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1歲的當陽市政協委員曹靜,于1991年畢業于當陽衛校護理專業,現任外科綜合平臺護士長。參加工作20多年來,先后榮獲市優秀護理管理者、先進個人等光榮稱號,2006年當選當陽市政協委員,2013年榮獲當陽市首屆“最美護士”稱號,2014年榮獲當陽市“最美家庭”榮譽稱號。
理論聯系實際,提升工作能力。20余年來,她作為一名護士,工作不是簡單地停留在打針、發藥、執行醫囑上,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理論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邊工作邊學習,邊學習邊發展。在實際工作中,堅持不斷地學習護理專業知識,總結實踐經驗,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融會貫通,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掌握本學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先進的護理技術,爭做先進護士的代表,并與同事共同成長。
“三心”服務理念,真情服務病人。全心救護病人。工作中,她總是嚴以律己,把時間奉獻給病人,把細心和耐心奉獻給病人,對醫療質量精益求精,最大限度地減少病人的痛苦。無論白天黑夜、酷暑嚴寒,只要病人有需要,她總是隨叫隨到,從不例外。記得2008年1月那場罕見的冰雪災害,一天深夜,正在睡夢中的她突然被急促的電話鈴驚醒,抓起電話——里面傳來劉院長焦急的聲音:“小曹,快來內科幫忙搶救,一位病人已停止呼吸,快!快!”沒等她回答,劉院長就掛了電話。她來不及多想,迅速起床,抓起外套就出門,邊跑邊穿衣服,結果在如抹了油的冰路上摔了兩三次,但疼痛與病人的生命垂危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她以最快速度沖進了病房,并立即投入到對病人的搶救之中,原來那位停止呼吸的病人是因為呼吸道被痰液堵塞。病人的血氧飽和度直線下降,她立即協助給病人氣管插管,劉院長為病人胸部擠壓,一股濃痰從口腔噴射而出,噴了她一臉。雖然多次經歷這種事,但她仍感到腑內翻江倒海,為爭取最寶貴的搶救時間,她立即用手巾簡單擦了一下滿臉污物,以最大的毅力強制忍住,不顧一切繼續投入到搶救之中。經過幾個醫生的共同努力,那個危重病人終于轉危為安。搶救結束時,已是凌晨兩點了。直到病人的情況完全穩定后,她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才感到自己的肘關節和膝蓋鉆心的痛。2010年5月,患者康悅因患小兒腹股溝斜疝在淯溪衛生院手術治療,手術結束后撥管時,病人突然出現分泌物堵塞氣管,導致呼吸停止。由于沒有呼吸機,情況萬分危急,在生死攸關的時刻,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她來不及多想,立即對患兒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一口、兩口、三口……,她忍住一陣陣的惡心,經過近3分鐘搶救,終于將分泌物吸出,患兒轉危為安。
精心管理科室。1998年4月她被任命為手術室護士長,2011年3月又兼任外科護士長。作為一名護士長,既要有醫務人員精湛的醫療護理技術和高尚的職業道德,又要有科學的管理和同心同德的團隊精神。為提高科室護理人員的素質,她帶頭并積極鼓勵和支持科室護理人員參加護理函授,同時根據本科室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科室人員培訓計劃和護理計劃。
認真履行職責,堅持以身作則。2006年,她光榮地當選為當陽市政協委員。當上政協委員后,她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責任更大了。通過走村串戶,對淯溪鎮及周邊鄉鎮所管轄的村衛生室情況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研,由她起草的《建立農村衛生人才培養長效機制,提高農村衛生隊伍整體素質》的提案被評為2008年度政協十大優秀提案之一。由于她認真履行政協委員的職責,當年被評為當陽市優秀政協委員。
如今的社會生活紛繁似錦,奇光異彩,誘惑難免。少數醫務人員收“紅包”、拿回扣,為一己私利,不惜犧牲病人利益,嚴重損害了衛生行業形象,敗壞了黨群關系。作為一名護士長,她恪盡職守,以身作則,沒有辜負領導和全院職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托付和信任。但作為一名妻子、母親和女兒,她卻深感內疚。這些年來,對年邁的父母、年幼的兒子和工作繁忙的丈夫照顧得實在太少。
2008年5月,年近7旬的父親在宜昌市仁和醫院住院,她卻因為工作太忙而未能到醫院照顧一天。2011年6月,她的兒子以全鎮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取了當陽一中。看到兒子驕人的成績,禁不住熱淚盈眶。一方面為兒子的成績感到驕傲,另一方面又從心底里愧對兒子。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作為科室負責人,對科室職工既要言傳,更要身教,要求別人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要求別人不能做的,自己絕對不做。任護士長十多年來,從沒有完整地休息過一次年假。這就是曹靜,在衛生戰線詮釋著“最美護士”這一光輝形象。
(當陽市政協 付正兵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