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北省政協以制度建設夯實有高度、有力度、有溫度的政協工作,不斷開創政協工作新局面。
專題協商會議是建言資政的重要載體。2022年,省政協修訂了七份會議制度和工作流程,增加對專題協商會議后續跟蹤評價。2022年,8次專題協商會議的綜合評價優秀率均超過90%,比2021年有大幅提升,“協商互動”、“議政形式”等多項指標也都高于2021年。
十二屆湖北省政協常委杜耘:“從我們課題的選題到調研到成果產出,要求也是越來越精準,使我們專題協商活動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也更接地氣、更接近實際。”
湖北省政協委員工作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徐少明:“基本形成專委會之間定期互學互鑒改進工作、解決問題的協作平臺,協商議政、凝聚共識的交流平臺,融參評、協商、共識、合作于一體的監督考核平臺。”
制度化建設,提升了政協委員們履職效果。荊門市政協對委員在提案質量、調研活動等方面的指標進行量化考評,同步上線積分管理APP,用小積分撬動履職管理大課題。
荊門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丁岱:“除了進行年度積分外,我們還將每個委員的履職積分向黨委組織、統戰部門及委員所在單位全體市政協委員通報。”
咸寧赤壁市政協專門建立起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中心,實施24小時反饋機制,過去一年139件有效社情民意信息,件件有反饋。
咸寧赤壁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宋慧宇:“搭建了委員和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溝通橋梁,切實擔負起了政協組織‘落實下去 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
這幾年,十二屆湖北省政協先后修訂完善省政協全體會議、常委會會議、主席會議、秘書長會議,及加強改進專委會工作、政協委員履職等方面文件80多份,專門協商機構工作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推動政協工作“專”出特色、“專”出質量、“專”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