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關于加快武漢留學人員創業園建設的思考與建議

2014-09-15 00:54:50  
字體大小:【


陳曉芳    委員

    我省現有大量暫居國外、學有所長、學有所成而又胸懷報國之志的留學人員,他們掌握著當今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理念,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現有華僑華人3000多萬人,掌握高新技術的專業人士60余萬人,其中湖北籍的約6萬人,占總數的十分之一,是我省進行經濟社會建設和實施開放先導戰略不可忽視的智力資源。積極引導他們進入國家創新體系,興辦各種高新技術產業,必將推進我省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國家為積極應對國際人才爭奪戰,確立了“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的方針。近年來,全國各地紛紛建立起留學生創業園,為留學人員回國創業提供平臺。為了吸引和鼓勵海外高層次留學人員回漢創業,武漢市人民政府于1998年5月在國家級高新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創建了武漢留學生創業園。

    一、武漢留學人員創業園發展現狀
    在武漢留學生創業園創業的留學人員80%以上都具有海外博士學歷,或為博士后人員,他們分別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17個國家和地區回來,創業的形式主要是自主創業、技術入股、合資合作、企業高管等,產品主要涉及IT信息產業、光電子產業、生物醫藥產業、新型材料制造業4大類,大多具有國際先進水平。

    截止2007年12月,創業園孵化面積由2000平方米增加到5萬平方米,功能園區由過去單一的綜合園區發展到現在的光電技術中心、軟件技術中心、集成電路中心、生物醫藥中心四個專業園區,形成了服務留學歸國創業人員的孵化、融資、安居等六大體系。到2007年底,共有1100余名留學人員到園區創辦企業485家,其中符合三年內年產值達300萬元條件而順利遷出的企業有332家,成功率高達68.5%,是普通中小企業的7倍。創業園累計實現工業產值110.87億元,創造稅收5.64億元,申請專利267項。目前銷售收入過千萬元的企業有42家,過億元的企業有6家。

    二、武漢留學人員創業園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融資渠道不暢,缺乏資金來源。留學人員的企業一般都處在初創時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但銀行一般要用固定資產作抵押才能貸款,而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大多只有技術,沒有多少啟動資金,加之自身在金融機構的信譽還未建立起來,故很難通過正常渠道從外部資本市場獲得資金。現在留學人員創業最需要得到的條件,不是稅收減免,也不是政府無償提供場所,他們最希望的是政府在投融資機制上加大改革的力度,使他們能夠獲得企業創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不少留學人員掌握著世界最新的技術,如果有好的投融資機制,一個技術不僅可以改變一個行業,而且可以開創一個新行業。有些省市的留學人員創業園已在風險投資方面做了大膽的嘗試。如西安留學人員創業園的孵化基金是以技術入股的形式解決海外留學人員創業的資金短缺問題;西安科技人才創業計劃是以種子基金形式投入,幫助有項目而又缺乏啟動資金的創業者啟動企業,解決了科技企業流動資金銀行貸款問題;西安風險投資基金與國外風險投資公司合作面向科技企業進行產業投資和風險投資。

    2、缺乏操作性強的政策。時代在變,社會在變,留學人員回國發展的觀念在變,以前他們最關心的是人事編制、職稱認定、工資待遇、配偶就業等問題,各級政府也主要是圍繞這些問題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但現在留學人員最關心的是國內的發展空間有多大,政府能否給自己的企業營造公平、合理的發展環境。而在這方面目前湖北省、武漢市出臺的許多留學人員政策,大都是粗線條的、操作性不強的實施意見,而且有些政策不大符合留學人員的實際狀況。如留學人員創辦的企業,具有境外的人、境外的資金、境外的技術的特點,在注冊時,他們常被作為外資企業對待,在貸款、申請科研項目、行業管理上都受到很多制約,這些勢必影響留學人員創辦企業的正常發展。由于留學人員本身具有“國民”身份,對他們創辦的企業,不應完全按照一般性的外資企業對待,應給予他們同等的“國民待遇”,以使留學人員有一個公平的起跑點,參與國內高新技術產業的競爭。蘇州留學人員創業園在制定的優惠政策中就明確規定:留學生創辦的外資企業同時享有與內資企業同等的國民待遇,值得借鑒。

    3、社會服務體系尚不完善。留學人員由于在國外時間較長,無論是思維方式,還是生活習慣以及人文環境,都已與國內有所不同。他們回來創業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完善社會服務中介體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給留學人員營造一個寬松的創業環境。另外,還要盡力為留學人員營造創業所需科技服務環境,努力促進技術交易市場、專項咨詢、服務等事務所、無形資產評估、創業投資的金融體系等服務機構的集成,爭取全社會的支持和協同,形成推動留學回國人員創業機制。

    4、社會對留學人員創業的認識存在誤區。支持留學人員創業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協調和配合,當前要特別注意克服有關留學人員創業的一些錯誤思想認識。如一些同志錯誤地認為:“留學人員手里拿著綠卡,回國來賺錢,還要給優惠政策,好處都讓他們占了。”正是由于有這種認識,對想創業的留學人員采取“愿者上鉤”的冷漠態度,缺乏熱情主動的服務精神,從而使留學人員有一種受挫感,影響到留學人員創業的積極性。

    5、留學人員自身的創業認識不夠。中科院日前公布的“中國留學歸國人員研究”調查報告顯示,1405名被訪者最關心的是否能夠學以致用,78.7%的人選擇職業時考慮“能夠更好地發揮本人才能”。留學人員一般熱衷于科研,崇尚技術至上,當創業的熱情遇到現實的困難時,他們往往望而卻步,對創業的風險和困難缺乏應對能力,應該認識到,做一位技術專家和做一位公司的CEO(首席執行官)是兩回事。

    三、加快武漢留學人員創業園建設的建議
    1、加強留學人員創業的產業引導。目前,國內各省、市留學人員創辦企業所涵蓋的大都以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與新能源、新藥物及生物工程四大產業為主,武漢市也不例外。為了更加符合武漢市產業發展的方向和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試驗區建設的要求,今后在支持留學人員創業的工作中,除支持現有產業發展外,更多引導他們創辦環保產業和現代物流業。

    2、加強投融資環境建設。武漢留學人員創業園應盡最大努力為留學人員創辦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為他們獲得政策性科研基金,協助風險投資公司向有市場前景的留學人員創辦企業投資。國有和商業銀行應轉變觀念,為創業園企業建立信譽貸款制度,追蹤企業的信譽,對企業逐步提供小額、中額和大額貸款;政府應協調有實際擔保能力的公司為留學人員創辦企業貸款提供擔保,也可以協調科技含量不高的民營企業與有技術而無資金的留學人員企業加強合作,此外還應從財政中撥出專款,為留學人員創辦企業提供一定的支持;科技部門在科技三項經費和財政貼息方面應適當傾斜留學人員創辦企業,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公司也應適當降低門檻。

    3、大膽探索新的留學人員創業園體制。建議用兩個辦法解決創業園的長期發展問題:一是創業園入股園內企業,一方面在孵化期給予企業以資金支持,保證企業的孵化成功率,同時在企業成功后逐步抽回資金,以支持新項目的孵化;另一方面,在創業園區內創辦“內企業”,即將孵化成功的、有廣闊發展前景的項目辦成創業園的內企業,所得到的利潤再用于發展創業園的各項事業。此外,還可以招標方式,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參加創業園建設,探索官督、官助、民營、民辦的發展模式。深圳市留學人員創業園是由深圳市人事局、高新辦、龍崗區政府與美國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聯合投資興辦的留學生創業基地,這種中外合營管理留學人員創業園的模式,在國內尚屬首創,武漢留學人員創業園可根據實際情況予以借鑒。

    4、探索“柔性”引進人才模式。鼓勵留學人員在國外、國內同時創辦企業或建立境內外經濟聯系,而且還要鼓勵他們同時辦好境內外自己的企業,留學人員可以用旅居海外、短期回國和回國定居三種方式創辦企業,在產生經濟效益的同時,奉獻所掌握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理念。“柔性”引進模式是美國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主席李大西所指的“啞鈴模式”,即指留學人員只投資、不落戶,有的甚至在境內外分別設立一家公司,國內國外兩頭跑。這種模式的好處是使留學人員既能充分利用國內的各種資源,又能隨時跟蹤國際上最新的技術動態、市場行情,可以更好地發揮他們海外關系較廣的優勢,推進國內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

    5、充分發揮媒體的宣傳作用。一是要宣傳湖北武漢獨特的地域、資源優勢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產業政策和投資政策,二是要正面宣傳留學人員歸國創業的情況,介紹他們的成長過程和創業成果,提高他們的知名度和社會認知度,更大地激發他們創業的熱情,以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學人員投身于我省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發言人單位及職務(職稱):武漢理工大學教授、博導,武漢歐美同學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