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下午,一場聚焦“古嶺村飲水安全提升工程建設”議題的“一線協商? 共同締造”協商會在棗陽市王城鎮古嶺村協商議事亭召開。市政協主席孫襄林、副主席李小燕、王城鎮政協委員、相關職能部門領導、鎮村干部和群眾代表們圍坐在一起,就項目建設管護相關問題開展面對面協商交流。
古嶺村地處王城鎮東南部,是“棗陽水倒流180里”的源頭之一。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地形特殊,水源匱乏,村民飲水一直靠土井,沒有通自來水,生活生產用水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當地發展的瓶頸。
“望天吃水,遇到干旱水位下降,就缺水用。”
“我們這的井水里含硝量大,長期飲用不健康。”
“兒子兒媳喝不慣,過年回來住的時候都是買桶裝水喝。”
……
會上,群眾代表們踴躍發言,一個個因飲水安全導致的問題接連擺上臺面。
“此次飲水安全提升工程項目涉及到19個自然村莊,360戶、980人,水源是資山水庫,主管道總長度將達到6000米以上。項目建設資金財政撥付一部分,村民自來水入戶費交一部分,村里自籌拿一部分。建成后,古嶺村將徹底告別‘靠天吃水’的生活。”古嶺村黨支部書記、市政協委員郭仕新介紹說。
“老鄉,施工方案你看了吧?有沒有什么意見建議?群眾的意見都征求了沒有,自來水入戶費用都愿意出吧?”孫襄林與身邊干部、群眾促膝交談。
古嶺村是棗陽市首批‘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試點村,此次項目就近組織機械和勞力,廣泛發動村民投工投勞、出資出力、共建共管。
“對于一些家庭困難的群眾,可以通過‘以工代賑’的方式解決自來水入戶費用問題。”“要發揮黨員、政協委員帶頭作用,發動村民積極支持配合項目施工。”“要建立長效機制,公廁洗手池、便池之類的設施要有人管護。”……來自委員和群眾代表的意見建議層出不窮,富有針對性、操作性,得到了干部群眾的一致認同。
“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飲水安全事關民生福祉,市水利局一定盡快勘測、盡快立項,早日落實項目資金,科學設計施工方案,加快推動飲水安全提升工程建設,讓古嶺的群眾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市水利局副局長吳彬當場表態。
“今天的活動明確了方案路徑、凝聚了思想共識,尤其是群眾代表們積極參與、踴躍發言,體現出了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著辦、大家的事由大家共同來辦,幸福生活由大家共同締造的理念。”孫襄林表示,“要在項目推進中引導群眾樹立‘主人翁’意識,做到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共同建設美好家園,推動生活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
“非常感謝市政協,給我們村里辦了一件大實事,這么好的活動今后可要多開展啊。”協商會結束后,古嶺村群眾代表李長文激動地說。
(棗陽市政協 李翔宇 棗陽市政協委員 惠隨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