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將堅持系統觀念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之一,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數字經濟是現代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與巨大的發展潛力,在數字經濟背景下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完善政府數字經濟治理,已成為充分釋放數字經濟發展紅利的應有之義。近期,我認真研讀了《習近平改革開放思想研究》這本書,結合個人工作實際,我認為,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中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需要統籌政府與市場“兩只手”,形成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合力。具體而言,應突出三方面重點。
統籌推進數字新基建。數字新基建一端連接著巨大的投資需求,另一端連接著不斷升級的消費市場,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數字新基建涉及跨地域、跨行業、跨部門等多方問題,對市場統籌能力、前期投入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大力引導市場參與的同時,政府必須主動作為,加強戰略布局,建立健全數字基礎設施統籌規劃整體布局和協調聯動體制機制,適度超前建設5G、算力等基礎設施,形成適應數字經濟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體系。
完善數據要素市場建設。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到來,數據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但目前我們在數據流通和使用上還有較大的改進空間。數據流通交易規則不夠完善、數據流通安全缺乏保障、數據價值體系尚不健全、數據整合共享動力不足等問題,導致數據要素價值發揮不充分,存在“數據孤島”的困境。如何打通數據要素市場壁壘?這就需要政府發揮好數字經濟治理作用,防止市場壟斷,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使價格機制真正引導數據資源市場化配置。同時,推進公共數據、企業數據等的合理開發利用,并進行嚴格的安全管理,確保數據共享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深化產學研合作,大力推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積極發揮有為政府作用,引導和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合作,打造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企業深度合作的產學研一體化平臺,推動聯合攻關,為企業數字化創新和轉型提供支持。此外,推進落實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和智能制造工程,引導企業積極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開展業務和流程創新、數字化集成應用創新,充分發揮數字經濟的賦能效應,推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發展。
有為政府鼓勵并維護有效市場,有效市場為有為政府的建設提供發展活力。在數字經濟發展的視角下,一方面,政府發揮引導和監管作用,通過制定戰略規劃、產業政策來引導數字經濟發展方向,同時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保障要素流通與安全;另一方面,企業等市場經濟主體應積極開展數字技術創新,通過市場機制實現資源在數字經濟各領域的有效配置,促進數字產品和服務的高效供需匹配。
湖北應緊抓機遇,乘勢而上。當前,我省在數字經濟領域發展迅速,已形成了涵蓋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的產業集群。未來,政府應抓住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契機,加大對數字經濟創新企業的支持,為吸引高端人才、引進優質項目、拓展國際市場創造有利條件。一要加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充分發揮湖北九省通衢的地理優勢,積極推動我省智慧城市建設進程。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集聚,包括5G網絡、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聚焦高性能計算芯片、物聯網芯片及專用AI芯片的研發與制造,為數字經濟企業提供良好的通信環境。二要建立健全數據管理制度,推動數據共享開放的同時保障數據隱私安全。例如,建立完善政務數據共享平臺,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政務數據為社會所用。三要充分發揮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帶頭作用,促進經濟帶城市間的合作創新,高標準推進高校、企業、科研院所與創新平臺之間的深度融通與協作。政府應鼓勵企業在數字經濟領域公平競爭,通過相關政策激活供給側,加大企業在數字技術研發、應用場景拓展等方面的投入,從而提升市場效率,健全涵蓋數字技術研發、產品生產、平臺服務等環節的完整產業鏈。
(作者系湖北省政協委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文瀾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