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整合資源突出特色    發揮隨州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門戶作用

2014-09-15 00:55:53  
字體大小:【


政協隨州市委員會


    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設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重大戰略部署以來,隨州始終堅持政府主導戰略,充分發揮作為“兩圈”節點城市的地緣優勢,以豐富的生態文化旅游資源為依托,以重大文化旅游節慶為平臺,以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為抓手,高起點規劃,大手筆投入,高標準建設,奮力打造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重要門戶,全力做大做強隨州的生態文化旅游品牌。

    一、隨州旅游資源豐富,發展勢頭強勁
    1、炎帝神農尋根游。炎帝神農是全球華人的始祖,是一張世界級名片。“華夏仰始祖,天下共烈山”、“中華一家親,炎帝故里行”,已成為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目前景區包括“尋根謁祖朝圣區”、“圣跡觀光體驗區”、“農耕文化展覽區”、“旅游服務及沿河景觀帶”、“自然生態景觀區”五大功能區,致力將其建設成為世界華人謁祖圣地、國家4A級景區。民間相傳,農歷四月二十六日為炎帝神農生辰紀念日,每年此時數以萬計的海內外炎黃子孫不顧路途遙遠,千里跋涉來厲山拜謁炎帝神農,緬懷華夏始祖。今年5月20日舉辦了首屆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中央新聞頻道現場直播后,更是名揚全球。

    2、古樂編鐘文化游。曾侯乙戰國時期的編鐘距今2400多年,出土的65件編鐘,以保存之好、數量之多、鑄造之精、音律之全、音域之廣、音色之美震驚世界,其音階結構與當今國際通用的C大調七聲音階屬同一音列,能演奏古今中外各種樂曲,改寫了世界的音樂史,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曾侯乙墓被稱為古代“地下音樂廳”。曾侯乙編鐘出土以來,數百萬觀眾和130多個國家及地區外賓參觀,還遠赴香港、臺灣、日本、美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演,并4次參加國慶匯演。1997年7月1日在香港回歸慶典會上,曾侯乙編鐘演奏了《交響曲1997·天·地·人》,使全球華人激動不已。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瑞環等參觀編鐘演奏給予高度評價:“中華民族的驕傲,世界文化之瑰寶”。

    3、大洪山生態游。大洪山風景名勝區地處隨州、荊門兩地結合部的京山、鐘祥、隨縣交界處,總面積305平方公里,1988年8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素有“武漢后花園”的美稱,具有以下特色。一是鄂中綠寶石。有成片的原始次森林,有全國最大的古銀杏群落。珍稀樹種有銀杏、青檀、楠木、椴木、杜鵑、對節白臘等,珍稀的有娃娃魚、金錢龜、黃腿白鷺等。二是氣候獨特。大洪山山清水秀,冬暖夏涼,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氣候特點。三是天然溶洞。大洪山在地質上屬洋子海地質,境內有兩王洞、仙人洞、雙門洞、大小黃巖洞等數百個溶洞奇觀。四是百湖之山。海拔840米的空中瑤池——白龍池和臺灣的日月潭、吉林長白山天池、新疆天山天池一起構成全國著名的四大火山口湖。位于“楚北天空第一峰”——寶珠峰上的黃龍池,婉如一顆明珠鑲嵌在大洪山頂。五是山巒疊嶂。境內99峰61巖,相對高度大都在1000米左右。遺留數百個古戰場、古山寨,隨州境內以青龍寨、榔頭寨、冷皮埡遺址而著名。地跨隨州、荊門兩市的占地達一萬多平方米的青龍寨,保存了完好的古城堡、古城墻,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

    4、一湖兩庫休閑游。封江風景區是集休閑、度假、旅游為一體的多功能生態旅游區,面積39平方公里,林場9300公頃,湖泊730公頃。其中鴯鹋養殖基地20公頃,養殖鴯鹋3000只,是全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鴯鹋養殖中心。徐家河景區遍布108個島嶼,主要有桃花島、鱷魚島、梅花鹿島、鳥島、龍鳳島、民俗村、水泊梁山景點,以及水上高爾夫球場、熱氣球升降坪、水療保健中心、兒童樂園、燒烤營地等娛樂場所。城區白云湖水庫延綿數里,依山傍水,風光秀麗,景色宜人,鳥語花香,異草叢生。

    5、“五朵金花”鄉村游。隨州鄉村的自然資源豐富多彩,擁有洛陽鎮銀杏、三里崗香菇、洪山鎮茶葉、萬和鎮蘭花、尚市鎮桃花五朵鄉村旅游“金花”。洛陽古銀杏群落居世界四大古銀杏群落之首,古銀杏樹有17000多株,千年以上的古銀杏樹308棵。洪山云峰山茶場13000畝茶園;尚市萬余畝桃花園;萬和蕙蘭品種達120多個,數量在1.8億株以上,其中蕙蘭存量占全國的80%,吸引眾多國內外游客前來觀賞交易。

    二、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做大做強生態文化旅游品牌
    1、突出特色,打造極具競爭力的旅游品牌。我們確立了“不求其多,但求其特;不求其全,但求其精”的特色旅游新理念,以豐富的旅游資源為依托,以深厚的歷史文化為線索,培植核心旅游品牌。一是打好“兩張名片”,即“炎帝神農故里,編鐘古樂之都”。二是打造核心品牌。神農故里景區重點要抓好新景區建設、新老景區配套及4A級景區的功能配套;擂鼓墩景區要發揮城區近郊優勢,重點抓好旅游規劃編制,下決心解決文管處與博物館管理機構整合、古墓區與博物館、文化廣場資源整合,景區駐軍搬遷及整個景區的環境整治與改造等,盡快形成規模效應。其次要圍繞生態休閑度假主題,打造大洪山復合型旅游目的地和“廣行天下,水游世界”的徐家河;抓好中華農耕文明園的建設,鋪就中華五千年文明隧道。再次,要通過創優,抓好城市建成區現代旅游功能的配套建設,抓好洛陽古銀杏群落、尚市桃花園等“五朵金花”鄉村旅游產品的開發與建設,以盡快形成一批高質量等級的旅游景區(點),聚集人氣,吸引游客眼球。三是突出精品線路的打造。經過1-2年的加緊建設,整合推廣尋根祭祖之旅、編鐘音樂文化之旅、大洪山和徐家河生態休閑度假之旅、“五朵金花”鄉村民俗之旅等精品旅游線路。加強與全國及圈內各市州特別是周邊省份的旅游合作,與陜西西安共同推廣兵馬俑——曾侯乙編鐘文化旅游線,與湖南炎陵共同合力推介炎帝神農文化旅游線,與河南信陽共同推出游山(雞公山)觀瀑(東溝瀑布群)旅游線,與谷城、神農架共同推出“探神農”旅游線;與荊門的京山、鐘祥共同打造大洪山無障礙生態旅游線,形成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內容豐富、布局合理,既富共性又具差異性,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旅游產品格局。

    2、全面加強建設,夯實生態文化旅游的發展基礎。要加強旅游大通道和網絡體系的構筑,大力推進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交通建設。要增開市區主要景區的公交班線和旅游專線,提高景區間的公路等級,打通主干旅游交通瓶頸,培育自駕車旅游交通服務系統;加強公共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建立覆蓋城鄉的旅游咨詢服務系統;鼓勵和支持旅行社走集團化、網絡化的發展之路,建立批零銷售網絡體系;加快高星級飯店建設,加強旅游車船管理,大力發展旅游商品業和娛樂業,夯實旅游業發展的行業基礎。

    3、構筑營銷平臺,實現區域聯合促銷。要立足于“圈”的營銷,搭建整體銷售平臺,站在更高的層面、更高的起點上,統一塑造一個更具吸引力的區域整體形象。一是通過共享品牌形象、共享銷售隊伍、共享銷售渠道、共享客源市場,實現營銷資源全面共享。二是統一制定營銷推廣、廣告、包裝、公關等對外傳播活動計劃,使用統一的旅游促銷主題、宣傳口號、形象識別符號(標志)等,統一策劃“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主題宣傳、推介,實現“捆綁銷售”和“集約營銷”的最佳效果。三是因地制宜,開拓市場。圈內的主客源市場,可利用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節、三峽國際旅游節、三國文化節、炎帝神農誕辰紀念、編鐘音樂文化節等特色節會,舉辦“游三峽、探神農、登武當、品三國、聽神曲”等體驗活動,開展主題促銷;借助網絡優勢,面向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開展代理促銷;選擇大中學生、離退休老人等特定群體,開展定向促銷;通過影視文學作品,開展大眾促銷。發揮“炎帝神農”和“古樂編鐘”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大力開展海外促銷,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4、創新工作機制,全力破解旅游業發展瓶頸。隨州旅游業發展的瓶頸主要是體制和資金問題,二者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在體制方面,要理順旅游管理體制,整合旅游、園林、文化、風景區管理部分職能,對市及區(市)旅游局實行“大局制”改革,堅持有所放、有所收,根據旅游產業發展的需要,增加編制配置,賦予旅游部門以規劃編制、旅游項目的前置審批、旅游市場的管理、客源市場開拓、旅游人才的培養等項權利,以強化其職能,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擂鼓墩、徐家河、三潭等景區要盡快成立統一的旅游管理機構,解決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的體制桎梏;大洪山要積極爭取省政府成立大洪山旅游特區,破除現行京山、鐘祥、隨州三地割據的體制現狀,以最大限度地釋放旅游生產力。在資金方面,一是要堅持政府主導,確保在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重大旅游項目建設、旅游宣傳促銷上政府財政投入隨著財力的增長逐步有所增長;二是市政府注資成立的市旅游開發投資公司,要用市場化的辦法多方籌資,搭建起生態文化旅游建設的融資平臺;三是鼓勵旅游企業通過合作開發、合資、參股、委托經營等方式取得對景區的經營權,鼓勵引導企業開展跨區域聯營、重組,通過兼并、收購、控股、上市等多種方式聚集資金,培植市場主體;四是堅持不懈地開展招商引資,為旅游業的持續發展不斷地注入生機和活力。

    三、幾點意見和建議
    前不久,李鴻忠省長在隨調研提出“隨州應發揮鄂西生態旅游圈的‘豹頭’作用”,按照這個要求,我們要緊緊把握機遇,舉全市之力,主動融入到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戰略之中,同時,懇請省委、省政府給予大力支持,加快隨州旅游業發展。

    1、舉全省之力擦亮炎帝神農、古樂編鐘兩張文化名片。炎帝神農、古樂編鐘,是湖北獨一無二的文化元素、世界級的文化資源。在建設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過程中打好炎帝牌、編鐘牌,能夠更加有效地增加旅游圈的文化魅力和世界影響力。建議省委省政府繼續大力支持隨州建設炎帝神農故里核心景區、編鐘文化城、中華農耕文化園;在隨州設立世界烈山宗親會總部;適時爭取國家主辦炎帝神農故里世界華人尋根節;支持編鐘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2、加大對隨州的項目扶持及資金支持力度。隨州作為全省最年輕的地級市,旅游業發展較晚,基礎較差,但發展潛力巨大,后發優勢明顯。抓住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建設的難得機遇,可以說隨州旅游業已經站在新的起點上,正處于加快發展就能后來居上,喪失機遇就可能一落千丈的十字路口。為此,我們建議在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規劃編制和旅游項目資金的安排上給予隨州傾斜,尤其要在跨區域旅游資源整合、精品旅游線路策劃、旅游主題形象塑造與提升、旅游核心競爭力的培育、重大影響的營銷節事活動策劃等方面加強研究,給予支持。

    3、全面整合大洪山旅游資源推進深度開發。大洪山景區旅游資源類型豐富,品位較高,是我省山岳型旅游資源的杰出代表。但目前開發利用滯后,遠遠落后于同年被命名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湖南張家界。建議盡快解決景區現行資源分割的體制桎梏,將大洪山納入湖北“一江兩山”旅游規劃,象武當山一樣,成立大洪山旅游特區,并考慮將大洪山附近旅游資源富集的鴻山鎮、三里崗鎮納入大洪山旅游特區統籌規劃,深度開發大洪山旅游資源,以促進大洪山旅游迅速發展,實現湖北生態文化旅游“三山”并立。

    4、加快旅游大通道建設。鄂西旅游交通網絡一體化是打造“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前提與基礎。必須打破行政區劃分割,以資源為核心,建立起“圈內”完善的連接通道,使旅游活動暢通無阻。一是全力推進宜萬鐵路、漢襄鐵路、滬蓉高速、隨岳高速、麻竹高速公路建設,全面提升核心城市、旅游景區間公路等級,形成連接8個市州的旅游快捷通道,使圈內相鄰主景區通達時間不超過2小時、1周內可輕松游完圈內核心景區,降低景區互通成本,提高旅客安全度和舒適度。二是推進跨省、跨區域高速公路及連接線建設,有序發展水陸空交通,分期分批支持改擴建宜昌、襄樊、恩施、十堰、神農架、荊州六個支線機場和宜昌、襄樊兩處等級航運碼頭,在宜昌、襄樊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建成兩個國際空港和航空一類口岸,形成南北通達、東西交匯、連通世界的對外輻射交通網,使各地游客從任何方向都能水陸空并舉進入“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三是以三峽景區、三國文化景區、武當山景區、神農架景區、大洪山景區等為核心,完善各大中心景區至配套景區之間的交通網絡,全方位構筑區內便捷、舒適的旅游交通網。四是大力發展旅游專線交通、異地汽車租賃和各種形式的旅游運輸工具,營造便捷友好的旅游交通氛圍。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強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的要求,逐步實現旅游區內各縣(市)快速交通的全面融合,產生“同城效應”,保證旅游者“進得來,出得去,游得快捷方便舒適”。

    5、不斷拓寬融資渠道。建議省政府及圈內各地各級政府要隨著財政收入逐年增長,不斷加大對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同時,應充分發揮投融資平臺作用,廣泛運用市場化的辦法,不斷拓展新的投融資渠道,積極培植旅游市場主體,為旅游業的持續發展不斷注入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