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協商解決古嶺村產地倉建設問題,棗陽市政協在王城鎮古嶺村召開“一線協商·共同締造”協商會,搭建政協協商平臺,邀請分管農業市政府領導、相關職能部門、鎮村干部和群眾代表圍坐在一起,共商古嶺村產業發展之路。
近年來,古嶺村在淇渼、鴻贏兩個農專合作社的帶動下,依托自然稟賦和產業基礎,以優質黃桃為主導產業,輔之奈梨、桑葚、櫻桃、葡萄等農產品,經過精心組織、廣泛協商、流轉土地、改造升級、科學管理,形成發展旅游觀光、休閑采摘為一體的“旅游觀光帶”和“休閑采摘園”。目前古嶺村水果種植面積達2600畝,被評選為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項目模范試驗示范基地。
“目前,古嶺村的發展遇到了‘攔路虎’,大量果蔬農產品因缺乏分級分選、冷藏保險設施設備,導致產后損耗大、流通成本高,農民普遍面臨高產出、低收入的困境,成為了全村產業振興的突出短板。”古嶺村黨支部書記郭仕新率先發言,將該村產業發展的難題擺上了“桌面”。
“每年六七月份,我們的桃子總是因為氣溫高、存儲難的問題,造成了大量損耗和經濟損失。”多名古嶺村果農反映道。
“建設產地倉是解決古嶺村發展難題的‘金鑰匙’,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成后,古嶺村果蔬產業將實現降損增收,打通出村進城的‘最后一公里’。”郭仕新簡要匯報了項目可行性報告。“古嶺村有場地、有產業、有勞動力,水電有保障,完全滿足建設條件,當務之急是項目資金來源。”
“王城鎮的一大優勢就是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和鄉賢能人多,不少企業老總返鄉投資項目,可以通過市場化手段讓鄉賢參與產地倉建設,資金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全鎮不少種植大戶對于產地倉建設的意愿最迫切,可以積極發動大家出資出力,眾人拾柴火焰高嘛!”政協委員和群眾代表積極出謀劃策。
“商務局正積極對接,做好資金投資及項目獎補工作。”“農業農村局將協助古嶺村做好綠色食品認證工作,為古嶺產業走出去奠定了基礎。”“鄉村振興局將把政策資金向王城鎮傾斜,力爭把果蔬產業鏈條做大做強,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鎮。”相關市直部門領導逐一表態,為產地倉建設找資金、找政策、謀發展。
“要打破過去的思維,把古嶺村產地倉建設放在全鎮高度去謀劃,進一步精耕細作,集中資金和精力,分幾期工程,逐步完善倉儲、冷鏈、貿易、物流、分揀、深加工等功能,打造‘一村一品’‘一鎮一品’。”副市長邢紅麗對產地倉建設提出了進一步要求。
“產地倉建好后,我們是不是能在家附近上班?”“到時候,水果蔬菜的存儲時間變長了,損耗也減少了,我們的收入肯定也能增加了!”群眾代表們紛紛憧憬產地倉建好后的幸福古嶺。
“此次產地倉建設是貫徹落實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支持建設產地冷鏈集配中心’的生動實踐,是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的具體行動。”湖北省人大代表王厚亮對產地倉建設表示深刻認同。
“下一步,我們將強化責任,細化措施,加大力度,把協商意見逐項抓落實、抓具體、抓到位。”王城鎮黨委書記鐘文濤鄭重表態。
“產業發展是增強村級‘造血’功能的重要抓手,更是提高群眾生活水平的關鍵力量,今天我們借助‘一線協商·共同締造’這個橋梁,組織職能部門與干部群眾共商共謀共議,為古嶺村產地倉建設添磚加瓦。”市政協主席孫襄林對協商會進行了總結點評,“在接下來的項目建設過程中,要堅持做好融合文章,多部門聯動合作,并適當運用市場化手段,加快建設進度,完善服務功能,將群眾福祉作為發展之要,把群眾口碑作為評判標尺,把古嶺村產地倉做好、做實,推動群眾致富增收。”
(棗陽市王城鎮 龔婧怡 棗陽市政協 李翔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