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系統總結了過去五年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深刻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當代中國實際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我們黨邁向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續寫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我們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廣泛凝聚智慧和力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政協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人民政協工作要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把協商民主貫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全過程,完善協商議政內容和形式,著力增進共識、促進團結。加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重點監督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增強人民政協界別的代表性,加強委員隊伍建設。十九大報告為人民政協工作開啟了一個新時代,做好人民政協工作是新時代賦予人民政協的崇高使命。
做好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最根本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也是愛國統一戰線的領導核心,這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做好人民政協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堅持黨的領導。黨對人民政協的領導,主要體現在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體現在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體現在政協黨組織團結帶領廣大政協委員堅定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團結和民主是政協工作的兩大主題,準確把握人民政協的性質定位是政協工作的基石,堅持“主題”和“基石”是黨在政協工作的基本要義,也是在政協貫徹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關鍵。協商民主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方式,在政協工作中尤為重要。政協黨組織向黨委提出的政協年度協商計劃等重要建議,都應該在充分聽取廣大政協委員意見,平等協商后產生;政協的一切重要活動都應該在充分協商后,依章程、按程序實施。平等協商、相互尊重不是形式,而是做好政協工作的保證,也是黨的優良作風在政協工作中的體現。
做好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最關鍵是要準確把握人民政協協商民主的性質定位。人民政協作為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不是權力機關,也不是決策機構,而是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發揚民主、參與國是、團結合作的重要平臺,具有話語權、影響力,是不可替代的。在這個平臺上進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就政治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實際問題、統一戰線內部共同性問題等充分發表意見、坦誠深入交流,有助于廣納群言、廣謀良策、廣聚共識,有助于促進黨和政府科學民主決策,有助于更好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生動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色和優勢。準確把握人民政協的性質定位,是做好政協工作的關鍵所在,也是推進政協協商民主的根本遵循。要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自覺立足我國文化傳統和基本國情,絕不照搬外國政治模式,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商以求同、協以成事,要堅持有事好商量,平等探討問題、坦率提出意見、溝通化解分歧,切實將協商理念寓于履行職能全過程、貫穿開展工作各方面。強化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充分發揮政協協商民主形式多樣、智力密集、傳統深厚的優勢,在協商民主體系中循序漸進地開展,在人民內部各方面務實有效地推進。
做好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要切實履行好人民政協民主監督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是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十九大報告著重強調“加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重點監督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可見民主監督是新時代人民政協履職的重要內容之一。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是在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礎上,參加人民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協組織的各種活動中,依據政協章程,以提出意見、批評、建議的方式進行的協商式監督:政協不是國家權力機關,開展監督不是靠強制約束力,而是靠政治影響力;政協民主監督源自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優良傳統,它隨著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特別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發展而不斷深化,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實現形式;協商是政協民主監督的特點和優勢,協商是方式和原則,監督是手段和途徑,協助黨和政府解決問題、改進工作、增進團結、凝心聚力是目的。當前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人民政協要履行好民主監督職能,必須聚焦黨和國家中心工作,著力對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明確政協民主監督的重點,有利于我們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強化問題導向,找準存在的困難、短板和薄弱環節開展工作,使監督不流于現象表面,緊扣關鍵內容、精準聚焦發力,從而提高監督實效。要敢于講真話、建諍言,及時反映真實情況,勇于提出建議和批評,幫助查找不足、解決問題,推動各項改革發展舉措落到實處。政協章程明確規定,民主監督是“通過建議和批評的形式進行監督”,這一特點反映了我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本質要求及統一戰線內部“求同存異、體諒包容”的基本原則。人民政協要集成運用會議監督、視察監督、提案監督、專項監督、其他形式監督等民主監督形式,堅持形式與內容相匹配,同履行政治協商、參政議政職能相結合,融協商、監督、參與、合作于一體,寓監督于協商會議、視察、提案、專題調研、大會發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活動之中。人民政協發揮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把協商民主貫穿于履行職能全過程,推進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制度建設,需要不斷提高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水平,更好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要注重突出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程序化和可操作性,重點監督議題納入政協年度協商計劃,征求政府意見后,報黨委討論確定;重點監督議題安排政協主席會議成員牽頭負責;重點監督意見根據需要由政協主席會議研究審議后報送;對于政協會議監督意見等報告,黨委和政府應專題研究,或交相關部門辦理,黨政督查部門要加強對辦理情況的督查。
做好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最基礎是加強委員隊伍建設。政協委員是人民政協工作的主體。加強政協委員隊伍建設,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前提和基礎,是人民政協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和重要保證。政協委員應該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更應該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切實把加強委員隊伍建設作為新時代人民政協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重視委員學習工作,不斷增強學習的計劃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委員隊伍,同時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搭建和拓寬委員履職平臺,不斷優化政協界別設置和委員結構,真正把代表性強、議政水平高、群眾認可、德才兼備的優秀人士吸收到委員隊伍中來。要完善委員聯絡制度,落實委員履職工作規則,著力提高能力素質,切實履行好委員職責,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廣泛凝聚智慧和力量。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政協 姜華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