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城市政協主席 張詩勤
應城市七屆政協自成立以來,始終把發揮委員作用作為促進政協全面履職的主線,貫穿到政協工作的全過程。通過加強委員聯系、規范委員管理、建立激勵機制,極大地調動了委員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委員參與政協工作的履職熱情明顯高潮,履職效果明顯增強,實現了委員作用發揮與政協全面履職的互動雙贏。
一、緊密聯系,激發委員作用發揮
一是建立領導聯系委員制度。市委專門發文,明確了市委、市政府每位領導聯系2-3名政協委員,并要求聯系雙方定期、不定期地開展聯系交流活動,協商議政;主席會議成員經常聯系走訪委員,采取閑時普遍走訪、忙時重點走訪、平時分散走訪、年前集中走訪的方式,聽委員意見,解工作之難;政協各位常委堅持定時聯系委員,把委員的意見、要求適時帶到常委會,集中討論,謀求解決。
二是增設委員機構聯系工作。在原有各專門委員會對口聯系委員的基礎上,我們請示市委又專門增設了委員工作委員會,專司委員日常管理和聯系的工作。
三是強化對委員的服務。政協機關著力在提高服務質量上下功夫,委員到機關,來有人迎,走有人送,問題有反饋;開設專線電話,24小時接聽委員的意見和呼聲;在應城網上開通應城政協信息網,用電子信息平臺加強與委員工作之間的快捷聯系。
通過多條途徑聯系,委員與政協之間的心近了,情深了,無論委員身在何處,都心系政協。委員的參會率、參學率、活動參與率均達到90%以上。
二、完善制度,保障委員作用發揮
一是委員小組活動制度。我們以地域和行業所屬為區分,將全體政協委員編入25個鄉鎮政協活動組和市直戰線活動組,制定了委員小組活動制度,小組經常組織學習、定期開展活動,分管副主席到各活動小組指導工作。
二是委員列席會議制度。為擴大委員的參與面,我們拓展了委員列席政協常委會的會議制度,視常委會不同的會議主題,分期分批邀請駐應孝感政協委員和本級政協委員列席會議,讓更多的委員參與到協商議政之中。
三是委員履職量化制度。我們認真思考和積極探索,提出了“12345”的履職要求,即一個中心、兩個成果、三個爭先、四個參與、五個一量化。一個中心是指委員以服務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為中心;兩個成果是指委員在建言獻策上有效果,建功立業中有成果;三個爭先是指委員在比社會貢獻程度、比熱心公益事業力度、比愛心捐贈額度“三比”活動中爭當先進;四個參與是指委員積極參與市政協安排的活動、參與小組集中活動、參與專題調研活動、參與個別走訪活動;五個一量化是指委員每年至少參加一次調研視察、寫一件提案、反映一條有價值的社情民意、參加一項專題活動、辦一件有影響的實事。用定量的辦法規范委員的履職,促進委員作用的發揮。
四是委員履職問效制度。我們把堅持協商、跟蹤監督、執著建言,作為評價委員履職問效的標準,引導委員在效果上作文章,在履職中出成果。
五是委員履職激勵制度。我們出臺了激勵制度,每年年底評選一次優秀政協委員,在全會上集中頒獎,會后把他們的事跡搬上電視、登上報紙、走進廣播、寫進材料、宣傳到家喻戶曉,以此激發更多的委員見賢思齊。
三、緊貼中心,突出委員作用發揮
我們注重引導委員緊貼中心,在經濟建設主戰場建功立業,發揮突出作用。一是鼓勵企業委員建功立業加快發展;二是號召全體委員服務招商引資,發揮委員聯系面廣的優勢,為我市招商引資牽線搭橋;三是直接服務經濟發展。不少委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充分發揮政協的工作優勢,用委員工作法開展工作,取得了驕人成績。
四、加強宣傳,彰顯委員作用發揮
我們注重加強對委員的宣傳,彰顯委員作用的發揮。一是在應城電視臺開通《政協天地》欄目,定期播放委員風采、提案跟蹤等節目,做到電視上有影;二是在應城廣播電臺開通政協之聲欄目,及時播報政協工作動態,擇優播報應城政協文史篇目,做到廣播里有聲;三是定期編發《應城政協》簡報,交流政協工作;四是辦好應城政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