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足促進發展,改進政協活動方式
市政協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理念,切實為推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服務,為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服務。一是圍繞中心選題調研。市政協善于利用政協渠道,及時發現經濟社會發展中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維護穩定中必須注意的難點問題,通過調查研究尋找解決問題的措施和辦法,并以調研報告、常委會建議案等形式及時提供黨委、政府,成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二是把關提案科學建言。充分利用提案這一形式引導政協委員在參政議政工作中做到參到點子上、議到關鍵處。根據黨委、政府工作中心和社會熱點問題,向委員征集提案案由,組織會前視察、調研等活動,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為政協委員搭建了知情參政的橋梁,增強了提案的針對性、有效性和生命力;三是創新形式建言獻策。通過舉辦“發展創新”系列性論壇,選擇應對金融危機、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邀請有關委員專家、學者開展講座,為政協委員和各界人士提供一個拓寬視野的平臺,發揮政協人才庫、智囊團的獨特作用。
二、立足提高參政實效,創新協商議政方法
近年來,市政協在協商議政中,采取召開現場會、實地觀察等形式,讓每個委員都能在政協參政議政大舞臺上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在進行常委會協商時,改變以往會議由少數人匯報發言的形式,采取先由市政府通報情況,然后由市政協調查組匯報調研情況,常委再現場提問,有關職能部門領導分析答疑,讓與會常委對協商議題了解背景、掌握情況,使政協常委在知情悉政的基礎上,與政府職能部門進行互動,形成一種親近和諧協商的氛圍,使協商內容更加貼近實際,協商成果更好地為推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三、立足激發委員活力,強化科學管理機制
政協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充分發揮廣大委員的主體作用,激發委員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創造性,是新時期提高人民政協履行職能整體水平的關鍵所在。在實際工作中,少數政協委員缺乏履行職能的主動性、自覺性,未能發揮政協委員應有的作用。針對上述問題,市政協從建立健全制度入手,完善對委員的科學管理。一是建立委員考核制度。對委員參加政協會議、活動及參政議政情況進行統計建檔,作為年終評比先進的量化依據。在每年全會前,選擇部分委員、常委根據政協章程的基本要求,報告履職情況,為委員提供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相互促進的平臺;二是完善委員激勵制度。對履行職責好、發揮作用明顯的委員,通過漢川電視臺《委員風采》欄目給予宣傳、表彰,以起到鼓舞、引導作用。2008年,在全市政協系統廣泛開展了爭創先進政協組織、爭當優秀政協委員、爭做先進政協工作者活動,全體政協委員參政議政、建功立業的熱情高漲,在2009年初召開的市政協全會上,對12個先進政協組織、64名優秀政協委員和10名先進政協工作者進行了表彰和獎勵;三是健全委員履職通報制度。及時把委員參加政協會議、活動和履職的情況,以及對委員的考核評價通報給組織部門、統戰部門和委員所在單位;四是落實委員退出機制。政協黨組配合有關部門建立健全政協委員推薦制度,對屆中委員調整的有關問題提出建議,暢通出口,對不能參加政協組織的會議和活動,不履行委員義務,不具有代表性,有損政協形象的委員,按照政協章程的有關規定,通過有關程序取消其委員資格。2008年,市政協不僅健全了委員履職、常委述職制度,而且嚴格按照制度對委員和常委進行了考核,對8名失去代表性的常委進行了調整,免除了他們的常委資格。
(漢川市政協 陳棟梁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