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筆者隨同當陽市政協草埠湖鎮聯絡組長文斌武等人,來到市政協委員劉智君在家鄉金龍村領辦的養雞基地時,卻沒有看到雞,但雞舍收得干干凈凈。她笑著說,今年來已出售了6批計48000只雞,目前正著手喂養第7批8000只雞,將在春節前投放市場。
據了解,1987年出生的劉智君,于2007年在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湖北工業學院畢業后,在一位朋友的推介下,便回到家鄉尋找“雞遇”創業的致富夢 。2009年10月,她拿出在讀書期間開餐館、商店的積蓄50萬元,利用老家的6畝土地興建雞舍,作為創業的起點,實現“雞遇”創業致富的夢想。她當年試養的第一批8000只雞很成功,不僅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而且市場行情十分看好。于是又喂養了第二批6000只雞,但由于受當地自然風大的影響,喂養的雞死了3000多只,反而虧了。可她并不灰心喪氣,仍繼續前進。2010年,她喂養了4批計3萬多只雞,獲純利19萬元。從2011至2013年,她每年都堅持喂養6批計4萬多只雞,銷往宜昌、荊州、湖南常德及周邊市縣區的市場。
2011年,她被推薦擔任當陽市政協七屆委員后,不僅把雞喂養得好,又于2013年3月與市政協委員李海燕合作新辦了“當陽市草埠湖金哲糧購有限公司”,每年收購當地1300多農戶種植的小麥、玉米和在鐘祥、江陵、荊州設立了三個收購點,全年可收購15000噸,其中小麥7000噸,玉米8000噸。通過烘干機分別將小麥、玉米烘干后再銷往國家糧食儲備庫和大中型飼料加工廠。枝江市七星臺有位名叫別小平的農民朋友,今年賣給公司一萬多斤小麥沒有結帳,劉智君立即打電話催他來公司結帳。事后,別小平聽人介紹劉智君是政協委員時,他十分感激地說:“政協委員開辦的公司我們信得過,以后不僅我種植的小麥、玉米要拉到 公司賣,還要動員親朋好友們也將小麥、玉米拉到 公司來賣,目前已達10萬多斤。”這事讓劉智君也很感動。她常說:“當政協委員,不僅僅只是一份榮譽,更是一種責任。”她為了職工安心公司工作,既免費提供三餐生活費和住宿,員工月收入一般在5000元以上,有的高達8000元。她為了認真履行政協委員的職責,極積提交提案。她與趙溶燕委員合寫的《關于將鞏河水管網向農村延伸的建議》的提案被評為優秀提案,受到了當陽政協的表彰。
(當陽市政協 李棟善 唐應發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