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風采

青春在深山中閃光

2017-06-16 17:18:50  
字體大小:【

 

    王珊珊,鄖西縣第十屆政協委員,一個來自甘肅城區的女孩,鄖西縣六郎鄉梁家川教學點一名優秀的青年教師。自參加工作以來,就積極投身于課堂改革之中。在學生們眼中,她是一位溫和美麗的知心姐姐。在家長眼中,她是一個兢兢業業的好老師。在同事們眼中,她更是一個活潑開朗的機靈鬼。她選擇把最美的青春年華,奉獻給那群天真可愛的山里娃娃。

 

    異鄉資教,無怨無悔

 

    她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甘肅女孩,從小居住在城里,父親是一名地質工程師,家中條件還算殷實。望女成鳳的父母從小就送她去各個培訓班里學習書法,繪畫。她自小就獲得許多縣級、市級、省級、國家級榮譽證書,其作品還在《學生天地》等雜志上刊登。

 

    在同學眼里,她一直是一個有著濃郁文化氣息的女孩。就是這樣一個多才多藝的城里姑娘,從漢江師范學院畢業后,因為一次公益活動,因為一群活潑可愛的留守兒童,她毅然放棄了升本,放棄了公務員,放棄了十堰城區一份薪水不低的工作;選擇了新機制教師,選擇了從城市來到大山深處,選擇了從甘肅坐幾天幾夜的車到湖北資教。由于暈車,每次都吐的稀里嘩啦,狼藉一片,可是她從不抱怨,從不后悔。

 

    愛灑深山,繪制夢想

 

    初來梁家川小學時,學校沒有美術、音樂課。擅長美術的她主動擔起了全校的美術課,讓學生們遨游在五彩的繪畫世界里。由于學校新建,一切顯得那么空白,沒有生機。為此,她提出用自己的畫筆將校園文化創入一個新天地,可是諾大的校園親手繪制校園文化,這無疑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其他老師只能望洋興嘆。但是,她卻沒有氣餒,頂著壓力,帶領其他老師克服種種困難去堅持,去做。那段時間天天下雨,可是為了趕時間,她便冒雨手繪文化墻,冰涼的雨水打濕了衣服,順著臉頰往下流,但她仍舊樂此不疲。屋漏偏逢連夜雨,這時,遠在甘肅的爺爺因為疾病突然逝世,她向領導請假后匆忙趕回甘肅,來來回回只用了五天,其中車上就用了近四天。她只能對自己的家人哭著說聲抱歉,只能不斷的自責自己的不孝。因為手頭的工作還需要她去完成,她只能舍“小家”顧“大家”。那段時間的她累到了,得了重感冒,可是當看到自己手繪的《弟子規》文化墻完工了,得到別人的賞識了,成為學校靚麗風景線了,她開心的笑了,覺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值了。

 

    不斷進取,勇于探索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她能夠虛心地向富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同時自己也認真鉆研,精益求精。曾代表鄖西縣六郎鄉到其他地方講公開課,交流經驗;并且多次參加各級比賽均獲一等獎的好成績。此外,她認真學習新課標,刻苦鉆研教材,按要求認真備課,力求使教學方法做到新穎。“K12網絡教育空間”“一師一優課平臺”都成了她學習和不斷進取的資源場所。她還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善于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究,恰到好處的激發學生討論的欲望,及時挖掘學生的思維潛力,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翁。在班級管理中,她注重用愛心和耐心感染學生,因材施教,主動熱情地幫助學生,促使學生形成團結、勤奮、道德的優秀品質。幫助學生養成精益求精,嚴肅認真的學習習慣。班中有一個叫陳鑫的孩子,打小性格內向,說話結結巴巴,為此,她經常給他鼓勵,讓他擔任男生寢室長,慢慢的,男孩膽子變大了,性格變開朗了,說話也口齒清晰了,孩子的爺爺緊握著她的手,不知連說了多少個謝謝。

 

    除此之外,她將網絡技術也帶到了學校,她先后創建了“梁家川小學家校交流群”“梁家川小學微信家校交流群”進一步密切了家校之間的關系。她還積極創建了“梁家川小學微信公眾號”,其反響極大。學校的微信平臺得到領導的高度賞識,并且做了經驗交流報告,號召全縣學校向我校學習微信平臺建設,并為我校贏得了“教育創新先進單位”稱號。

 

    心心相印,亦師亦友

 

    在梁家川小學任教期間,她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她從培養和建立新型師生平等關系入手,尋找學生心靈世界的窗口,在知人的基礎上教書育人,她的學生既不怕她,又格外親近她,有什么心理話都愿意給她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只要對差生有愛心、耐心、恒心,就能……”她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在她的班上有這么一位學生叫陳緒溪,是一個孤兒,爺爺奶奶年事已高,家里生活艱苦,自己又經常被同學欺負。生活在這種境況的他,沒有童年的歡樂,總是沉默寡言,和別人說話也總是戰戰兢兢。對他這樣的學生她總是給以更多的關心,及時了解他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同時多次找欺負他的學生談話,積極表揚幫助他的學生。學生的心靈畢竟是天真純潔,漸漸欺負他的少了,幫助他的多了,他感到了家一般的溫暖。每次給老師送自己親手疊的禮物時,陳緒溪同學總是寫這樣一句平常而發自內心話:“老師,你就像我的媽媽,我會用努力學習報答您的!”。

 

    “未成家,先當媽”,這是她真實的寫照。因為家遠,所以她以校為家,周末的時候經常照顧一些家中無人照顧的留守兒童,何鋒就是其中一個,這個孩子媽媽患有精神疾病,爸爸在山西煤礦打工,因為特殊的家庭背景,小小的年紀臉上卻布滿了惆悵。她得知情況后,每逢周末,她就照顧這個小孩的飲食起居,認真輔導他功課。慢慢的何鋒不再傷感,恢復了一個小孩本來的天真,開心的何鋒逢人便說到:“珊珊媽媽對我真好”。

 

    多方求助,只為孩子

 

    鄖西縣六郎鄉梁家川教學點是一個典型的偏遠山區學校,這座學校處在大山深處,交通極為不便,青壯年為了生計都出門打工,但是更多的家庭貧寒叫人無法用語言來形容,這些狀況,她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自己掏錢買衣服給孩子們穿,有的家長無能將生活費交齊,她便偷偷地把剩下的錢墊著,作為老師,一個月工資只有2000多一點,但是她幾乎拿出一半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

 

    可是不論怎樣,自己的經濟能力畢竟有限,于是她放下尊嚴,到處去拉贊助來改善學校的狀況。一次次的碰壁叫她潸然淚下,但是她卻沒有放棄。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終于為來學校拉來了贊助,書法教材、電腦、打印機、空調等等比比皆是。曾有一個老板問過她這樣一句話:“找人拉贊助是一件很丟人的事,做為一個女孩子,你怎么能受的住呢”?她聽后面帶笑容的回答道:“為了這群可愛的娃娃,丟點面子也值得!更何況我是一名政協委員”。

 

    事跡報道  值得學習

 

    城市的孩子能夠放下都市的繁華來到大山深處教學,這是常人無法想像,也無法做到的,更何況是正值青春年華最美時的90后。她做到了,她承受了別人無法承受的壓力與寂寞;湖北省鄖西縣六郎鄉梁家川教學點的90后老師們做到了,他們不但承受了壓力與寂寞,更在艱苦的環境中作出了自己的特色,他們的感人事跡在《中國教師報》《湖北教育雜志》《十堰日報》《十堰晚報》等報刊,《十堰深度溝通》《十堰新聞聯播》《十堰教育關注》《山鄉筑夢人》電視媒體、《未來網》《搜狐網》《人民網》《今日頭條》《騰訊新聞》等網絡都有報道,因為努力,她被評為湖北省鄖西縣“最美教師”并且被推薦為湖北省鄖西縣第十屆政協委員。在暑假,她老師多次代表梁家川小學到其他地方作報告,其反響都非常大!

 

    就是這樣的一個她,用愛和奉獻詮釋了教育最感人的旋律。正如她所說的那樣:“不求用一生的青春,育出滿世的桃李;但愿盡自己所能,讓大山里的孩子告別大山,讓青春在奉獻中閃光”。

 

    (鄖西縣政協  王欣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