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市政協
政協宣傳工作是政協全局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政協切實履行職能、樹立良好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我們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服務政協履職實踐,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加大工作力度,探索做好政協宣傳工作的新思路、新辦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4月,市政協機關被評為全市宣傳報道先進單位,是市直部門中唯一受表彰者。
一、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指出,做好政協新聞宣傳工作,有利于全社會更好地了解人民政協,關心人民政協,形成全黨全社會重視和支持人民政協工作的良好氛圍。為此,我們首先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成立了宣傳信息工作領導小組,主席會議經常聽取宣傳工作情況匯報,研究制定了《加強全市政協宣傳信息工作的意見》,就宣傳工作的領導、考評、表彰和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把宣傳任務分解落實到政協各個委室、每個參加單位、每名機關干部。
其次,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建立激勵機制,每年表彰一次政協宣傳先進工作者,對在宣傳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績的個人在提拔任用時予以優先考慮。建立上掛下聯橫向輻射的運行機制,密切與上級政協的聯系,及時向省政協報送新聞稿件,把《世紀行》、《省政協旬報》、《政協簡報》作為與各地政協相互學習交流的一扇窗口。密切與基層政協聯系,隨時采集、報道基層政協工作動態、經驗,增強政協組織整體合力。密切與新聞單位、市直各部門的聯系,確保政協宣傳有豐富鮮活的信息來源,并緊貼全市工作大局。目前,我市政協形成了重視宣傳工作、齊心協力做好宣傳工作的良好局面。近幾年,我們先后在《人民政協報》、《中國政協》、《世紀行》等國家級、省級報刊發表論文和新聞通訊稿件200余篇,市級“兩報”、“兩臺”播發稿件500余篇,宣傳政協理論,報道政協工作,傳遞廣大委員和各界人士的聲音,有效地推動了政協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明確重點,突出政協特色
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政協工作和政協新聞宣傳工作的基本原則。我們始終堅持突出政協宣傳的本質要求和時代特色,不斷提升政協宣傳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一是突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委有關文件精神和政協理論知識的宣傳。我們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研討會,開設專刊、專欄等多種有效形式,廣泛宣傳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對人民政協工作提出的新論斷、新要求,宣傳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新成果,使人民政協的性質、地位和作用為社會各界所了解和認同。我們注重以每年一次的縣市區主席聯席會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負責人座談會為依托,著力宣傳各級黨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精神、加強和改進對政協工作的領導,各級政府支持政協履行職能的好經驗、好做法,宣傳各地政協、市政協各參加單位緊緊圍繞團結民主兩大主題履行職能的措施和成效。
二是突出政協重要會議的宣傳。我們從突出我國基本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強大生命力的高度來抓好政協會議宣傳,使統一戰線各個界別、各個方面的呼聲和要求得以傳遞,使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得以匯聚,為黨委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提供有益參考,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有序政治參與、合理表達訴求的有效平臺。特別是對政協全會的宣傳,會前我們制定具體的新聞報道方案,明確宣傳重點和程序等,并做好會前的鋪墊性宣傳,會中組織好新聞單位進行準確、及時、充分的宣傳報道,會后跟蹤報道。僅今年市政協全會期間,市“兩報”、“兩臺”就播發政協新聞120余條,使政協履職成果得以集中充分展示,政協的社會影響得以擴大。對于常委會會議、主席會議和各類專題會議的宣傳,我們突出主題,活躍形式,力求引起各方面對政協工作的關注和支持。
三是突出政協履職活動的宣傳。我們與新聞單位一道探索政協開展視察、調研、督查、協商討論、約談走訪委員等履行職能的重要活動宣傳的新方法、新思路。根據活動安排,制定活動宣傳方案,具體部署宣傳事宜。同時,重大活動宣傳做到有始有終,跟蹤報道,以擴大社會影響。
四是突出政協委員先進事跡的宣傳。政協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他們不僅在各自的崗位上創造著不平凡的業績,而且在政協的舞臺上獻計出力,宣傳委員就是宣傳政協工作,就是彰顯政協形象。我們在市電視臺開辦“委員風采”節目,宣傳一批在本職崗位貢獻突出、履行政協職能成績顯著的委員,今年1—6月,我們已在市電視臺集中宣傳了7名政協委員。反映“全國十大杰出青年農民”馮曉燕委員及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十二月等郎》主演曾菊委員事跡的專題片在市電視臺播出后,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響,激發了廣大委員的責任感和榮譽感。通過宣傳委員,讓政協委員更加貼近群眾,讓社會各方更加了解、關心、支持政協工作。
三、改進方式,增強宣傳實效
賈慶林同志在全國政協宣傳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不斷推進政協新聞宣傳工作的創新,在豐富宣傳內容、改進形式和手段、建立健全機制上下功夫。”創新政協新聞宣傳的形式,是提高政協宣傳工作效果的重要方面。
一是構建陣地,拓寬宣傳領域。堅持訂好用好《中國政協》、《人民政協報》等報刊,征訂數量始終保持穩中有升;辦好《荊門政協》、《社情民意》、《領導參閱》等內部刊物,不斷調整欄目,豐富內容,提高質量;在荊門電視臺創辦《政協關注》節目,以政協特有的視角關注、反映社會熱點,傳達人民群眾的意愿和要求,現已播出100多期節目,受到群眾好評;在《荊門日報》開辟《議政與監督》專欄,摘登政協委員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中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每周三刊發,引起各方面的關注;利用省政協“參政議政楚天行”新聞采訪團采訪報道政協工作的機會,積極推介市政協委員、市政協各參加單位參政為公、議政為民的事跡。
同時,建立荊門市政協網站,市政協機關先后投入4萬余元,配置了專用設備,實現與荊門電子政務網的無縫對接。網站開通運行以來,總訪問量突破5萬人次,訪問地域覆蓋全國20多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對探討政協理論、宣傳政協工作、交流政協經驗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是緊抓載體,把宣傳報道做深做活。我們在關注社會熱點難點、做好深度報道上做文章。政協的一件件提案、一條條社情民意、一份份建議案都是委員們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產生的,集中了多方面的智慧,我們應通過宣傳去放大其效應,發揮其應有作用。對于委員們報送的《水庫投肥養殖污染水源、影響群眾飲水安全》的信息,我們一方面上報市委、市政府,同時在媒體上對部門采取的措施、委員們的反映作跟蹤報道。促使投肥養殖污染水庫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去年12月,全市縣市區政協主席聯席會召開后,我們及時對各地政協工作經驗進行梳理歸納,以3000余字的篇幅在《荊門日報》刊發通訊《崛起樂章中的亮麗音符——全市各級政協服務大局側記》,引起廣泛關注。
三是豐富內容和形式,注重“三貼近”。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綜合運用消息、通訊、專訪、圖片、網絡等多種形式,不斷推出思想性強、深受社會各界歡迎、能夠產生影響的作品,追求生動活潑、親切感人的效果,增強政協新聞宣傳的感染力。一段時間以來,市中心城區市民反映菜源偏緊、菜價偏高。市政協組織委員進市場、到田間、入農戶,為平抑菜價、恢復和擴大城郊菜地與有關部門開展聯合調查,并召開主席會議進行專題協商。市政府出臺了扶持蔬菜生產的優惠政策及配套措施。為將這一服務民生的履職工作宣傳好,我們以系列報道《三問城區菜籃子》為題連續三天在《荊門日報》頭版刊發三篇報道——《一問:城區菜價為何居高不下?》、《二問:城郊農民為何不愿種菜?》、《三問:如何豐足市民“菜籃子”?》,將市政協為“菜籃子”建設奔走呼吁、獻計出力的過程向廣大市民展示出來,引起方方面面的熱議,促成了問題的解決。
四、注重配合,形成宣傳合力
政協宣傳工作是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全局性的工作,需要統籌安排,優化配置資源,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內外聯動、上下互動、活躍有序的工作格局。
一是積極主動爭取黨委加強對政協宣傳工作的領導。這幾年我市政協新聞宣傳工作取得的進展,與黨委和宣傳部門的重視、支持是分不開的。黨委宣傳部門把政協新聞宣傳列入工作計劃,統籌安排,并協調各新聞單位共同做好政協新聞宣傳工作。
二是協調新聞單位做好政協新聞報道宣傳工作。各新聞單位選派熟悉政協工作、德才兼備、相對固定的新聞記者,從事政協新聞宣傳工作。政協努力為記者創造相對寬松的新聞采訪環境,全力配合他們的報道。目前,市政協與市各新聞單位形成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新聞記者們爭相聯系政協,積極申請參加政協的會議報道。
三是把輿論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結合起來。政協宣傳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政協民主監督職能的延伸和拓展,通過建議和批評進行監督,起到弘揚正氣、促進和諧、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作用。我們通過邀請有關部門領導、專家學者與政協委員面對面訪談,將委員們的真知灼見通過在市電視臺開辦的《政協關注》專欄反映出來。該節目主題緊扣發展和民生,每周播出兩期。節目播出后,我們又會同市電視臺跟蹤回訪,力求取得實際效果,從而有效加大了民主監督和輿論監督的力度,使市委、市政府的有關意圖得到及時貫徹,委員的意見和建議得到更好落實,有關熱點難點問題得到較好的解決。幾年來,《政協關注》播出的《關注政府采購》、《加強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監管》、《全民禁毒,珍愛生命》等多個專題節目,都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關注。《政協關注》逐漸成為市政協關注民意、維護民利、促進社會和諧的一個新的有效平臺。
人民政協履職的生動實踐,為政協宣傳工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富礦寶山”,只要我們用心去發現,去采掘,去用新穎有效的形式加以表現,政協宣傳工作就一定會開展得生動活潑、富有成效,人民政協的良好形象就一定會深入人心,政協履行職能、發揮作用的舞臺就一定會更加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