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湖北省委員會
緊緊抓住和切實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著力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對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應當看到,農村人口眾多是我國的國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由于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農業和農村發展仍然處在艱難的爬坡階段,農業基礎設施投入不足、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后、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決好“三農”問題仍然是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重大而艱巨的歷史任務。
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是促進農民增收的基本途徑,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舉措,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產業基礎。同時,還要看到,近幾年,省委、省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農惠農的重大政策,農業和農村發展出現了積極變化。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好形勢,對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特別是目前我省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經濟實力、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可以拿出更多的財力支持農業和農村發展,讓農民更好地分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果。
為了牢牢抓住新的發展機遇,加速推進現代化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必須順應我國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和當今世界農業發展的一般規律,妥善處理工農城鄉關系,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只有發展好農村經濟,建設好農民的家園,讓農民過上寬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才能不斷擴大內需和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只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積極發展現代農業,不斷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更好地解決前進道路上的矛盾和問題,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為此,我們建議:
1、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改善農業設施裝備,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著力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必須下決心增加投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現代農業的設施裝備水平,加快改變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落后的局面。要積極發展農業機械化。要改善農機裝備結構,提升農機裝備水平,走符合省情、符合各地實際的農業機械化發展道路。要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用信息技術裝備農業,加速改造傳統農業。要大力加強農田水利、耕地質量和生態建設,大力普及節水灌溉技術,啟動旱作節水農業示范工程。要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強化和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切實保護基本農田,控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規模,切實保護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要合理引導農村節約集約用地,切實防止破壞耕作層的農業生產行為。
要加大土地復墾、整理力度,增加農業綜合開發投入,擴大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項目試點規模和范圍,重點支持有機肥積造和水肥一體化設施建設,鼓勵農民發展綠肥、秸稈還田和施用農家肥。要加快發展循環農業和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節種的節約型農業。要加快發展農村清潔能源,加快實施鄉村清潔工程,加大力度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加強農村水能資源開發規劃和管理,加大對貧困地區農村水電開發的投入和信貸支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還要著力加強農民最急需的鄉村基礎設施和生活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要進一步治理農村人居環境,搞好村莊治理規劃和試點,節約農村建設用地。要繼續發展小城鎮和縣域經濟,充分發揮輻射周邊農村的功能,帶動現代農業發展,促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
2、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萍歼M步是突破資源和市場對我國農業雙重制約的根本出路。要著眼增強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提高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促進農業集約生產、清潔生產、安全生產和可持續發展。要把農業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財政支持的優先位置,提高農業科技在國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加強國家基地、區域性農業科研中心創新能力建設,改善農業技術創新的投資環境,發展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著力扶持對現代農業建設有重要支撐作用的技術研發。
要加強農業高技術研究,繼續實施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盡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農業科技成果。要深化農業科研院所改革,加快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和建設,引導涉農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活動,鼓勵各類農科教機構和社會力量參與多元化的農技推廣服務。要積極探索農業科技成果進村入戶的有效機制和辦法,形成以技術指導員為紐帶,以示范戶為核心,連接周邊農戶的技術傳播網絡。要積極開發運用各種節約型農業技術,提高農業資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
3、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要注重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促進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要繼續堅持立足國內保障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逐步構建供給穩定、調控有力、運轉高效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要轉變養殖觀念,調整養殖模式,積極推行健康養殖方式,做大做強畜牧產業。積極發展水產業,擴大優質水產品養殖,保護漁業資源。要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擴大園藝、畜牧、水產等優勢農產品出口,加強農產品對外貿易磋商,提高我國農業應對國際貿易爭端的能力。要推進以生物能源、生物基產品和生物質原料為主要內容的生物質產業。加快開發以農作物秸稈等為主要原料的生物質燃料、肥料,啟動農作物秸稈生物氣化和固化成型燃料試點項目,支持秸稈飼料化利用,不斷拓展農業功能、促進資源高效利用。
積極發展現代農業,著力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還要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為此,要鼓勵農民和社會力量投資現代農業,引導農民發揚自力更生精神,增加生產投入和智力投入,提高科學種田和集約經營水平。要強化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現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業態,培育多元化、多層次的市場流通主體,構建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要充分發揮農民在建設新農村和發展現代農業中的主體作用,發揮農村的人力資源優勢,大幅度增加人力資源開發投入,全面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為推進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的人才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