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湖北省委員會
近幾年來,我省社會經濟持續良好發展,尤其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困難時期,全省上下聚精會神謀發展,一心一意搞建設,從總體上來說,社會和諧,人民安居樂業。但是,我們清醒地看到,我省仍然存在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應當深刻認識我省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科學分析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更加積極主動地正視與化解矛盾,實現我省長遠發展目標。
一、我省維穩工作現狀及問題
1、信訪壓力較大,總量在高位運行。以湖北省黃石市為例,據統計,2008年該市共發生信訪案件2033件次、8054人次,其中征地拆遷、企業改制、勞動保障類問題1289件次、5759人次,分別占63.4%、71.5%。2009年1—6月,黃石市、縣兩級黨政信訪部門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2613批次、10078人次,同比分別上升6.39%和25.29%。
2、出現信訪案件類型多樣化趨勢。信訪案件類型主要集中在八大類:
一是改制破產企業遺留問題。主要是內退職工生活費、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住房及居住區物業管理、計劃生育獎勵等問題。
二是涉農問題。主要是土地二輪延包返鄉農民工土地不能落實;農村建房審批不及時,違法建設多,攀比上訪;征地補償款內部分配不公,新老農戶和出嫁女意見分歧大。
三是涉法涉訴問題。主要是基層少數司法機關執法出現反復,導致群眾“勝敗皆不服”;一些刑事案件受害人交通事故、醫療糾紛案件判決后,被執行人沒有賠償能力;少數案件難以定性,久拖不決,個別命案長期難破;不少案件雖經多次復查定性,但當事人仍然不服,長期纏訪。
四是城市房屋拆遷問題。主要是安置不落實、補償不到位;拆遷行為不規范;前后期拆遷補償標準不一引起攀比。
五是民辦教師問題。主要是原辭退民辦教師對辭退不服,反復上訪;部分退養民師要求提高生活費標準。
六是軍隊退役人員問題。主要涉及部分傷殘退役軍人、城鎮退役士兵和企業軍轉干部等“三類對象”,其活動能量大、極易抱成團成群,相互攀比,易受外來串聯影響,誘發群體性上訪。
七是移民問題。移民數量大,時間跨度長,不同時期政策差別大,涉及問題多,如國家規定對移民實行項目扶持,但不少新增移民提出與原遷散居移民一樣實行貨幣化扶持,地方水庫移民要求按照國家大中型水庫移民享受政策補貼。
八是城郊建房問題。主要是城區規劃區內停止居民一戶一宅審批,無相應配套措施,把關不嚴,突擊建房的多。
3、社會矛盾糾紛因素增多,社會治安形勢復雜。當前,社會矛盾已經形成一定的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一旦遇到“燃點”,就會引發事端。從基層調研的情況看,因為土地、用水、用電、建房、征地、拆遷、婚姻家庭等問題,以及社會管理部門行使職能過程中引發的矛盾糾紛等,比較容易成為群體性事件的導火索。特別是在各級醫院患者非正常死亡、交通肇事逃逸等事件形成的醫患糾紛、賠償糾紛中,當事人對處理不接受、不理解,采取過激行為發泄不滿情緒,如果處置不當,就會引發重大突發事件。
4、傳統的維穩工作機制效能較低。首先,維穩辦、綜治辦、信訪辦的維穩職能難以準確界定,許多案件在各單位之間難以完全分割,需要多單位統一協調辦理。其次,社會各項矛盾疊加,上訪、群體事件、突發事故等多種形式交織出現,維穩任務艱巨復雜。第三,部分群眾為了引起領導重視,多部門、多層次重復信訪,其中存在不少疑難信訪件或跨單位、跨地區、跨行業的信訪件,導致多頭受理或受理單位互相推諉,時間拖延久了,容易激化矛盾,導致極端事件的發生。
二、對我省維穩工作的建議
(一)強化維穩意識,加強責任追究
維穩工作是一項長期艱巨任務,全社會務必高度重視。各級領導要居安思危,擺正心態,正確看待社會轉型中出現的各種利益沖突和矛盾糾紛,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可畏首畏尾。要克服認識上的偏差,處理好經濟工作與抓維穩工作的關系,不能出現上級領導重視,基層單位重視不夠;出了事抓一陣,不出事不過問;敏感時期緊一些,平時松一些;口頭上講得多,行動效果差;思想上認識高,措施方法上處置不當等種種傾向。
(二)構建“大綜治”工作格局,形成快速有效的處置通道
根據維穩工作的復雜性、艱巨性、特殊性,要堅持用事物發展的邏輯性、系統性、規律性的思維方式來統籌謀劃綜治、信訪、維穩工作,按照“治源頭、化疑難、管長遠”的要求,整合維穩資源,創建綜治、信訪、維穩三位一體的“大綜治”工作格局。以湖北省黃石市為例,該市成立綜治信訪維穩工作領導小組,通過聯席會議制度統一領導,統一指揮調度,統一分解交辦,建立統一臺帳,理順職責關系,實現部門之間互相配合、互相協調、信息互通共享,形成責任明確、快速有效的處置通道,形成綜合治理維護穩定的合力。
(三)健全工作機制,努力提高矛盾化解率
1、建立責任落實機制。依據社會不穩定因素的主要分類,對口成立工作專班,分工負責,各級層層責任分解,領導實行包案制度,實行一個案例、一名領導、一個工作專班、一套工作方案、一抓到底的包案負責制。各類專班還要及時收集、分類、研判、評估、報送預警性情報信息,科學制定處置方案,做好應急準備。
2、建立矛盾化解排查機制。結合信訪維穩形勢,建立排查登記制度,對各類疑難問題進行排查摸底,分類登記,造冊管理。通過定期與不定期組織人員開展綜治排查,對廣大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分階段、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整治和解決,對存在不穩定因素較多的區域開展重點排查及維穩工作,研究分析問題,查找根源,堵塞漏洞,把不穩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
3、建立高素質維穩隊伍。在各級建立專門組織機構的基礎上,安排專門接訪人員,開展接訪培訓和案例處置培訓,形成高素質的專門的維穩隊伍。要落實專門接訪場地,配備充足的交通裝備、現代化的信息系統及辦公設備。把維穩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障維穩經費支出。
4、建立獎勵考核機制。建立案件處置結果群眾評價制度,防止強行壓制不解決實際問題的情況發生。將綜治信訪維穩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領導干部年度考核等權威考核,對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響的人員要進行問責談話或通報批評,對化解疑難問題、處置群體事件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要給予獎勵。
5、建立監督及信息發布機制。加大公權監督力度。在案件處理過程中,有專門機構負責及時發布科學合理處置的信息;事情平息后,則及時發布對相關責任人的追究和善后處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