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安
一、梁子湖對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的建設意義重大
梁子湖位于湖北省東南部,流域面積2085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水位18米時,湖面面積300余平方公里,湖容約9億立方米,是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流域范圍包括武漢市江夏區、鄂州市梁子湖區、大冶市和咸寧市咸安區,有17個鄉鎮(街道),總人口約6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約10萬人。區內有耕地約178萬畝。
1、梁子湖是武漢城市圈內重要的水源地。梁子湖Ⅰ、Ⅱ類水質面積達到85%以上,并常年保持在Ⅱ、Ⅲ類水體。面對近年來城市湖泊污染的嚴重局面,梁子湖已成為武漢市、鄂州市、黃石市等唯一的后備水源地。因此,梁子湖的水資源狀態和生態安全,直接關系著周邊地區數百萬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此外,梁子湖還是重要工業和農業水源地。每年供應武鋼、大冶、金山店、程潮、烏龍泉礦山和鄂鋼等工礦用水2.49億立方米,灌溉受益農田近百萬畝。
2、梁子湖是我國重要的濕地。梁子湖生態系統完整,擁有長江中游典型的濕地景觀和生物多樣性,是全球濕地資源最齊全、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濕地之一。動物有浮游類89種,底棲類49種,魚類96種,兩棲類8種,爬行類15種,獸類21種,水鳥91種(占全國271種主要水鳥種類數的33.5%,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水鳥5種,國家二級保護水鳥6種)。植物有浮游藻類71種,高等植物331種。水生植物中有挺水植物54種、沉水植物16種、浮水植物14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水生植物4種,藍睡蓮為梁子湖獨有(其他地區如云南、四川等地藍睡蓮因受湖泊水質污染而全部絕種),國家二級保護水生植物3種。梁子湖因其動植物的多樣性與完整性,被專家學者稱為“化石型湖泊”、“物種基因庫”和“鳥類樂園”。2009在梁子湖發現大面積(約20平方公里)中華桃花水母,每立方米最稀為300只,最密為5000只,在中國乃至世界都屬罕見。
3、梁子湖是武漢城市圈的重要生態屏障。處于武漢、鄂州、黃石之間這一城市圈經濟、人口最為密集的區域,梁子湖對緩解經濟密集區的發展給生態帶來的影響,形成城市圈基本生態框架和生態調節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梁子湖是從事原生態湖泊生態系統科研和教育的重要基地。梁子湖雖遭受人類活動的嚴重干擾,但還基本上保存著原生態系統的特點,是湖泊生態系統研究和教學的重要基地。
二、梁子湖生態環境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梁子湖的環保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梁子湖生態環境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突出問題。
1、對梁子湖的保護與開發存在認識上的偏差。梁子湖目前能保持較好的生態環境,主要得益于流域內工業生產規模還不很大,所產生的污染還沒有突破梁子湖的環境容量。但沿湖各地對是優先保護生態環境還是優先發展經濟認識不一,普遍存在著重發展工業輕環境保護、重發展旅游輕生態保護、重發展漁業輕濕地保護的行為。咸寧的苧麻紡織行業受國際市場行情看漲的影響,為追求更大的經濟效益,還在繼續擴建生產基地,擴大生產規模;武漢市江夏廟山開發區發展速度很快,勢必增加對梁子湖的污染。由于梁子湖的生態環境惡化對咸寧、黃石兩地生產生活沒有直接影響,企業發生偷排污水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得不到當地行政部門的及時有效制止。
2、工業污染尚未得到遏制。據鄂州市環保部門對東梁子湖的主要進水港高河港、金牛港、謝埠港的調查分析,三條港每年接納的工業廢水超過600萬噸。咸寧市咸安區苧麻紡織業等重污染企業的排污并未得到遏制,經常偷排未經任何處理的污水。
3、養殖業正在威脅著梁子湖生態環境。部分經營者在圍網內盲目增加水產養殖種類及放養密度,大量投入化肥和有機飼料,造成水中缺氧,水質劣變。近年來雖進行了聲勢浩大的拆圍,但圍網養殖依然較嚴重。湖洲淺灘圍墾以及圈湖養殖近年來發展迅猛,如武漢江夏水域有一個圍子就達十萬畝。圍灣、圍汊養殖造成水面分割,湖水流動性減小,自凈能力下降,濕地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水禽棲息環境和取食地萎縮等問題。岸上畜禽養殖也是梁子湖的重要污染源,僅江夏就有規模化養豬場20余家,通過5個排污口將大量污水排入湖中。近年來雖進行了一定治理,但問題依然十分嚴重。
4、旅游業帶來的污染逐步加劇。近年來,梁子湖優美的自然風光吸引不少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島上的接待設施在快速擴張,據統計島上有大小賓館、飯店、餐館百余家,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梁子湖,使梁子島周邊的湖水明顯渾于其它區間。同時,隨著旅游的火爆,旅游機動船日趨增加,廢油污染成新的污染源。
5、農村生產生活污染日趨嚴重。目前沿湖小城鎮均未配套建設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港,最終匯入梁子湖。據統計,僅東梁子湖每年接納的生活污水就達500萬噸,給梁子湖帶來一定程度的有機污染,使梁子湖呈富營養化的趨勢。梁子湖承雨范圍內主要為農業區,由于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氮、磷等污染物隨著地表徑流進入湖中,每年豐水期,梁子湖水質中氮、磷超標較為嚴重。
三、梁子湖在武漢城市圈發展中的功能定位
梁子湖地區獨特的生態價值和相對良好的生態環境,日益成為武漢城市圈乃至湖北省的一個珍貴資源。根據生態功能區的要求,梁子湖地區的發展功能要淡化,應定位于生態功能區和限制開發區,其中,濕地自然保護區等部分區域為禁止開發區。通過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提高生態承載能力,成為區域性的生態屏障。
四、梁子湖生態環境保護的對策與建議
省委、省政府對梁子湖保護與發展問題十分重視,省第九次黨代會和“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將梁子湖的生態和水資源保護放到顯著地位。2007年,省委、省政府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梁子湖環境保護工作。就目前來看,保護好梁子湖已形成全省共識,但如何保護好還有待探討。為此,對“十二五”期間梁子湖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一)組建獨立的行政區“梁子湖生態特區”,對梁子湖流域實行一體化管理
梁子湖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是跨行政區域的環境問題。梁子湖地區是一個跨區域的行政體制。不同行政主體之間協調機制尚未真正建立,使得發展無序的局面長期得不到有效改變。這是梁子湖的環境污染持續得不到有效治理的重要原因。鑒于梁子湖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復雜性,建議按照湖泊流域生態環境系統的自然特性,參照武漢市東湖風景區的管理模式,打亂現有的行政界線,以梁子湖流域范圍為單元,組建獨立的行政區“梁子湖生態特區”,對梁子湖流域實行統一管理。
(二)加快立法,科學規劃,強化梁子湖功能定位
1、制定《梁子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清理、廢除各種不利于生態保護與建設、不利于區域協調和城鄉協調的規章制度。參照國內外流域水環境保護的成功做法,建議省人大盡快制定《梁子湖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并頒布實施。
2、依法劃定“三線”范圍。調查中發現,目前的“三線”范圍多由各地自己劃定。為了照顧本地區的經濟發展,“三線”劃定存在許多人為性,如有些湖汊為了發展養殖,想法設法將其劃在保護范圍之外。建議由省水利廳和省環保廳聯合,依法統一劃定梁子湖的“三線”范圍。
3、積極準備盡快申報梁子湖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梁子湖是江漢湖群中最具典型意義的濕地生態系統之一,是我國的重要濕地,具有巨大的生態價值和環境價值。目前梁子湖鄂州區域已建有379平方公里的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由于湖泊保護的特點是其流域系統的完整性。對于梁子湖這樣一個湖汊發育、湖港眾多的湖泊來說,整體保護更為重要。局部保護區設立再多,也達不到保護的目的。建議積極準備盡快申報梁子湖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
(三)轉變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模式,探索湖泊保護區生態經濟發展道路
1、建立全國最大的濕地公園,打造濕地生態旅游品牌。濕地公園已成為各地旅游業的積極發展項目,一些濕地資源不太好的地區不惜重金進行建設和打造,如杭州市投資10多億元建設的西溪濕地公園已成為第一個國家級濕地公園,已產生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我們擁有著梁子湖這樣一個現成的優質濕地資源,只需投入少量資金,就可建成全國既保護生態環境、又創造經濟效益的生態示范公園,完全可以藉此打造全國一流的生態旅游品牌,由此實現保護和發展相統一的目標。同時,可增強人們自覺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2、設立梁子湖流域“湖北省無公害農業生產基地”。農業面源污染是湖泊的重要污染源。梁子湖要保護,梁子湖又要發展,兩者兼顧的最好方法就是建立梁子湖流域“無公害農業生產基地”。無公害綠色農業是農業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建議設立“梁子湖省級無公害農業生產基地”,加強政策、資金、科技等扶持力度,將此作為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試驗區的一個“亮點工程”來打造。
(四)加強監管,嚴格執法,杜絕湖泊污染源
1、取締環湖地區工業污染企業。對流域內現有化工、紡織印染、造紙等水污染企業通過申請國家財政轉移支付或省級財政補償等方式進行關閉。據了解,目前環湖所有工業企業稅收不過6000萬元。建議梁子湖環境監管直接由省環保廳負責。沿湖所有新上工業項目由省環保廳進行環評,嚴格禁止環湖地區布局新的工業污染項目。
2、恢復梁子島的原生態島面貌,使之成為生物樂園和旅游看點。梁子島是梁子湖的一個璀璨的明珠,是梁子湖魂之所系。梁子湖中的梁子島就像故宮中的金鑾殿,應該成為一個“只能看,不能動”的旅游項目。建議政府下決心盡快中止梁子島目前以餐飲住宿業為主的旅游經濟,并將原有居民遷出,恢復其原生態島的面貌。梁子島的原生態面貌一旦恢復,必將成為一個生物樂園,形成旅游亮點也就非常自然的了。
3、拆除梁子湖區湖內的人工建筑,恢復其自然狀態。在梁子湖湖域有很多影響湖泊生態環境的人工建筑,必須下決心予以清除。其中影響最大是水中的堤壩,如上世紀60年代,在發展養殖業的過程中,為避免江夏與鄂州之間的沖突,修筑了一道牛山湖大堤,使牛山湖與梁子湖完全隔開。這些堤壩嚴重影響到水體的循環和對流,加快了水體污染。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的梁子湖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甚至還有在島嶼之間建堤的設計方案。
4、加強對梁子湖水產養殖業的規范化管理。進一步明確環保、水利、農業、水產、林業、旅游等管理部門的職能和應承擔的責任,防止多頭執法、職責不明、推諉扯皮的現象。梁子湖管理局的職能應根據梁子湖的功能定位而變化,把工作重點從水產養殖轉移到生態保護上來。
5、加強農村生產生活污染控制。增加以公共衛生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編制沿湖小城鎮環境規劃,強化小城鎮環境治理。積極動員和組織沿湖農民參與整治村莊環境活動,減少使用含磷洗滌用品,集中搞好垃圾污水的處理,積極推進改水改廁。
(五)加大梁子湖保護的科學研究和科普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公眾湖泊保護意識
湖泊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系統科學。點源污染治理需要行政管理與執法,面源污染則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目前,梁子湖的面源污染已超過點源污染。因此,梁子湖生態環境能否保護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公眾對梁子湖重要性的認識。我們必須在梁子湖研究和保護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對梁子湖保護意識和梁子湖資源憂患意識的宣傳教育,特別是加強群眾性的梁子湖保護科普活動,提高全社會的梁子湖保護意識,營造全社會保護梁子湖的強勢氛圍。
發言人單位及職務:省政協常委,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博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