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政協主席 李泉
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六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高屋建瓴、氣勢磅礴、思想深刻、內涵豐富,是指導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獻。當前,宜昌各級政協正在認真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深入學習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與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結合起來,與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與為保障和改善民生問題獻計出力結合起來。“天下之勢,常系民心;天地之間,莫貴于民”。我們把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作為密切聯系群眾的切入點,積極建言獻策,牽線搭橋,以實際行動親民、愛民、為民,全面落實胡錦濤同志重要講話的精神,切實履行政協的神圣職責。
一、為民所謀,堅持把推動科學發展作為履行職能的第一要務。推動發展是解決民生問題之本。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明確要求,人民政協要“繼續把推動科學發展作為履行職能的第一要務”。“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密切關注國內外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關注我國發展呈現出的一系列階段性特征,對宏觀經濟政策、環境保護、公共資源配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重大問題進行深入調研、分析論證,為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把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引導到推動科學發展上來,選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綜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課題開展專題調研和協商議政,多想科學發展大事,多謀科學發展大計。鼓勵和引導廣大委員深入實際、走向基層、貼近群眾,在報效國家、服務人民、推動群眾生產發展中施展才華、建功立業,切實把人民群眾的利益維護好、實現好。強化政協委員履職工作,引導政協委員貼近基層,心系群眾,做到言為民所建、計為民所獻、利為民所謀。圍繞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戰略,打造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促進全市科學發展富有成效地履行職能,選擇市委、市政府重視、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以專門委員會為依托,以政協委員為主體,以界別為紐帶,多層次開展專題調研和協商議政。緊緊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城鄉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等涉及全市發展的宏觀性、戰略性問題,積極建言,不斷增強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明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工作即將展開,這里面需要研究的問題很多,我們在積極參與“十二五”規劃調研的同時,繼續為做好經濟工作、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鞏固經濟回升基礎建言獻策,為“十二五”規劃的編制提出更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為“十二五”規劃啟動創造良好條件。
二、知民所想,堅持把履職為民作為政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要堅持以人為本,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圍繞群眾普遍關心的民生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積極建言獻策”。堅持履職為民,就是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作為政協履行職能的著力點。關注民生,反映民意,是人民政協的職責所在,也是政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參政為民的最佳結合點。進一步強化民本意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貫穿于履行職能的全過程,使政治協商成為民意進入決策程序的重要渠道,使民主監督成為維護廣大群眾利益的有效方式,使參政議政成為促進群眾利益實現的重要途徑,真正體現人民政協為人民的宗旨。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黨和政府聯系群眾、團結各界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進一步暢通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多深入基層和群眾,傾聽民聲民意,反映群眾愿望,關心群眾疾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需。高度關注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就業再就業、公共服務、公共安全、城鄉居民收入等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提案、調研視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政情交流、專項監督等方式提出意見建議,反映民愿,訴民所求,為民建言,開展履職活動,搭建起黨委、政府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為經濟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獻計獻策,積極促進實際問題的解決。注重發揮政協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的優勢,組織開展扶貧濟困、愛心救助和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社會公益活動;組織有專長的委員到革命老區、貧困山區為人民群眾舉辦科技講座、免費診療和文藝演出;發動企業界的政協委員勇擔社會責任,開展扶貧濟困,為下崗職工提供合適的就業崗位,用真誠的愛心更多地回報社會,努力為群眾多辦實事。充分發揮政協組織代表性廣、包容性強的優勢,充分發揮各界代表人士的積極性,關心參與經濟建設的成功人士、關注支持經濟建設的民主人士、關愛經濟快速發展下的困難群眾,傾聽他們的心聲訴求,支持他們參與重大決策的協商討論,發揮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通過民主協商的有效載體和途徑,不斷完善專題協商、政情交流、公開征集提案線索等有效形式,充分發揮政協在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中的重要渠道和平臺作用,廣開言路,廣集民智,堅持把老百姓的冷暖疾苦裝在心里,積極為群眾當好代言人,不因事小而不為,不因事煩而不為,不因事難而不為,及時反映群眾的心聲,切實幫助群眾排憂解難,不斷增強政協的親和力,增強群眾對政協的信任感。
三、親民所愛,堅持把促進社會和諧作為重要職責。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在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人民政協要堅持把發揚民主、增進團結、協調關系、化解矛盾作為履行職能的重要著力點,努力為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的和諧發揮作用。”這是黨中央從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大局出發,對人民政協提出的明確要求。維護“五大關系”和諧是實現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方面,“發展是硬道理、穩定是硬任務”,為人民維護穩定、促進社會和諧,讓人民群眾有一個穩定和諧的生產、生活環境,是政協組織義不容辭的重要職責。工作中經常想一想,群眾需要政協做什么、政協能為群眾做什么、政協為群眾做了什么。堅持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眾呼聲視為第一信號,把群眾滿意當作第一追求,與廣大群眾同呼吸共命運。2009年11月7日,我們組織部分政協委員與有關職能部門一道,在夷陵廣場開展“民生大接訪”活動,現場接待了120多名群眾,雖然我們不能解決具體問題,但了解了民意民愿,收到了溝通思想、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效果。我在工作中有時一天要接待普通群眾近10人次,他們主要反映就業、就醫、就學等等問題,都是社會轉型時期發展中的問題,我認為,民意宜疏不宜堵,民怨宜解不宜結,把各種問題和矛盾及時處理好,凝聚民心、激發民力,圍繞主旋律、營造大和諧,堅持廣泛性、實現大團結。多想科學發展大事,善謀社會和諧大計,努力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動形成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