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重要會議 >全體會議 >省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

省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委員大會發言摘登(上)

2014-09-17 17:09:44  
字體大小:【

 



加速發展高新產業
周歆昕(代表民建湖北省委員會發言)


    近年來,我省高新區發展迅速,但也出現了產業層次總體偏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體制機制創新不夠等問題,而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策源地”之一,為此建議擴大東湖示范區的政策輻射范圍、提高技術輻射能力、加大人才輻射力度,增強產業輻射的深層次結合。東湖示范區應圍繞主導產業構建區域特色產業鏈,加快發展高新產業和高附加值現代服務業,從整體上提升示范區產業競爭優勢。同時利用其他高新區的成本優勢實施產業轉移。選取示范區內的優勢產業,支持發展配套產業和生產加工基地,采取共建、托管、股份合作、飛地經濟等形式進行優勢產業的轉移和延伸,把單一產業變成輻射全省的產業群,推動全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落實一元多層次發展戰略
曾憲初(省政協副秘書長、提案委員會副主任,
農工黨湖北省委員會專職副主委)


    要加快“建成支點、走在前列”進程,應全面落實一元多層次發展戰略,務必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轉變”上動真格,在“發展”上求實效,明晰目標,理清重點:一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把創新驅動作為全省發展的核心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強省”。二是突出我省比較優勢,在更廣闊的視野中找坐標、謀發展,實施有氣魄、大手筆、謀長遠的區域聯動發展戰略。三是提升產業競爭力,實施產業協調發展戰略,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四是釋放民間投資潛力,實施民營經濟強勢發展戰略,將所有國家未明令禁止的領域向民間投資開放,充分釋放民間投資潛力。五是破解資源環境制約,實施經濟生態良性互動發展戰略。





完善長江中游城市群合作機制
葉青(代表民進湖北省委員會發言)


    在加快湖北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推進“建成支點、走在前列”進程的重大戰略機遇中,武漢城市群在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中怎樣定位、如何推進,成為亟待研究解決的重大問題。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中央政府角色缺位,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戰略尚未成為國家戰略,區域利益共同體尚未形成,合作保障機制不完善,區域一體化程度不夠,區域合作潛力沒有得到充分挖掘。為此建議設置協調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的專門機構;發揮長江中游城市群非政府組織的主體作用;加快長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一體化進程,包括交通設施一體化、生態建設一體化、市場一體化;完善長江中游城市群合作的法律制度保障。





培育和發展“水經濟”
嚴炳洲(代表農工黨湖北省委員會發言)


    建設“五個湖北”,實現“一元多層次”的戰略目標,需要有青山碧水的支撐。做好湖北水文章,是建設中部崛起戰略支點的題中之意。做好湖北水文章,建議加快培育和發展“水經濟”,彰顯湖北水優勢,尤其是加大長江經濟帶內外資源整合力度,做好長江這篇大文章;重點支持水環保產業發展,實現經濟發展與水資源開發保護的良性互動;開發水資源的新型價值,培育“親水”、“鄰水”產業;提高農業用水效率,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降低農村面源污染;依托光谷聯合產權交易中心開展水權交易試點。同時完善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一體化決策機制,制定戰略層面的水資源規劃,制定湖北水資源規劃,完善水資源保護地方立法。





大力推進生態立省建設
郭遠東(黃石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


    制定生態湖北建設的總體規劃,省委、省政府立即啟動生態湖北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做好頂層設計。大力發展生態產業,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著力建設現代生態產業體系。大力實施生態建設工程,包括水生態治理工程、大氣污染治理工程、生態修復工程、林業綠化工程。加強生態體制機制創新。要積極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建立以綠色GDP為指標的考核機制,建立科技支撐體系,加大對生態建設的投入。大力開展生態文明創建活動。大力推行生態文化建設。積極倡導低碳生活方式,引導公眾樹立生態價值意識、生態憂患意識、生態責任意識。





建設武漢軟件新城
葉澤林(代表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發言)


    軟件服務業“無污染、微能耗、高就業”,發展沒有產能極限,必須而且必然會成為我省創新發展、轉型發展的重要領域。建議我省集中優勢資源,建設武漢軟件新城,從而帶動全省軟件產業的快速突破和跨越發展:1.按照“市場化、國際化、生態化”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區域規劃和管理,努力打造全國乃至世界一流的科技園區。2.創新發展理念,探索建立股權投資基金,撬動、引導社會資金參與到軟件新城建設中來。3.創建“中國光谷軟件大學”。4.把軟件新城建設納入全省發展戰略重點,出臺一系列特殊扶持政策。通過建設環境一流的軟件園、人力資源充足的新型大學、杠桿作用靈活的投資基金“三位一體”的發展格局,聚天下英才為我所用,用天下英才促中部崛起!





  加快發展再生資源產業
毛宗福(代表民革湖北省委員會發言)

    湖北是全國聞名的老工業基地,可回收循環利用的再生資源十分豐富,大力發展再生資源產業的前景廣闊。但目前我省再生資源產業仍存在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產業鏈匹配不足。龍頭企業帶動效應不足等諸多問題,為此建議:1.制定科學規劃,從戰略高度引領再生資源產業健康發展。2.構建網絡體系,打造特色產業鏈和產業園區。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盡快制定我省循環經濟法律法規。4.建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制定再生資源產業發展標準。5.加強科技創新,加大對再生資源技術研發和公共平臺建設的支持力度,積極支持再生資源產業的技術創新、品牌創新、知識產權保護和人才培養。





加強未成年人自護教育
吳朝安(代表共青團湖北省委員會發言)


    2013年9月,團省委聯合武漢理工大學,選取了武漢、黃岡、荊門、荊州、恩施,開展了針對學生、老師、家長等群體的大規模抽樣調查和座談,結果不容樂觀:我省未能形成系統的未成年人安全自護教育體系,未成年人掌握自護知識及能力狀況差異較大;未成年人未能形成自護習慣及本能。為此建議:1.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強自護教育頂層設計,從制度上確保自護教育的順利實施。加強未成年人自護教育涉及的多個部門的統籌聯動,定期溝通、交流信息、形成合力。2.健全學校自護教育體系,加強自護教育大綱編制,在學校教育中規劃安全課程的設置,使安全教育具有系統性、持久性和目的性。3.構建社會化自護關愛體系。4.營造良好的宣傳輿論氛圍。





打造中西部最大臺資集聚城市
羅鷹(代表臺盟湖北省委員會、湖北省臺灣同胞聯誼會發言)


    武漢在打造成中西部最大臺資集聚城市中,存在著在漢臺資占全國臺資份額偏低、漢臺產業合作層次較低、投資環境欠優等諸多問題。為此建議:1.不斷深化漢臺產業合作的重點領域。2.不斷升級漢臺產業合作模式。3.不斷拓展漢臺產業合作的經濟腹地。應充分發揮武漢“三區一園”(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吳家山臺資經濟開發區和黃陂臺灣農民創業園)的臺資產業集聚效應,建設規模化、專業化的產業合作基地,形成具有特色的臺資產業群。4.不斷優化漢臺深化產業合作環境。5.進一步加強武漢臺資引進工作。6.切實加強武漢臺資企業發展的對策研究。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江浩(代表省工商聯發言)


    建議:1.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鼓勵引導非公有制企業做大做強。成立促進湖北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協調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強化政府的引導和調節作用,加大培育非公骨干企業力度,把加快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與發展公有制經濟放在同等重要戰略地位,實現同步規劃、同步部署、同步檢查、同步考核。2.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拓寬民間投資的領域和范圍,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金融服務等領域。3.積極探索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新路徑,增強我省經濟活力和發展后勁。加快推進國有資本按市場規則從一般競爭性行業有序退出、合理流動,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參股政府性投資公司改革試點。




建立差異性考評新模式
尚瑾(民盟襄陽市委員會主委,襄陽市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


    建議將“差異性考評”作為我省地方干部政績考核的新模式,以推動地方揚長避短、突出特色、發揮優勢、全面發展:1.考評對象差異化。摒棄“一刀切”模式,按照不同地區的主體功能定位實施差別化評價。2.考評內容全面化。在政績考評內容設置上,要充分體現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的要求。3.考評方式多元化。增強對地方干部政績考核方式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堅持以平時考核、年度考核為基礎,以換屆(任期)考察、任職考察為重點,及時推進干部考核評價制度改革。4.考評結果規范化。考評結束后,根據相關結果,綜合分析該干部履行崗位職責情況,提出評價意見,并以此作為其任用、獎懲、升遷的重要依據。





做好宗教工作促進社會和諧
釋心繼(省佛教協會副會長,荊州市佛教協會會長,章華寺方丈)


    妥善處理好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的關系,促進宗教與社會的和諧發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宗教政策,加強宗教團體自身建設,充分調動宗教界人士和廣大信教群眾的積極性。四點建議1.切實解決愛國宗教團體辦公經費和宗教教職人員社會養老保險問題。2.著力落實宗教界房地產的歷史遺留問題,維護宗教界的合法權益。3.大力培養和培訓宗教工作“三支隊伍”,提高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統戰干部、宗教界人士這三支隊伍的綜合素質和能力。4.積極推進宗教文化的對外交流,支持宗教界人士加強與海外華人華僑、臺灣同胞和港澳同胞的交流。





打造湖北社保“升級版”
溫興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黨組副書記,
省公務員局黨組書記、副局長)


    深化我省社會保險領域改革建議:“補短板”,就是推動社會保險從制度全覆蓋到人口全覆蓋,使養老、醫療保險覆蓋全體公民,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覆蓋全體職業人群。“追水平”,就是力爭2017年前社會保險待遇水平趕上全國平均水平。“迎改革”,就是做好準備迎接國家將要出臺的改革措施。“促公平”,就是更好地發揮社會保險的再分配調節功能,做到制度、權利、機會公平。“保持續”,就是確保社會保險制度和基金的可持續發展。社會保險工作要做到“四個升級”,即理念定位上從管理者升級到服務者,工作部署上從保任務升級到保滿意,參保擴面上從講數量升級到重質量,經辦服務上從粗放式升級到精細化,打造湖北社保“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