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新華 李庭中
按照省政協十屆九次常委會會議調研工作的有關要求,我們對當前我省農村郵政物流發展現狀進行了專題調研,并就如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加強農村郵政服務,加快發展農村郵政物流進行了一些思考。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郵政服務“三農”工作。省委連續6年在下發的“一號文件”中對郵政系統服務“三農”工作提出具體要求。省政府先后下發了《關于做好郵政服務“三農”工作的通知》和《關于加快全省郵政通信事業發展的意見》,出臺了一系列支持郵政發展的政策,要求進一步提高郵政服務“三農”工作的水平,促進全省農村經濟健康發展。近年來,我省郵政系統主動服務農村物資流通領域,面向廣大農村提供種子、農藥、化肥、酒水、日用品等5大類、160多個項目、2000多個品種的配送服務,建立了省、市、縣、鄉(鎮)、村五級農資連鎖配送服務體系,年配送總額達4億元。郵政分銷配送業務使農民不出戶、不出村就能享受到現代物流服務,有效解決了傳統農資流通環節過多、偽劣產品進入農村市場、成本過大等問題,得到社會各界以及廣大農民的一致好評。
一、郵政物流服務“三農”的主要做法
(一)充分發揮優勢,主動服務“三農”
1、發揮遍布城鄉的網點優勢。全省郵政系統擁有網點2460處,其中農村網點1800余處,占網點總數的73%,共有9000多名投遞員長年服務于廣大農村地區。尤其是近年來,在各類公共商業服務機構撤離基層、行政機構撤鄉并鎮的情況下,郵政系統堅持基層網點不撤、郵路不減,并通過自辦、加盟形式新增了一批農村郵政網點,成為省內眾多“三農”服務體系中網點最多、網絡最健全、覆蓋面最廣的行業。
2、發揮“三流合一”的網絡優勢。郵政擁有遍布城鄉、通達世界的服務網絡和全國最大的金融服務網絡,是全國惟一兼具實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三流合一”服務功能的國有大型企業。“三流合一”的網絡優勢,充分涵蓋了郵政“通政、通商、通民”的全方位服務內容和多元化業務產品。
3、發揮先進的信息技術優勢。目前,湖北郵政系統95%的營業網點實現了電子化,報刊網、集郵網、儲匯網、速遞查詢網等經營服務型網絡延伸到了農村支局,量收系統、OA系統、語音視頻系統等管理服務型網絡延伸到了縣市局,實現了傳統郵政向現代企業的全面升級。
4、發揮百年品牌的信譽優勢。郵政具有百年歷史,其“誠信、迅速、安全、便捷”的服務形象深入人心。特別是近年來,全省郵政部門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新農村建設,大力開展“服務質量年”、“行風評議”、“愛心幫扶”等活動,服務質量不斷改善,進一步樹立了郵政服務的良好形象。
(二)加強體系建設,提升服務能力
1、加強物流體系建設。成立了中郵物流湖北分公司,在17個市州局和65個縣市局專門設立了“三農”服務中心。依托縣市局、鄉鎮支局和村郵政所,改造和新建現有郵政網點,建成了1100個集分撥、展示、業務管理、農技服務功能于一體的“三農”服務站。采取農民加盟形式,建立了近萬個村級郵政“三農”服務加盟站和代辦點。形成了一條連接工業企業、商貿企業、零售店、農戶的市場鏈條,開辟了一條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新的流通渠道。
2、加強隊伍建設。由省、市、縣、農村支局長4級業務經管人員組成了專業管理隊伍,由郵路鄉郵員、自辦網點、代辦網點人員組成了專業配送服務隊伍,由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組成了技術服務隊伍。目前,全省郵政從事配送服務業務的員工近10000人。
(三)加強規范管理,維護農民利益
1、加強產品質量管理。一是抓好項目引入。在實際操作中,郵政系統堅持通過招標形式統一選擇合作伙伴,嚴把項目引入關。分銷配送堅持選擇優質、高效、安全的產品,定位于國家、省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和質優高效、高科技含量、綠色無污染產品。二是抓好渠道經營。對農資項目實行省級公司“統談統簽”,日用消費品項目由省、市兩級引進,禁止市縣郵政部門自行引進項目進入郵政渠道。三是抓好價格監控。實行省、市、縣郵政部門逐級監督管理,嚴格執行統一產品、統一價格,嚴禁私自漲價、降價,維護市場經營秩序。四是抓好售后服務。對農民在產品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三農”服務站第一時間向郵政支局和縣郵政局上報,協調農業專家或廠家技術人員及時解決。如果給農民造成損失,由郵政部門負責協調廠家賠償,全力維護農民利益。
2、不斷改善服務質量。聘請了省內外一批知名的農業專家、教授為農技顧問,開展了集配送分銷、技術培訓、推廣示范、信息咨詢于一體的綜合服務。按照“示范+配送”的服務模式,對入網的每個產品都建立起良種、肥料、農藥等產品示范田,力爭“鄉鄉有示范田、村村有示范點”。定期組織由農技專家和合作企業技術人員組成的服務團深入田間地頭、農民家中,采取“科技推廣+配送”、“技術信息+配送”等方式,實行售前、售中、售后“一條龍”服務。近年來,郵政系統與各地農業管理部門、農技推廣機構、生產廠家等合作開展科技培訓6000多場次,培訓鄉郵員和農民25萬人次。
(四)豐富業務品種,全面服務“三農”
郵政系統為廣大農民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深入開展“綠卡村”整村推進活動,在全省建成綠卡村8000多個,農村綠卡戶數超過600萬戶,每年通過綠卡流入湖北的資金超過450億元。在全省率先開辦小額存單質押貸款、小額貸款等業務,為廣大農戶開辟了新的融資渠道。開辦了糧食直補和退耕還林款、征地補償款、低保金等l0多種“三農”補貼款的代發工作,為農民帶來了便利。堅持以“農家書屋”建設為依托,廣泛開展送黨報黨刊、科技報刊、音像電子出版物等文化產品下鄉活動,積極向農村傳播先進文化,進一步豐富了廣大農民的文化生活。還利用遍布城鄉的渠道網絡,積極開展“五節聯送”、家鄉包裹等活動,將全省各地的農副產品通過郵政網絡渠道銷往全國各地。
二、郵政物流服務“三農”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增強了服務新農村建設的能力
全省郵政系統通過近年來服務“三農”的實踐,初步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農村郵政物流體系,進一步增強了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能力。依托金融網、物流網和普遍服務網,為廣大農村提供了優先、優惠、優質的產品倉儲、配送分銷、代收貨款、資金融通、信息反饋等全方位的現代郵政服務,有力支持了湖北農村經濟發展。
(二)密切了黨和人民群眾的聯系
郵政企業進一步增強服務職能,積極為人民群眾辦特事、辦實事,在群眾心目中,郵政傳遞著黨和政府的聲音,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湖北郵政通過開展服務“三農”活動,充分利用郵政資源,積極面向農村市場,不斷增強服務能力、拓展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水平,幫助和指導農民盡快富裕起來,使群眾感受到了黨的關懷、社會的溫暖,更加密切了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三)維護了農民的切身利益
在實際工作中,郵政系統堅決杜絕假冒偽劣產品。所有郵政配送的產品都標有“中郵物流專供”,禁止非郵政專供產品進入。郵政部門還通過開展綜合服務,降低了農民購買生產生活資料和銷售農副產品的成本,實現農資和日用消費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促進了農民增收。郵政部門通過建立試驗田、下發科技資料、聘請專家授課、開展技術輔導等措施,調動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種植新品種、發展科技農業生產,提升了農民的農技水平。利用全省郵政物流配送及投遞網絡,將優質的農資農用產品配送到農民的田間地頭、農戶家中,在很多鄉村實現了“用郵不出門、要貨不出村”,極大地方便了農民的生產生活。
(四)促進了中小企業的發展
湖北郵政堅持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在項目引入中注重選取本土企業作為合作伙伴。通過覆蓋城鄉的物流網絡將農業生產資料和日用消費品迅速分銷配送到村到戶,并及時向生產企業反饋信息,不僅有效降低了產品營銷成本,而且有力地支持了工業企業發展,特別是扶持了一批從事高新技術和新產品開發的中小企業。如湖北稻花香集團公司、湖北祥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漢裕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武漢聯農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等,通過郵政物流推廣和銷售,知名度逐步提升,產量迅速擴大,還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三、加快全省農村郵政物流發展的建議
全省郵政系統在服務“三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離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尤其在資金、倉儲、運輸能力方面仍然顯得較為薄弱,需要省委、省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繼續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以進一步促進我省農村郵政物流發展步伐,更好的服務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要制定好郵政物流發展規劃
結合我省情況,認真編制好農村郵政物流發展規劃,包括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按國家的要求,力爭到2012年,在我省基本建成“布局合理、雙向高效、種類豐富、服務便利”的農村郵政物流服務體系。要力爭將基層郵政局、所建設納入城鎮建設改造整體規劃,對郵政部門開辦“三農”服務點給予選址、用地等政策支持,進一步完善郵政服務“三農”的網絡,進一步提高郵政服務“三農”的水平。
(二)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郵政物流發展工作
建議省政府盡快召開我省推動農村郵政物流發展會議,進一步動員全省郵政企業做好服務“三農”工作,進一步調動廣大郵政職工服務“三農”的積極性,加快推進全省農村郵政物流發展。各級政府要將郵政服務“三農”工作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列入議事日程,認真研究,及時解決郵政系統服務“三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三)要形成全面推進郵政物流發展的合力
發改、財政、國土、農業、商務、供銷等部門要齊心協力,按照各自職能,在經營許可、稅收、技術等方面給予郵政物流大力支持。力爭將湖北郵政納入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連鎖經營龍頭企業。努力將我省所有農村郵政支局“三農”服務站和符合條件的郵政“三農”服務加盟站納入“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對省郵政公司擬在武漢、襄樊、荊州建設區域農資倉儲配送中心,在省政府表彰的30個農業大縣建設區域農資分撥中心,在土地和資金等方面給予相應政策支持。將郵政經營的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項目納入地方農業政策支持,并提供貼息貸款。支持湖北郵政參與化肥淡季儲備招投標。對郵政“三農”服務網點簡化檢查程序,避免多頭檢查,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郵政部門要不斷總結經驗,創新思路,制訂具體措施,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共同將農村郵政物流工作做細、做實、做好,為加快我省新型農村商品流通網絡建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發言人單位及職務:駱新華 省政協常委、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
李庭中 省政協常委、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省郵政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