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多方聯動營造環境促進信用擔保行業科學發展

2014-09-15 00:56:31  
字體大小:【

 

民建湖北省委員會

    中小企業的發展,一直以來都是黨和政府十分關心的問題,在國際金融危機肆虐全球的情況下這個問題倍受關注。擔保行業的興起,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而應運產生的信用擔保業,在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進程中步履蹣跚,在企業自我生存的道路上舉步維艱,需要多方聯動采取措施進一步優化環境,促進信用擔保行業科學發展。

    一、存在的困惑及成因
    (一)政策環境:言及行未動,看見摸不著
    1、政策滯后,與現實需求不相適應。目前《公司法》未對擔保機構作出專門規定,《擔保法》也僅規范了擔保行為,而針對專業擔保機構的市場準入與退出、業務范圍與種類、人員從業資格等問題尚無明確規定,作為《中小企業促進法》配套文件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管理辦法》也尚未出臺。

    2、規模小而散,政策難以落實。目前我省冠名“擔保”和辦理擔保業務的各類擔保公司,注冊資本3000萬元以內的占80%;注冊資本3000萬——5000萬的占15%左右;注冊資本5000萬——8000萬的不足5%;注冊資本一個億以上的連1%都不到。如此規模的行業資本結構,連銀行的準入資格都不夠,鼓勵和支持擔保企業特別是民營擔保企業的發展一系列優惠政策也難以得到很好的落實。

    3、管理缺位,待遇上國民有異、難求公平。擔保行業的監管最初歸人民銀行;1999年明確由財政部金融司監管;后因擔保涉及住房置業和中小企業貸款,建設部、原經貿委也都對擔保業行使監管權;直至2009年2月國務院才明確由銀監會牽頭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人行、工商局、法制辦等六部門聯席會議監管。這些年的多頭管理必然導致無人監管,自然形成群龍無首,最終致使整個行業信馬由韁。行業規劃、行業準則、行業自律、行業風險等都變成了擔保企業的各自為政、各行其是。

    (二)合作環境:弱勢對強勢,你急他不急
    1、銀行嫌貧愛富。銀行出于安全性、盈利性考慮,不認同中小企業是優質客戶,面對中小企業,銀行避而遠之,擔保公司就沒了對象。
    2、準入設置門檻。盡管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加強擔保機構建設,然而多年來銀行為擔保公司設置的準入門檻始終沒有降低。
    3、銀保強弱合作。由于擔保公司資金少、規模小,在與銀行合作時始終處于弱勢地位,使銀行擁有至高無上的“話語權”,能否進門、貸與不貸、保與不保、風險承擔等,全部是銀行說了算。

    (三)客戶環境:誠信難甄別,越多越后怕
    1、先天不足。中小企業由于先天不足,難以取得政策扶持,因而每次貨幣政策緊縮時,首當其沖受影響的是中小企業,而當貨幣政策寬松時,資金又多半流入了大企業。
    2、信息缺失。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在產品、技術、生產、銷售、財務等方面的信息是模糊的,從公共信息角度很難弄清其真實狀況,從而加大了銀行和擔保公司在決策時的難度。
    3、“失媒現象”。目前,銀行給中小企業的貸款通常都是一年以內的流動資金貸款,企業只好用流動資金貸款彌補固定資產投入,貸款到期無法歸還,企業不得不用“大路不走走小路”的辦法,不惜高利從地下錢莊借貸來填補缺口,造成嚴重的“失媒現象”,不僅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而且使本來就很困難的中小企業雪上加霜。

    二、解困的對策思考
    (一)各級政府:政策引導創造環境
    1、制定辦法,規范運作。各級政府應根據國務院的要求,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制定相應辦法,使擔保行業有法可依。建議加快出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進一步明確規定擔保機構的注冊資本、經營范圍、風險防范,以及高管資格等,促其規范發展。
    2、調整重組,優勝劣汰。各級政府應按照區別對待、分類管理的原則,發展壯大一批好的;整頓提高一批可轉化的;限制淘汰一批違規的。通過對擔保市場進行清理整頓,調整重組,促進行業規范發展。
    3、真幫實扶,激勵發展。各級政府應在幫扶擔保行業上注重實效,講求激勵。①每年從財政收入撥出專項資金注入擔保公司,以增強擔保公司的資金實力;②做好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實工作,加大稅收減免力度,以補充擔保公司的風險代償能力;③引入競爭機制,動態調整擔保機構營業稅繼續減免政策;④建立激勵機制,每年進行獎勵,形成一批制度健全、管理規范、業績突出的擔保機構;⑤努力打造“誠信政府”形象,對失信企業采取嚴厲的制裁措施,營造良好的社會金融生態環境。

    (二)人行銀監:組織協調營造環境
    1、人民銀行、銀監部門應作為牽頭人,為擔保公司的運作制定行業準則和業務規范,并以文件的形式出臺,使擔保行業規范經營,依法操作。
    2、銀監部門應充分發揮監管職能,規范擔保市場行為。積極配合政府及相關部門,清理整頓擔保市場,促進行業規范發展。
    3、各級銀監應設立專門機構專司擔保行業的監督管理工作。建立嚴格的擔保評估制度,對擔保公司進行優劣評估篩選,并定期向社會披露。
    4、組織設立擔保行業協會。不同所有制結構的擔保機構不論實力大小均可參加。它既可作為擔保行業的發言人,與市場其他各方面協調關系;又可實行行業自律,維護市場秩序的公正,避免無序競爭;還可以提供一個行業內的合作平臺,交流經驗、收集信息,為擔保機構提供服務;同時還可以為擔保機構提供分保服務。
    5、積極協調和引導各家商業銀行與擔保公司合作,開辦中小企業擔保貸款,并將此納入《金融機構年度工作目標考核》范疇,公開表彰和獎勵。

    (三)商業銀行:積極參與改善環境
    1、轉變經營觀念。首先應轉變貸款對象的觀念,大企業、大項目毋庸置疑,中小企業才是省以下商業銀行的主要客戶;其次應清醒地看到客戶是在不斷轉化的,今天的中小企業也會不斷成長,變為將來的成功企業、龍頭企業;同時商業銀行還應正確理解和看待與擔保公司的合作關系,兩者不是對立而是統一的,目標都是服務客戶、創造效益、繁榮經濟。
    2、降低準入門檻。商業銀行應解放思想,積極爭取,因地制宜,設置不同的準入標準,使更多的擔保機構加入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行列。
    3、放大擔保倍數。商業銀行應根據不同的貸款種類和風險程度確定擔保貸款不同的放大倍數,充分發揮擔保資金的撬動作用,使中小企業擔保貸款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發揮到極致。
    4、創新管理機制。一是在審批環節上創新。商業銀行省級分行應適當放寬二級分行和支行的擔保貸款審批權限,減少審批層次,提高分支機構市場反應能力;二是在抵押品種上創新。在積極推行擔保貸款的同時,還可嘗試倉儲產品抵押、無形資產抵押、應收款質押、股權質押、林權質押等方式;三是在經營管理上創新。建立專門機構,配備專職人員,制定專題辦法,拿出專營資金,實行專項獎勵。

    (四)擔保行業:嚴格自律凈化環境
    1、準確行業定位,樹立責任意識。擔保公司的服務對象是中小企業,其行業定位就決定它是一個高風險、低收益的行業。擔保公司的經營者必須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正確處理擔保風險與經濟安全、擔保收益與社會責任、當前利潤與長遠利益的關系。
    2、壯大資金實力,增強抵御能力。在銀行適當降低準入門檻的同時,擔保公司自身實力的壯大不可忽視。擔保公司應通過市場化運作,吸納大企業、大集團和社會資金入股,提高資本金比例,不斷壯大自身實力,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
    3、培養專業人才,加強隊伍建設。專業的人才是做好擔保工作的前提。因此,在引進優秀從業人員的同時,還要通過培訓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從而全面提升擔保行業經營管理水平,促進擔保事業的良性發展。
    4、完善規章制度,規范內部管理。各擔保機構要在銀監部門的指導下,制定辦法,認真履行,嚴格自律。要通過完善的制度、嚴格的流程、規范的操作、創新的業務、優質的服務等措施,塑造擔保行業的良好社會形象,更好地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五)中小企業:誠實守信感恩環境
    1、強身壯體,爭取青睞。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獲得外部資金支持的關鍵因素。因此,中小企業只有瞄準市場、創新產品、注重品質、練好內功,才能得到擔保機構的信任,受到金融機構的青睞,要用自身實力鋪平融資道路。
    2、信息透明,贏得支持。中小企業本身要規范財務制度,嚴格會計報表,透明經營狀況,公開企業信息。同時,應由銀監局牽頭,會同工商、稅務、人行、土地、房管,包括電力、水務等部門,建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網”,使中小企業的信息實現共享,同時還可進行銀企、銀保、保企等多方對接,保證企業信息的真實可信,公開透明。
    3、誠信為本,感恩社會。在現代經濟生活中誠信是企業的生存之本和立業之魂。“好借好還,再借不難”是老百姓對誠信的樸實詮釋,更是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誠信準則。只有這樣,銀行和擔保機構才能去除恐懼和害怕心理,放心大膽地擔保和放貸,使貸款難變為融資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