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保增長  促就業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014-09-15 00:55:30  
字體大小:【


戴錦文

    在國家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基調下,我們既要清醒地看到經濟發展面臨來自國際國內的嚴重困難和嚴峻挑戰,又要充分認識逆境中蘊含的重大機遇和有利條件,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認真落實宏觀調控政策措施,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切實做好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不斷深化改革開放,最大限度地減少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繼續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短期內為穩定就業,必然以“保增長”為主,這將是當前政府的主要工作,從4萬億投資到目前陸續推出的產業振興規劃,無不圍繞著這一目的。發展是硬道理,保增長的實質就是保民生,而當前來說,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資料顯示,到2010年,我國城鎮新增勞動力供給5000萬人,而預計就業崗位只能新增4000萬個,缺口較大,加上金融危機的影響,就業形勢相對嚴峻。因此,除了加強失業調控和預警之外,“穩定就業就是我們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業是民生之本,這關系到千家萬戶。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今年我國就業形勢將非常嚴峻。針對這個情況,今年中央在兩會期間提出,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全方位促進就業增長。要堅持把保增長擴內需與促進就業結合起來,把調整產業結構與促進就業結合起來,把企業發展與促進就業結合起來,突出創新帶動就業,突出培訓推動就業,突出幫助重點人群解決就業,突出轉變觀念實現就業,繼續促進穩定就業和增加就業,保持就業形勢基本穩定。

    “保就業就要保企業”。受全球金融海嘯的影響,中國的企業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承受巨大的壓力。這些在企業中出現的問題,已經引起了中央高層的重視,近期黨和國家領導人紛紛下基層調研,亦是希望幫助企業盡快渡過難關。

    湖北省作為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后花園,應如何在當前的困難中找到發展契機?作為政府,在這次金融海嘯給企業帶來巨大壓力的關鍵時刻,應主動利用政府職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靠加強宏觀調控正確定位,靠提高服務水平招商引資。積極承接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產業轉移,抓住機遇,發揮湖北在中西部崛起的重要支撐點之角色,全面促進湖北經濟發展。

    保增長、促就業有兩種措施,一種是應對當前的困難,一種是長遠打算。要解決當前困難首先要保障企業的基本生存條件,只要工廠開工了就能保障用工,就能促進就業。當前,企業普遍面臨的困難是資金問題,特別是中小企業和非公企業,但現實狀況是“不平等待遇,依然大量存在。”主要表現在非公企業市場準入限制多、融資渠道窄、貸款困難等等方面。尤其是在政策的執行上,非公企業和國企根本不在同一起跑線上了。國家發改委的調查也顯示,非公經濟在近30個產業領域存在“限進”情況。一個顯然的例證是,銀行對非公企業的拒貸率超過56%,而超過70%貸款給了國有企業。政府投資應加大非公企業的融資和財稅改革力度,以保持非公經濟持續穩步發展的勢頭。因此,作為政府應當努力從政策上予以支持,如融資政策、稅收政策等。

    促就業還應廣開門路,如:對下崗人員進行再就業培訓,并適當發給生活補貼;對高校畢業生則采取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和中小企業就業,鼓勵自主創業,鼓勵骨干企業和科研項目單位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對特別困難群體,則應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從政府角度從政策層面給予關懷。

    從長遠看,政府應在這次金融海嘯給企業帶來巨大壓力的關鍵時刻,積極主動地發揮好政府作用,加大政策引導與支持力度。在積極承接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產業轉移的過程中,重點是要防止對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簡單復制,一定要開展深入調研,充分認清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優勢,正確定位,有計劃、有步驟的有序推進。

    紡織業作為湖北省的傳統支柱產業,在湖北省的經濟結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在國際金融危機及國內經濟不景氣的不利條件下,應如何揚長避短,發揮自身優勢,實現紡織行業的健康發展,本人轄下香港錦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與湖北省洪湖市洪林集團合資興辦的中港合資洪湖興業棉紡織有限公司的做法可供借鑒。興業公司從洽談——成立——籌建——投產——擴產歷經二年時間,合作雙方本著精誠合作、坦誠相待、共謀發展、合作雙贏的基本原則,項目一開始就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關心支持,中方合作團隊秉承真誠的合作精神,尤其是洪林村葉昌保書記的人格魅力及敬業精神深深打動了我們,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合資公司首期三萬五仟錠精梳紡紗設備于2008年5月正式投產,經過不到一年時間的營運,目前公司的生產及管理已逐步走上軌道。合資雙方經過討論規劃,己正式投入第二期三萬錠精梳紡紗設備的安裝,到2009年第三期工程可投入生產。預計2009年可創產值3億元,利稅2000萬元,可以增加約一千個就業機會。

    回顧興業棉紡織有限公司的創業過程,不難看到:一個企業的創立及其發展離不開各級政府的直接大力支持,離不開各政府職能部門的政策支持,離不開一支具有強烈事業心、責任感、不懈追求的創業及管理團隊。興業的創立及發展經歷了政府牽線搭臺、企業登臺唱戲、企業家精心演戲的一系列過程。興業公司從一開始就得到了湖北省領導的高度關心和重視,省委羅清泉書記、省政府李鴻忠省長、省政協宋育英主席等主要領導先后視察興業公司,對興業的工作進展給予高度關注。合資雙方一直都在積極探索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錦興集團作為行業領先的香港上市公司,在積極拓展產業鏈的配套延伸、擴大規模化經營方面有其必然的發展需求,而洪林集團作為棉紡生產企業也必然需要探尋擴大規模、提高經營效益的發展之路。因此雙方完全實現互補型強強聯手,從而成就了興業公司的創立及快速發展。而在合資公司的合作與分工上又能較好的實行分工協作,并且有效地發揮各自的優勢,即洪林集團負責生產營運管理,錦興集團負責市場營銷,同時引入錦興集團較為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機制促進合資公司更好更快地走上正軌,充分利用錦興公司的高品質要求,促使合資公司建立高標準、高起點的質量管理體系,有效地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和附加值。

    從興業棉紡織有限公司的創業及發展歷程分析,充分說明:在目前的經濟大環境下,心須以前瞻性的思想理念來謀劃發展,政府更應統纜全局,精心部署,制定中長期的發展規劃,從政策上不斷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力度,并且提供政策引導,不斷提高政府的服務意識及創新思維,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發言人單位及職務:省政協常委、錦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兼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