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加快湖北農業科技對外合作的措施與建議

2014-09-15 00:55:44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 class="font01">大


湖北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


    為了落實省政協十屆九次常委會會議題,6月17日至20日,省政協副主席李宗柏帶領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到省農業廳、省科技廳以及湖北省現代農業展示中心、黃陂臺灣農民創業園等地,就我省農業科技對外合作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湖北農業科技對外合作的現狀
    近五年來,全省上下認真實施項目合作,積極引進國(境)外技術、人才和資本,大力開展重大農業科技對外交流,農業科技對外合作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

    (一)農業科技對外合作領域日益擴大
    據初步統計,近五年來,我省努力發展和開拓農業科技對外合作關系和渠道,已與5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建立了農業科技交往關系;在實施農業科技合作項目方面,全省組織和實施重點農業科技合作項目60多個,其中中國與外國政府間科技合作項目10余項,國家科技合作項目10余項,省級科技合作項目20余項。主要特點:

    第一,農業科技對外合作領域不斷拓展。一是農業科技對外合作已經形成交流單位多、領域廣闊的格局,如目前有省農業廳、省科技廳、省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及各地農業科技局等單位承擔了開展農業科技對外合作的主要任務。二是農業科技對外合作領域日益擴寬,如涉及到農作物品種改良、農作物種植示范、淡水魚養殖、畜牧養殖、農村能源生態建設、生物技術示范、人員技術培訓等多領域的合作交流。

    第二,農業科技對外合作形式多種多樣。一是開展項目合作、講學、交換科技信息、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技術研究等形式,形成了農業對外科技合作的新格局。二是加強農業企業的對外合作。如湖北大地國際技術合作有限公司在剛果(金)開展農業合作,湖北省種子集團公司在亞洲、南美洲和非洲等十幾個國家開展農作物品種試種示范等,既走出了對外交流合作的新路子,又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第三,加強農業科技對外合作的人員交流。近五年來,我省接待來自美國、以色列、巴基斯坦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聯合國糧農組織等國(境)外農業團組60多批,300多人次,派出農業管理、科技人員240多人次赴美國、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考察。

    (二)農業科技對外合作項目成果頗豐
    圍繞全省現代農業科技發展需求,通過項目的實施,推動了我省與日本、肯尼亞、越南和朝鮮等對國外農業科技合作交流,五年來,實施了“國外優良園藝作物新品種引進與開發利用”、“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和示范農場建設”、“糧油技術合作與示范”、“Bt生物農藥技術示范”、“技術合作油菜品種改良”、“淡水魚內源酶蛋白質水解技術”等七項重大合作項目。此外,還引進了中部唯一的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落戶武漢黃陂,現已成為海峽兩岸農業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載體,也為鄂臺農業交流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平臺。

    (三)農業科技對外交流增添活力
    其一,引進發達國家和地區農業科技智力。近五年來我省在外專局支持下,通過不同的渠道每年從日本、英國、以色列等國家引進農業專家20余名,特別是從日本海外協力事業團大量引進日本協力隊員和花甲專家為地方和企業服務,解決了不少水產養殖、無土栽培、蠶桑種養等農業技術難題。

    其二,舉辦系列重大農業科技活動,對發展中國家技術人員開展科技培訓。根據我省農業科技優勢,近幾年來在我省舉行了世界油菜大會、世界植物園大會、世界柑橘大會,中法、中英、中澳水環境研究大會等。同時,我省還對發展中國家開展農業科技培訓活動,如去年我省種子集團公司承辦國家的“雜交油菜種子技術”國際培訓班,接待了來自中亞、南亞10個國家17位油菜領域的技術人員、政府官員、大學研究人員。

    二、湖北農業科技對外合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省農業科技對外合作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也應該看到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合作意識不強,農業企業國際化程度不高
    首先,相關部門對農業科技對外合作與交流重視不夠。我省農業科技對外合作除較早開始執行援非項目以外,真正主動“走出去”引進國外、境外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技術,推廣我省農業優良品種與先進技術,主要是近幾年的成效。這主要是一些涉農單位,特別是一些農業企業,對農業科技對外合作與交流認識不到位,沒有對農業科技對外合作和引進消化吸收先進農業技術引起足夠的重視。

    其次,農業企業國際化程度不高。與廣東、山東等發達省份相比較,我省對外科技合作項目少、合作領域窄,特別是我省重大對外活動和國家科技合作項目中農業企業參與還不夠,致使我省農業企業國際化程度不高。

    (二)手段不多,缺乏相關政策和經費支撐
    加強對外農業科技合作需要政策保障。從我省農業科技合作的情況看,一是對“引進來”的先進技術、人才、設備難以安排相應的資金配套,導致很多好的技術、人才沒有引進來。二是對“走出去”與國外開展農業科技合作的企業和人才,缺乏政策支持,尤其是“走出去”的人才,往往所在單位不按國家政策辦事,停發外派人員包括工資在內的福利待遇,挫傷了一部分同志的積極性。

    (三)技術層次不高,缺乏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
    其一,農業科技對外合作中高新技術交流的成分不足。在合作與交流中,被動式互訪、交流的較多,實質性合作較少,引進的項目以一般性科技為主,高科技合作項目較少。

    其二,缺乏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我省引進的農業技術在消化吸收中也存在由于研究開發資金投入不足、技術人員缺乏、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等因素限制了引進技術的擴散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

    (四)機制不活,農業科技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能力弱
    從農業科技對外合作的引進機制看,一方面,我省農業技術引進大多為政府主導的計劃行為,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缺乏政府宏觀指引、企業為主體經營的農業技術合作機制;另一方面,農業技術的引進大多存在盲目性,缺乏政府產業政策引導下有目的、有重點的技術引進機制。

    從農業科技人才激勵培養機制看,與周邊省份相比較亦有差距。激勵政策不夠明確,培養機制不健全,導致適應全方位、高層次開展農業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專業化人才缺乏。農業科技單項人才多,但復合型的人才少,適應能力也不強,嚴重制約了我省農業科技對外交流與合作的深入發展。

    三、加快湖北農業科技對外合作的對策與建議
    為更好開展全省農業科技對外合作工作,把全省農業科技對外合作工作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建議在以下方面采取對策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農業科技對外合作的組織領導
    第一,強化農業科技開放合作意識。通過各種宣傳手段提高對農業科技對外合作重要意義的認識,要像重視農業、重視科技工作一樣重視農業科技對外合作。第二,加強組織領導。農業科技對外合作與交流工作涉及各級農業、科技、科研、高校等部門和單位,因此必須強化綜合協調機制,建立我省農業科技對外合作領導小組,對重大事項進行統一部署、綜合決策;編訂一套從計劃管理、項目審批、經費管理、人才培養等完善的管理辦法,促進農業科技對外合作與交流工作的開展。
    (二)制定有效政策,促進農業科技對外合作交流
    其一,制定引進農業高新技術項目的政策。如農業高新技術項目、設施在我省獨資、合資開發者,給予資金、土地、人才等方面優惠政策,鼓勵農業科技部門、企業吸收國外一流農業大學、科研機構專家來我省進行合作研究或應聘工作。其二,制定促進農業科技人員、科技企業“走出去”的政策。如應制定科技人員應聘到國(境)外農業科研單位、科技企業工作,比照公派出國人員的待遇政策;制定出國(境)辦農業科技產業的政策,鼓勵農業科技人員、科技企業“走出去”,鼓勵研究開發單位、公司、企業的農業科技合作與交流。其三,制定落實經費投入政策。把農業對外科技合作交流項目列入科研預算中。加大對農業對外科技合作項目資金的支持,對外科技合作交流項目一經批準或簽約,政府或有關部門應及時提供配套資金,給予經費保證。建立農業對外科技合作資助基金,重點應用于扶持培育人才。

    (三)提高引進技術層次,加強技術消化吸收的示范推廣
    第一,開展引進技術鑒定。技術鑒定機構既負責對直接引進的技術進行鑒定,又根據引進技術的水平層次,提出技術引進與推廣的意見。第二,做好引進農業技術消化吸收的示范推廣工作。一是要改革農業技術推廣運行機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和服務農民需要的運行模式,重點加強縣、鄉兩級推廣機構建設,切實按照試驗、示范、培訓、推廣的科學程序開展綜合推廣服務。二是要建立政府行為與市場相結合的合作推廣機制,以國家推廣體系為主導,充分發揮所有農民合作組織和各涉農企業的作用。三是要加大對農業技術推廣的投資。四是要鼓勵建立中外農業科技聯合研發機構。

    (四)創新機制,提高農業科技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能力
    第一,建立農業科技對外合作經驗交流制度。建議由省政府牽頭,省科技廳、農業廳等職能部門參與,定期召開全省農業科技對外交流與合作的經驗交流會,加強經驗交流,整合有效資源,并建立“湖北省農業科技外事信息庫”等,以動員更多的部門、企業和個人參與農業國際科技交流和合作。第二,創新科技項目引進機制。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以農業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引進運行機制。即對外技術引進要逐步轉向以企業為主體的軌道。二是要加強技術引進的產業導向。堅持適用技術與高新技術并舉的方針,同時,對農業高新技術引進采取一定的傾斜政策,把技術引進與產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三是要促進技術雙向交流,實現與技術輸出國科技資源的優勢互補。第三,建立以項目合作為重點的對外交流機制。如在開展農業科技對外交流活動時,以項目合作為重點,有選擇地確立相對穩定的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對象,并選擇共同感興趣的項目,組織雙方相關領域專家開展合作研究,使合作不斷向縱深發展。

    (五)加強人才培養,為農業科技對外合作提供智力支持第一,積極開展農業科技合作綜合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如農業專業技術、外語、市場調研等為主要內容的能力培訓,強化農業科技對外合作的能力建設,大力培養復合型人才,進一步提高我省農業科技合作人才水平,以適應農業科技對外合作發展的需要。第二,充分利用我省與國外專家組織所建立的關系,加強引智工作,廣泛開展民間科技交流與合作,引進人才并開展境外培訓,促進我省農業科技進步與發展。第三,培養和建立一支我省農業領域國際科技合作的骨干科學家和專家隊伍,為我省農業科技對外合作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