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傳榮,2011年底,年近五十的他,換屆擔任了枝江市政協委員、顧家店鎮清水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上任三年以來,他不負重望,用心干事謀發展,盡心履職系民生,村內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一致好評,連續三年被評為“枝江市文明村”。
艱難的選擇
2011年8月26日,是他終身難忘的日子,村“兩委”班子換屆臨近,該市顧家店鎮黨委主要負責人找到正在忙活的他進行了簡單談話,清水溪村現任老書記已經年過六十,要求他回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回家后,他把組織的決定告訴了家人,卻遭來全家多數人的反對,干,近400畝的養殖水面誰來管理?年出欄5000頭養豬場誰去負責?承包的工程去做不做?每年近百萬元的收入就會減少,不干,就辜負了組織和全村2000多村民、60多名黨員的信任。唯有他父親給予他很大支持,他父親說:“我是一個老黨員、老農村基層干部,既然黨員相信你、組織信任你,你就應該挑起這副擔子,好好用你搞自己事業的決心和干勁去搞集體的事,就一定搞得好”。父親樸實的話語堅定了他的決心,于是,薛傳榮耐心做通了妻子的工作,說服了剛剛大學畢業的二兒子,回家經營現有產業,自己還辭去了宜昌新奧建筑公司項目經理職務,走馬上任了。
用心干事謀發展
清水溪村由三村合并而成,雖然靠近集鎮,但基礎設施不配套,制約了村級經濟的發展,上任之初,他經過認真走訪,認為首先應該解決好老百姓行路難、農產品進出難的問題。2011年秋冬,組織全村勞力修鋪了30公里的晴雨路。3年來,他積極向上爭取資金250萬元,自己墊資100多萬元,硬化通村公路15.1公里,在硬化通村公路中,為了降低成本,節約資金,他利用從事過建筑行業的優勢,自己組織工程隊施工,每公里節約資金5萬元左右。通過三年時間的努力,基本解決了老百姓行路難、農產品進出難的問題。
該村以農業種植業為主 2013年爭取上級資金和一事一議項目,完成了2300米“U”型槽水利灌溉渠建設,修建當家堰25口,更新抗旱變壓器一臺套,完成土地整理 100多畝,有效保障了農民旱勞豐收。
去年以來,他以白洋工業園拆遷在該村建居民點為契機,加大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先后投資100多萬元,按照美麗鄉村建設的要求,在通村公路旁植樹1萬多顆,安裝路 150盞,還修建了村文化娛樂活動廣場,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盡心履職系民生
作為政協委員“村官”的他,時刻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時刻關注弱勢群體,在全鎮率先成立了清水溪村關愛理事會。三年以來,關愛理事會籌資近10萬元,救助村內老弱病殘和特困戶,他還建立了80歲以上老人的健康檔案,自己出資定期為他們進行體檢每逢老人生日和春節來臨時,代表組織給他們送去“紅包“和慰問金,向他們祝福,受到群眾的交口稱贊。
(枝江市政協 李紅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