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市政協委員、縣政協常委、行風督察員,我深感肩擔的重任,是責任,更是奉獻。我將不辱使命,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為縣域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的發展鼓與呼,為企業職工的權益吶與喊”。這是湖北省個私協會副會長,十堰市優秀政協委員,竹溪縣政協常委、工商聯副主席、個私協工會主席李遠東的座右銘,本著對政協委員、工會主席、行風監督員的神圣職責和對個體私營經濟工作的執著,在“編外干部”工作崗位上,二十年如一日地踐行著自己的諾言,書寫著無悔的人生。
樂當民營經濟的“保姆”
李遠東在常人心中既是個不可理喻的人,也是一個令人敬佩的人。說他不可理喻,是他放著好好的生意不做,卻忙于不拿國家“俸祿”的苦差事;說他令人敬佩,是他長年累月的干著個體私營經濟調解、困難職工解困、違法違紀行為監督等出力不討好的苦差事。因此,在竹溪,人們為他送上了“編外干部” 這樣的一個綽號,飽含群眾對他的欽佩與崇敬。
甘當民營經濟的“保姆”。1991年,在竹溪商界已小有名氣,還不滿30歲的李遠東,因為人公道、樂于助人、熱心公益事業,就被當時的個體戶們推選為城關鎮個體私營經濟協會副會長,隨后相繼被推選為省、市、縣個私協副會長,自此,他就走上了這條“義務”為民營經濟發展服務的“不歸”之路。盡管這只是個沒有級別、沒有“俸祿”的“編外干部”,但李遠東憑著為民營經濟發展服務的一腔熱情將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全部奉獻給了個體私營經濟發展事業。大到民營經濟發展資金周轉困難、產品滯銷,小到民營經濟之間的鄰里糾紛,夫妻之間的矛盾調解……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李遠東,最信得過處理得最好的還是李會長。二十多年來,擁有眾多虛名“頭銜”的李遠東,不僅沒有得到分文工資報酬,相反,為了做好“本職”工作,他關掉了生意紅火的“遠東酒樓”,把全部家務和服裝店鋪丟給了體弱多病的妻子。有人說他“傻”,不務正業,放著好好的生意不做,去干無職無權、沒有報酬的“苦差事”,也有人說他是在圖名,想撈個人政治資本。面對他人所言,他不為所動,也不為自己爭辯,仍然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為個體私營業主們服務,甘當他們的“保姆”。
他誠實做人,用心做事。個體勞動者私營企業協會雖然只是個社會群團組織,但它是聯系政府和個體私營業主的橋梁和紐帶,既能傳達黨和政府的政策,又可以及時反映個體私營業主的意見和建議。個私協工作,對象特殊,情況復雜,宣傳政策、維權服務、調處糾紛、化解矛盾等都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他常常這樣勉勵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沒有深淺。人生苦短,韶華難留,我就是要用心去做事,力求做得更好,讓自己問心無愧。”就是這樣,他始終站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恪守著協會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敬業務實,用公心為私營業主服務,用真情為全縣民營經濟發展奔走、呼吁。竹溪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幾年前,縣委、縣政府為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招商引資,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外地客商來竹溪投資興業。對此,不僅不少職能部門對為民營經濟“松綁減負”難以接受,就連本縣的一些個體私營業主也存有戒備心理,擔心外來客商搶了自己的客源和商機,影響自己的收入,抵制外來客商甚至打擊報復的現象時有發生。為此,李遠東積極當好政策宣傳員,不分白天黑夜,主動上門,到民營業主家中與他們交心談心,讓他們吃上“定心丸”。在他的努力、影響和帶動下,本地有志之士創業,外地客商落戶竹溪投資興業已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
他熱心服務,處事公道。他主動引導和動員個體私營業主積極參加服務新農村建設,先后組織有實力、有影響、有奉獻意精神的會員代表向私營企業籌資40余萬元,幫助貧困村用于興辦產業、修建公路、發展養殖等,為農村經濟發展盡職盡責。在幫助民營經濟發展的同時,他還積極配合稅務、工商部門做好護稅、協稅工作,在支持職能部門為國聚財工作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正是他對“本職”工作的敬業和奉獻,對民營事業的執著和熱心,處事做人的誠信和公道,他的工作得到了同行的信任,贏得了各級組織和個體私營業主們的肯定和贊譽。從1994年他擔任縣工商聯副會長、個私協會副會長起,2006年又被推選為省個私協會副會長,先后多次被省、市、縣有關部門授予“優秀創業者”、“光彩之星”和“招商引資先進個人”、“文明誠信個體工商戶”等榮譽稱號。2012年元月,縣工商聯換屆,他全票當選副主席。
愿當參政議政的“忙人”
在參政議政的舞臺上,李遠東既是最活躍的政協委員,又是縣委、縣政府最信得過的“行風督察員”。從縣第六屆政協委員起,到七、八、九屆縣政協常委,同時又是十堰市二、三、四屆政協委員和連續多年的政風行風督察員。他堅持通過提案建言獻策,通過調查挖掘有損黨和政府形象的違法違紀事件,切實履行政協委員和行評代表的職責。十多年來,他先后提出提案100多件,提出有價值的建議意見400多條,很多被縣委、縣政府決策采納,在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竹溪是農業大縣,農業、農村、農民等“三農”問題一直是縣委、縣政府重點關注的話題。《種子法》頒布后,他敏銳地發覺在種子方面坑農種子案例不少,害得農民利益損失巨大,引發了不穩定因素。一粒種子關系到社會的穩定,不能小視。于是他寫了《依法加強種子市場管理,切實保護農民群眾利益》的提案,引起了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縣政府組建專班開展種子市場專項整治,查處了一批假劣種子,凈化了種子市場,李遠東的提案也獲縣優秀提案獎。2006年至今,針對城關地區“放心肉不放心”的問題,李遠東以消費者身份,先后對城關地區豬肉市場、10余家賓館飯店進行暗查,與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進行了廣泛座談,在此基礎上,向縣委、縣政府提出《關于進一步健全豬肉市場監管長效機制的建議》,指出當時亟待解決的私屠濫宰現象突出、檢疫工作走過場、管理工作不到位、部門配合不協調等問題,并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和建議。縣政府根據他的建議召開專題會議,下發文件,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執法主體,充實機構和人員,安排部署生豬定點屠宰和實施“放心肉工程”工作,及時解決了生豬定點屠宰和豬肉市場中存在的突出問題。2010年他提出的《關于加大政府對農產品加工企業扶持力度的提案》被縣農業和科技部門采納,并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措施,為加快竹溪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提升農產品加工企業競爭力,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發揮了作用。特別是擔任市政協委員后,他每年都有幾件政協提案,而且他提交的提案,視野日漸寬闊,涉及城市建設、環境保護、教育、科技、衛生等各個方面。他提出的關于“給予黃姜化工企業關停補助”、“提高扶貧搬遷政策補助標準”、“將竹溪納入省、市中藥材板塊基地建設”等提案,都得到了省、市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并在工作決策中吸收采納。近些年來,他撰寫的不少提案獲得了市、縣政府的采納和好評,有的還獲評為優秀提案。這些提案充分顯示了他奮發有為的參政責任和積極進取的議政能力。針對竹溪發展軟環境欠優的問題,他連續三年在政協全會上發言,一針見血的指出發展環境存在的問題及癥結所在,促成縣委、縣政府掀起軟環境治理風暴,全縣行政審批、服務項目由原來的514項減少到251項,減少263項,減少51%, 行政收費由原來的147項,精簡到98項,減少33.3%。
作為縣政協常委,在日常工作中,他十分注重深入實際、深人群眾,積極反映社情民意。針對城區干部居民反映強烈的城區燃放鞭炮嚴重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問題,李遠東提出《關于對城區燃放鞭炮必須限制的建議》,得到縣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采取相應措施,制定限鞭規定,廣大干部居民積極響應,無序燃放鞭炮的問題得到了有效遏止。他把城區用水水源不足和水壓不夠等問題反映后,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安排縣水務部門認真研究辦理落實,城區居民用水水壓問題基本緩解。他提出的關于加強污水處理管道建設質量監管的建議,得到縣委書記余春存同志親自批示,要求政府部門要自覺接受監督,全力把人民群眾的事情做好。作為一名委員,他熱心為民分憂,扶貧濟困,時刻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他本人在扶貧、幫困、助學等方面捐款捐物,還積極組織全縣個私會員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向“5.12”汶川地震災區、玉樹地震災區募捐善款20余萬元。在竹溪政協委員中,在人民群眾心目里,他是個地地道道“忙人”、“好人”。
甘當職工會員的“娘親”
李遠東敢于也善于維護職工合法權利,被企業職工敬稱為好“娘親”。隨著竹溪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民營經濟占全縣企業生產總值的95%,個體私營經濟從業職工達1.8萬多人。他深知,履行個私協工會主席職責之重要意義。為切實保障全縣非公企業職工合法權益,維護企業職工隊伍和諧穩定,2000年,在縣總工會的幫助指導下,李遠東充分發揮個私協聯系非公企業的優勢,積極爭取各民營業主重視支持,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商貿流通、美容美發、出租車、餐飲服務、加工修理、文印影相、家電通訊等七個行業協會工會,并通過2年的努力,使130余家民營企業建立工會組織,1.6萬多從業職工加入成為工會會員。2010年,在縣總工會、縣工商局支持下,他整合縣個私協工會下轄的7個行業工會,實行“七塊牌子、一個場地、一套班子、一個體制、一張網絡、一套檔案”的合署辦公,并定期召開7個行業工會主席工作碰頭會,每周集中辦公不少于兩天,有效緊密了七大行業工會組織結構,靈活了工會活動方式,強化了組織領導,使縣個體私營企業工會聯合會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2011年,在縣總工會推進“兩個普遍”工作中,李遠東堅持深入基層、沖在一線,縣個私協所屬企業的工會組建率達100%,企業職工工資集體協商建制率達90%,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建制率達100%。有效將全縣非公企業職工權益納入工會維護體系。縣個私協工會工作吸引了陜西縣平利、鎮坪,重慶巫溪縣等鄂、渝、陜周邊鄰縣工會前來學習考察,得到省、市、縣總工會領導充分肯定。縣個私協工會連續7年榮獲全縣先進工會,個人連續7年獲得“全縣優秀工會工作者”。
他敢于依法維權。當民營企業職工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他敢于伸張正義,積極為受侵害的職工奔赴呼吁,配合有關職能部門做好依法行政、違法必糾工作。2006年,雅斯超市違背勞動合同,員工試用期滿后,仍按試用期400元的標準支付員工工資,李遠東收到舉報后,多次找業主交涉,同勞動部門一起協調,終于使超市依照勞動法提高員工工資標準,按每月600元核發。2008年,縣壽康永樂、新苑電器、鴻亨工貿等企業職工反映,他們的養老保險企業沒有按規定交納,并商議組織群體上訪。他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與企業交涉,最終落實了這些企業職工的養老金問題。在擔任縣個私協工會主席以來的12年間,他累計化解各類勞資矛盾糾紛200余起,推動企業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1.1萬余份、集體合同130余份。
他善于排憂解難。在全縣個體私營企業業主心目中,都說他是個討人喜歡的“和事佬”。業主間無論多么復雜難纏的糾紛,有他出面,總能得到妥善調處。在平時的工作中,他積極引導個體私營業主學法、守法、用法,主動當好“調解人”,私營業主之間有了矛盾糾紛,他就主動義務上門做工作,耐心化解當事人之間的疙瘩,他為個體私營業主服務的一腔熱情讓大家深受感動,也得到了業主們的信賴和信任。2000年以來,為切實做好下崗職工的安置,他主動建議縣總工會在私營企業建立再就業培訓基地,開展就業幫扶,為下崗失業人員進行再就業培訓。先后在新星電器有限公司、壽康超市建立培訓基地,培訓并安置下崗職工250多人再就業。
他勤于樂善好施。針對少數私營企業存在的生產、經營環境及資金困難等難題,李遠東積極向有關方面呼吁,爭取政策。同時,在個體私營業主內部開展各種形式的幫扶和互助活動,走訪慰問困難個體戶,組織私營業主為重大傷殘、重大疾病個體會員蔣友國、梁巨清募捐8000元。積極為協會會員做好養老保險的參保、辦理就醫優惠證、小額融資信譽貸款等各項工作,為會員營造了“家”的溫馨。扎實開展個體私營企業困難職工幫扶解困工作,在企業業主間倡導并建立了困難職工幫扶基金,從2001年至2014年5月,他累計募集籌措困難職工幫扶資金50余萬元,幫扶困難職工1200余人次。
他甘于公而忘私。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全靠妻子經營的服裝店掙錢來支撐。近幾年來,他愛人體弱多病,童裝生意也每況愈下,由于負擔過重,連原來為防老而買的保險也停繳了。妻子因病住進市太和醫院,他照護了一天,得知外地客商來竹溪投資被地方商霸欺辱毆打,他就撇下重病的妻子匆匆趕回縣城,及時協調處理、化解矛盾,穩定客商。每當看到患有先天性近視的年邁母親需要照料,孩子大學畢業閑置在家,身體孱弱的妻子需要關愛,自己卻沒有盡到為子為父為夫的責任,他感到很內疚,也打過退堂鼓,想辭去那些社會職務。可當他看到人民群眾、民營業主、企業職工有困難和矛盾糾紛來求助時,他又一如既往地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無怨無悔地工作其中。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是雷鋒同志日記中的只言片語,李遠東作為新時期無數個雷鋒的代表,正是用他平凡的舉動,讓人民政協的會徽更加熠熠生輝。
(竹溪縣政協 李章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