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十二五”規劃中我省主導產業選擇與培育的幾點建議

2014-09-15 00:56:30  
字體大小:【

 

民進湖北省委員會


    明確并大力培育主導產業,實現產業在空間上科學布局,對于集聚科技力量、吸引優秀人才、積累雄厚資本,保持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九五”至“十一五”期間主導產業的評價
    一個產業是否能夠成為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主導產業,取決于該產業的增長潛力、產業關聯度、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對湖北省“九五”到“十一五”期間主導產業進行分析,結果表明:“九五”期間的產業政策是要加強基礎產業,壯大支柱產業,培植汽車、機電、冶金、化工、建材、輕紡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等主導產業;“十五”期間的產業政策是進一步重點發展汽車、裝備制造、鋼鐵、化學、建材、輕紡產業,同時逐漸向服務業轉移,另外大力發展光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及機電一體化等新興產業,力爭以局部領域的跨越式發展帶動高新技術產業的整體發展,推動全省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十一五”規劃提出要加快電子信息、汽車、鋼鐵、石化、食品、紡織產業發展,盡快使其成為支柱產業,同時食品制造及煙草加工首次進入主導產業選擇的范圍,而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電子信息類、金屬礦采選業依然是主導產業。

    從湖北省近十三年來的主導產業的變化及走勢可以看出,2000年以前,石油加工、化學工業、紡織業等作為主導產業對我省經濟增長做出了貢獻。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消費需求發生了變化,像以汽車為代表的交通運輸設備迅速擴大了市場,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成為主導產業;同樣,湖北省整合煙草加工企業,打造高檔煙品牌,形成了相應的食品制造及煙草加工主導產業。在技術水平不斷進步的同時,新興產業加速成長,帶動了一系列產業的發展。如以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成為主導產業;相關聯的服務業也成為主導產業。這些變化說明了產業結構調整的趨勢,那就是向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基礎產業轉移,體現了產業結構優化中主導產業的培育。

    二、幾個重要主導產業培育的建議
    1、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中的汽車工業,是湖北省自1995年以來一直放在重要位置的產業,“九五”時期要求抓好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這個主導產品,“十五”時期提到要重點發展湖北省的汽車工業,“十一五”規劃中更是明確汽車工業要培養成支柱產業,并加強公路及航運建設、鐵路建設。可以說這樣的產業政策使得湖北省的汽車工業發展良好,成為全國汽車生產基地之一。

    盡管汽車工業對湖北省的生產總值貢獻很大,但包含汽車工業在內的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還遠沒有達到其成熟階段,仍然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雖然有良好的基礎及發展潛力,但在整體上仍受到創新能力弱、國際化水平低、關鍵零部件發展滯后、消費環境不寬松等因素的制約。因此在國家提出振興汽車產業的背景下,應抓住這個機遇,采取有效措施促其振興,可以充分利用汽車研發能力優勢,提高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水平以找到新的增長點;發展相關聯服務業,采取一系列的政策鼓勵消費、擴大內需;從外部環境上優化投資環境、提高行政效率、提升金融服務水平,促進產業集聚,進一步提升汽車工業及其相關產業群在全國和國際上的競爭力。

    2、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湖北省依靠自身科教資源,在通訊、電子、光纖等高科技領域具有很強的后發優勢,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是湖北省未來很長一段時期的主導產業。

    1991年國務院批準了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05年9月,省政府提出要將湖北建成為中部重要的高新技術發展區,2009年12月,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如今有光谷之稱的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中國光電子信息技術實力最雄厚的地區,是中國最大的光纖光纜及光電器件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術研發基地、最大的激光產業基地。在這樣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之上,應該繼續推進高校的科研優勢與產業的結合,在政策與市場導向上積極推進產業的規模化和提高聚集程度,大力培育關聯產業的生長,并通過其信息化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制造業和發展現代服務業。

    3、食品及煙草制造業。食品及煙草制造業是湖北省的一個優勢產業,具備很強的主導作用。統計數據分析表明,食品及煙草制造業的增加值增長速度在“十五”期間落后于其他行業,從2006年起開始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漸漸成為湖北省的重要產業。由于該行業的產品與日常生活的消費息息相關,因此需求收入彈性也多在1以上,只要產品有好的質量,將有巨大的市場。從產業的擴散效應上看,感應度系數逐年提高,影響力系數保持在1左右,該行業的提升會帶動上游農業、下游服務業的發展。此外固定資產投資額略低于全行業平均水平,而勞動生產率與節能情況分別都優于全行業平均水平。

    該行業仍具有主導產業的特征,2006年以來的高增長說明它仍有一定的上漲空間,因此既要在擴大內需的環境下,給予適當的優惠政策,刺激人們的消費,也要注重其對上游、下游產品的擴散效應,發揮它的主導作用。

    三、培育新興主導產業的建議
    在選擇主導產業時,尤其要關注產業關聯性強、有創新能力、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產業,要有針對性地對待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產業,著重發現和培育未成規模但具有主導特征的產業,重點支持擁有高技術水平和高增長率產業的發展。

    1、依賴智力資源,持續培育新興產業。隨著經濟增長中能源、資源約束日益強化,資源優勢正在逐步喪失,傳統產業的競爭力不同程度地下降,走傳統的發展道路難以實現對發達地區的追趕。因此,在未來要抓住現有的主導產業,走依靠創新的發展之路。從2004年至今,省政府先后明確提出了軟件、動漫、生物、廣告等產業的發展規劃,這類產業對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及現代服務業關聯度高,持續時間長,需求空間巨大,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持續培育。

    2、政策上積極引導,實現空間上合理布局。“十二五”時期,需要進一步打造“兩圈一帶”的區域競爭力,這就要求產業布局上要合理。市州之間相互爭搶項目、重復立項,不能形成規模效應和產業聚集效應的現象需要加快治理。要根據比較優勢原則和主導產業選擇原則,科學指導,加強監管。

    3、多項政策組合支持,兼顧多方利益。充分利用國家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財政優惠和信貸支持政策,完善信息交流平臺,推進產業迅速成長,并依靠高度產業關聯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