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誕生93周年的紀念日,中國建筑之鄉——新洲區唯一具有特級資質的新八建設集團按長期形成的慣例召開黨委會議,宣布了一項重大決定:年滿65歲、擔任黨委書記28年的李柏樹同志,因年齡原因,本人堅決要求辭去現任職務,集團公司黨委經過慎重研究,決定接受這一請辭,同時決定聘任李柏樹同志為集團總顧問。短暫沉靜之后,會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據了解,30多年前,新八建設集團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瀕臨破產的農村建筑隊,而現在已是發展成為年產值150多億元,年創利稅近5億元,年施工能力達200億元的大型國家房屋建筑總承包特級企業。是什么原因使一個企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什么新八集團如此倚重李柏樹?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走進新八集團,走進李柏樹。
追求卓越,帶領企業蝶變升級
1970年,20出頭的李柏樹因招工進入辛沖建筑隊(新八建設集團前身)成為一名木工,走上了開創人生的新起點。他從木工到技術員,一干就是十年,十年磨一劍,使他熟悉了建筑行業的各項業務。憑著自己的聰明和勤奮,他很快得到領導的器重。1980年,李柏樹出任辛沖建筑隊隊長,當時建筑隊沒有名氣,沒有資質,沒有市場,沒有關系,人心渙散。有的只是間破房子和債務,真可謂萬事開頭難。但他沒有被困難嚇倒,籌資金、抓班子、找活路。他以個人名義借貸,用作公司開辦費。面向改革開放的春風,他把發展的目光投向了武漢。為打開武漢市場,他與建筑隊員工啃饅頭,喝涼水,睡通鋪,走東家串西家,一個單位一個單位地跑,一個公司一個公司地問,但沒人愿意將工程交給一個鄉村建筑隊做。一個月過去了,一無所獲。盡管這樣艱難,李柏樹總是笑呵呵的,以飽滿的熱情激勵他人。精誠所至,終于在武漢打開了市場,站住了腳跟,隨即設立武漢辦事處。當年建筑隊走出了困境,付清了人員工資,還清了內外債務,還上交鎮政府3萬多元。隨后幾年,李柏樹十分注意抓公司管理、抓項目經理的培養、抓市場開拓,為建筑隊變建筑公司,以及公司的健康發展做了大量開創性、基礎性的工作,奠定了發展壯大的基礎。
1986年,李柏樹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主動辭去辛沖鎮建筑公司經理職務,推薦年富力強、敢沖敢闖的劉先成擔任經理,自己轉任公司黨委書記。在黨委書記的28年間,他盡職不越位,難事不回避,好事不攬功,注重發揮黨組織思想引領作用、模范帶頭作用、參與管理的作用、監督作用,特別是在企業的重大決策上的政治核心作用,幫助新八集團解決了成長壯大中的一個又一個難題。1997年,公司少數項目經理結成“十兄弟”,以主要負責人挪用公司資金為由,逼迫其下臺。面對巨大的內部壓力和相關主管領導的外部壓力,被逼的負責人無奈遞交了辭職報告,一時間公司處于風雨飄搖之中。面對困難,李柏樹挺身而出,決定讓負責人暫時休息一段時間,自己主動帶領業務過硬的財務審計人員調查公司財務情況,及時清理公布賬目,厘清事實真相。并分頭做“十兄弟”的工作,講明企業團結協作、共同發展的重要性,最終圓滿地化解了這場危機。2005年,在公司由集體所有制改為民營股份制期間,內部矛盾更為激烈,在新董事會決定選舉負責人的最后關頭,李柏樹敏銳地覺察到會議現場有一股火藥味在暗流。他未同任何人商量,毅然決定暫時休會。休會期間,他既集中做工作,又分頭找人交心談心,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聚人,消除了董事之間的隔閡,使選舉得以順利完成,避免了其他公司在改制時出現的扯皮、走人、散伙等危險局面,保證了公司的團結統一、和諧穩定。事實證明,新八集團的黨委,在公司發展的關鍵時刻發揮了主心骨作用,是新八集團的中流砥柱。
作為公司的黨委書記,李柏樹既注重抓大事難事,也注意黨務工作與提高黨員政治素養、豐富黨員活動、促進公司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在他的組織下,公司黨委班子成員定期組織專題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法律法規、安全生產、質量管理等知識,確保思想素質、業務能力做到與時俱進。為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公司黨委每年還組織到井岡山、西柏坡、韶山、延安、遵義等地參加學習,邀請新洲區委黨校的專家給黨員上黨課,讓全體黨員牢記宗旨、開拓奮進、服務人民、回報社會。
44年風雨兼程,李柏樹經歷和見證了新八建設集團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蝶變。新八建設集團現已發展為湖北省僅有的三家國家建筑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之一,在全國各地相繼成立了內蒙、河北、廣東、甘肅等12個分公司,成立了2個海外分公司,業務做到了利比亞、安哥拉、加蓬等國。公司被評為“全國民營500強企業”、“全國優秀建筑企業”、“全國最具社會責任感”企業、“納稅A級企業”、“湖北省建筑企業二十強”企業等榮譽稱號。公司承建的工程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詹天佑金獎”、“國優工程獎”、“楚天杯”、“黃鶴杯”等獎項達1000余項,公司黨委被評為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湖北省非公有制企業“雙強百佳黨組織”等榮譽稱號。2014年“新八建”品牌被國家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他本人也屢獲殊榮:國家一級注冊建造師,武漢市勞動模范,武漢市優秀共產黨員,武漢市優秀黨務工作者,新洲區優秀政協委員。
履職盡責,為民建言獻計出力
自從成為新洲區政協委員、常委以來,李柏樹一直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切實發揮好在本職工作中的帶頭作用、政協工作中的主體作用、界別群眾中的代表作用,展現良好形象。
在本職工作中,他帶頭開拓市場,承接工程,狠抓安全管理和工程質量,他主持承建的“長青廣場”,總面積7萬平方米,獲“黃鶴杯”獎,承建的武漢光谷中心花園,總面積6.5萬平方米,獲“楚天杯”獎,主持的武漢市香港路中華城超高層項目開創了在中心城區建設四層地下室的高難度施工先河。李柏樹個人完成建安產值近8億元,創利稅約8000萬元,項目工程部被評為納稅突出貢獻單位。
在政協工作中,他深深地認識到,政協委員不僅僅是榮譽,更是代表人民群眾參政議政的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決不能“只掛名,不議政”,更不能“只要榮譽,放棄責任”。因此,他積極參加政協組織的各種學習、調研、視察、評議等活動,按時參加政協的會議。平時留心關注民生、關注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主動聯系界別群眾,傾聽百姓呼聲,認真撰寫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積極在政協會議上發言,反映群眾的意愿。他撰寫的《關于加大對建筑企業扶持力度的建議》被評為優秀提案,他作的大會發言《整合既有資源,突破發展瓶頸,舉全區之力夯實建筑之鄉的品牌根基》,被評為優秀協商發言,他提出的預防項目經理沉迷賭博、尤其是赴境外賭城豪賭的建議,引起了領導和職能部門的重視。據統計,近5年來,他撰寫提案、社情民意信息20余篇,在會上作協商發言10余次。
熱衷公益,奉獻社會一片愛心
李柏樹常說,小勝靠智,大勝靠德。無論企業發展還是個人成長,都不能忘記社會責任。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多年來,他大力倡導以“造最好質量的房子,做最有愛心的企業”為公司發展理念,組織公司員工積極參與助學、扶貧、抗震救災以及新農村建設等社會公益事業。公司先后向社會捐資捐款累計過億元,資助了2萬多名貧困大學生,涌現出了100多位熱心公益、樂于奉獻的優秀項目經理,被評為全國最具社會責任感企業。特別是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在李柏樹的統籌安排下,公司董事會一致通過派專業人員帶專業設備,第一時間趕到都江堰市實施救援,及時派遣施工隊伍趕到四川雅安援建,安裝活動板房2000余套。全體員工積極獻愛心、踴躍捐款400多萬元給災區人民,是湖北省建筑行業捐款最多的企業,得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褒揚,時任省委書記羅清泉同志親切接見了公司所有援建人員。
多年來,他也一直帶頭投入到社會公益事業之中,時刻把弱勢群體放在心里、把農民工的冷暖掛在心頭。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來,李柏樹個人捐資達200余萬元,共扶持了30多名農村貧困子女上學,年均為家鄉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達3000余人次,為項目部工程部管理人員辦理了養老保險。為了杜絕拖欠民工工資現象發生,他協調公司財務部門為農民工辦理銀行卡,每月將每個農民工工資打入到本人的工資卡上去,徹底避免了農民工工資拖欠現象的發生。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他個人捐款10萬元,另向中組部交納特殊黨費5000元。近幾年來,每年個人捐資助學10萬元以上,為社會、為國家作出了較大貢獻。
這就是李柏樹,一位平凡的政協常委,他用扎實細致的工作、堅忍不拔的追求、高風亮節的姿態,演繹了新八集團公司的傳奇故事,也書寫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武漢市新洲區政協 周勝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