礦石、建筑材料等大宗散貨。在這些大宗散貨運輸量中,有一部分貨物源于沿江礦藏資源,尤其是產自資源相對豐富的長江中上游地區,如西南磷礦石、川江煤炭等,但絕大部分貨物是來自外部地區,如北方煤炭通過重點煤炭專用港口或者由海進江運到沿江各大電廠等。湖北省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和沿江經濟帶的逐漸形成,對各種運輸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的多種運輸方式中,水運以其成本低、運量大、占地少、環境污染小的優勢,日益受到國家及沿江各省市的重視。隨著沿江產業布局的日趨合理,未來腹地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和經濟總量的不斷擴張,必將導致水上大宗原材料運輸和產成品外運需求總量的快速增長。長江中游航道的治理和發展,必將為湖北“兩圈一帶”戰略實施和沿江經濟發展提供通暢、便捷的運輸保障。
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中部地區正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戰略機遇期。中部地區的發展既需要東部的技術資金支持,也需要西部的資源支持,這些都需要交通運輸作為保障。而長江作為暢通、便捷、量大、價低的水上大通道,有著其他運輸方式難以比擬和不可替代的優越性。
湖北“兩圈一帶”戰略的實施,使得湖北市場與國際市場的聯系進一步緊密。各種運輸到國外或從國外進口的貨物通過海輪航道向長江中游延伸,這就將長江中游沿江城市與沿海、甚至是遠洋聯系在一起。目前,我省大力加強長江中游的港口、碼頭、橋梁及船舶等建設,將武漢建設成為多種運輸方式共存的物流中心,沿江各地區正在圍繞“兩圈一帶”戰略進行經濟發展規劃和布局,這就要求長江中游航道承擔起貨物大進大出的運輸任務,為眾多大型項目建設提供支撐。由此可見,長江中游航道的進一步系統治理,將極大促進和帶動湖北“兩圈一帶”戰略實施和區域經濟發展。
二、長江湖北段水運現狀及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長江湖北段即宜昌至黃岡段航道屬于II級航道,全段均為一類航標配布、一類航道維護。長江中游按地理環境、河道特性及區間船舶營運組織特點可分為兩大段:即宜昌至城陵磯段和城陵磯至武漢段。宜昌至城陵磯段,全長396公里,現行航道維護標準為3.0×80×750米(水深×航寬×彎曲半徑,下同),可常年通航2000噸船舶;城陵磯至武漢段,全長230公里,現行航道維護標準為3.2×80×750米,可常年通航2000噸船舶,并且可采用特殊維護方式季節性通航3000噸海輪。
按照交通運輸部2003年批復的《長江干線航道發展規劃》以及2009年批復的《長江干線航道總體規劃綱要》,宜昌至武漢江段航道建設標準為I級航道。到2020年,城陵磯至武漢長江大橋段航道維護標準為3.7×150×1000米,通航由2000—3000噸駁船組成的6000—10000噸級船隊以及3000噸級海船;城陵磯至宜昌段航道維護標準為3.5×150×1000米,通航由2000—5000噸駁船組成的6000一10000噸級船隊,通航保證率均為98%。為完成長江干線航道發展規劃目標,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長江中游航道的整治工程陸續上馬,先后完成了界牌、碾子灣、陸溪口、嘉魚一燕窩、周天、馬家咀等近10處航道的整治工程,使中游航道的航行條件得到了有效改善,為提高中游航道維護標準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充分有效地利用多年來中游航道治理成果和三峽水庫蓄水調度帶來的有利因素,長江航道管理部門同時加大了對中游航道的維護管理力度:合理利用各時段不同水位,優化調整航標配布;加強日常航道的探測巡查,對重點礙航淺水道提前調遣疏浚船舶駐守施工;在整治基礎上,通過進一步加強航道維護,近年來長江中游航道分別于2007年5月1日,正式運行提高全程中洪水期航道維護尺度,2009年11月1日起,試運行提高城陵磯至大埠街段枯水期航道維護尺度,2010年4月1日,又將海輪航道由武漢延伸至城陵磯。同時計劃在今年枯水期試運行提高長江中游武漢至宜昌段航道維護尺度。隨著中游航道維護尺度的提高,航道的通過潛能得到有效釋放,對沿江各地的發展將起到有力的推動和支撐作用。
但是,隨著長江流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長江湖北段航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從調研的情況來看,目前湖北段水運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不能完全滿足沿江企業發展的需要。目前,在宜昌至武漢江段分布有一些大型廠礦企業,如中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長嶺分公司等。這些企業所需的原油、化工原料供給主要依靠長江水路運輸,部分成品油及化工產品的輸出也同樣依靠長江水路運輸。沿江各地火電廠的電煤運輸也主要依靠長江水運,尤其是枯水期,電煤水運需求更加旺盛。為其承運的船型、船隊實際吃水深度均大于現行枯水期航道維護水深,在枯水期必須大幅減載,從而增加了企業的運輸成本,導致運力的損失。隨著沿江企業的發展,這種運輸“瓶頸”的制約作用將更為明顯。
2、不適應沿江大型港口碼頭快速發展的需求。宜昌至武漢江段有宜昌、枝城、荊州、岳陽(城陵磯)、武漢等主要城市及港口。目前的航道維護尺度已不適應一些千噸級以上泊位的水深和進港海輪的吃水要求,現行航道維護標準尚不能滿足港口發展的需求。
3、航道基礎設施還比較落后。長江中游水道基本上處于天然狀態,淺灘眾多,蜿蜒曲折,分汊河段多,泥沙底質,河床沖淤變化復雜,航道極易出淺。加之沿江礁石分布較多,航道不安全隱患較大。這些自然因素,制約了長江中游航道通過能力的大幅提升。
4、航道資源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近年來,臨過江建筑物的建設、亂采濫挖行為以及船舶超吃水航行等均對中游航道構成不利影響。航道行政管理部門對上述破壞航道資源的行為沒有適用的法律條款,執法效果和效率不盡人意,不能有效地打擊、震懾破壞航道行為。特別是某些船舶“超吃水”行為對航道破壞程度大,后果嚴重,但在航道行政管理法律法規上還是個空白,航道管理部門雖然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然而“超吃水”船舶得不到有力處罰和監管。
5、三峽工程蓄水給中游航道維護帶來較大的不確定因素。三峽工程的投入使用,其通航效益日益顯現,庫區航道水深和通過能力大幅提高,中游航道條件也隨著三峽下泄流量的增加而有所改善,但汛后蓄水給中游航道維護工作帶來新的考驗。由于三峽蓄水改變了汛后中游水位退落和航槽沖刷過程,中游航道變化的自然規律被打破,給蓄水期中游航道維護工作帶來較大不確定性。如2008年汛后,三峽水庫實行了首次172米試驗性蓄水,蓄水開始及結束后,轄區各站水位均出現大幅變動,水位陡漲陡落,給部分淺水道的航槽帶來較大不利影響,大大增加了重點水道的航道維護難度。
三、充分發揮長江湖北段水運優勢的對策與建議
2009年12月,張德江副總理在視察長江中游航道時指出,要建設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內河航運,要加大長江中游的航道治理力度。由此可見,長江湖北段的水運面臨著大建設大發展的大好機遇,為此建議:
1、在國家增加長江航道建設投資的基礎上,加大項目儲備和溝通協調力度,盡快改善中游航道相對落后的基礎設施狀況。2009年5月,《長江干線航道總體規劃綱要》獲得國務院批準。根據規劃綱要,國家將在2020年前投資430億用于長江航道建設。建議加大對上和對外的溝通聯系,爭取獲得對長江湖北段航道建設項目的更大支持。
2、大力推進《航道法》的立法進程,健全航道保護的法律法規。呼吁國家加快出臺《航道法》,并在明確執法主體、完善法律條文等方面加大與國務院法制辦的溝通,同時要著手研究相關配套法規的制定和修訂工作,以健全航道保護的法律法規。
3、加大執法力度,堅決杜絕航道內非法采砂行為。宜昌船廠一帶,由于非法采砂將廢棄亂石直接拋棄在主航道內,導致航道水深不夠,迫使航槽設標移位,直接威脅航行安全。武穴等地由于非法采砂,使得擬實施整治的工程區域地形遭到巨大破壞,導致工程正常實施受到較大影響。對上述非法破壞航道的行為,省政府及其主管部門應采取剛性措施加大執法監管力度。
4、加強長江航道建設的綜合協調,科學規劃。協調、管理長江航道的建設,確保有關項目建設的順利實施。涉水部門較多,應建立綜合協調機制,建立省部、省市間的溝通協調機制,形成合力。目前,長江武漢長江大橋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已經得到交通運輸部的批復。但由于與武昌船廠以及地方取水之間仍在進行協調,致使該項目遲遲不能實施。中游牯牛沙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已經實施,為進一步提高標準,改善航道條件,還需實施后續治理工程,但由于目前該水道涉及四大家魚保護區影響的問題,下階段還需地方繼續支持,為后續工程實施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5、完善三峽工程汛后蓄水調度方案,推進宜昌至艾家河航道系統治理工程。建議加強與三峽調度管理部門的溝通協調,反映中游航道的客觀需求,優化三峽水庫蓄水方案,建立蓄水溝通協調機制和應急調度機制,增強蓄水期航道維護工作的主動性和應對能力。同時建議敦促宜昌—艾家河航道系統治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