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宜昌市西陵區政協組織委員深入東苑街道深圳路社區,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東園公寓垃圾清運難題”召開協商議事會。政協委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與社區居民、商戶代表齊聚社區會議室,暢所欲言,共同剖析問題根源,探尋解決方案。
協商會上,社區黨委書記劉家莉首先通報了近期居民通過“12345熱線”集中反映的垃圾清運問題辦理進展。華騰大廈、東園公寓居民代表及民生房地產公司代表踴躍發言,集中反映出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時間沖突。現有垃圾清運時段(上午8:00-10:00)恰逢商戶營業高峰,作業噪音和環境影響經營。二是設施不足。現僅設立4個垃圾桶且缺乏分類設施,經常出現垃圾外溢現象。三是選址不合理。現有垃圾棚亭為生活垃圾分類設施,但安裝在商戶經營區,導致商戶將非生活垃圾投在此處,垃圾分類不規范,夏季異味嚴重影響居民生活。
為摸清實情,會前,蔣正華、李曉慶等委員已先后3次赴東園公寓開展實地調研,與當地居民、商戶和環衛清運單位進行深入交流,了解到清運時間不固定、垃圾分類督導交接不暢、社區缺乏動態管理機制等深層問題。基于詳實調研數據,委員們提出:科學規劃空間布局。社區上門聽取居民意見,結合居民意見運用專業測繪技術重新選址垃圾棚亭,嚴格確保新址在居民樓附近,方便居民投放生活垃圾,同時優化清運車輛通行路線,全面升級設施設備。針對原有4個垃圾桶容量嚴重不足的問題,計劃增設至6個240升四分類垃圾桶。創新動態管理機制。建立由商戶代表、社區網格員、清運單位組成的“三方議事會”,推行“早晚雙峰”錯時上門清運模式(早間6:00-7:30,晚間8:00-9:30),實現清運作業與商戶經營時段完全錯開。
經過兩小時的充分討論,會議達成多項共識。社區書記表示,公示征求居民意見后,將牽頭負責盡快完成新垃圾棚亭選址及建設方案;物業高效落實,選址確定后5個工作日內新增分類垃圾桶2個,完善標識標牌和日常維護制度;清運時段優化,調整作業時間為早6:00-7:30和晚8:00-9:30,避開商戶營業高峰。
“委員們的建議既專業又實在,我們完全支持!”居民代表劉先生由衷贊嘆。商戶代表王女士表示:“這個方案既解決了環境衛生問題,又照顧了我們的經營需求,必須點贊。”
委員們表示,將把該問題納入“一線協商”跟蹤清單,定期回訪,確保協商成果落地見效。
“沒想到反映多年的問題,一次協商會就找到了解決辦法。”70歲的居民王先生激動地說,“政協委員來到家門口聽意見、解難題,這樣的會開得有用、開得暖心!”
(宜昌市西陵區東山片區聯絡組 向遇巧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