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一大早,廣水市政協委員、郵遞員沈寶棟的手機就響起來了,電話那頭傳來一個陌生而又激動的聲音:“謝謝你,你真是個大好人哪!要不是你,我怎么找得到那么多年沒聯系的朋友?”沈寶棟笑著說:“你要感謝政協網,是網上發的貼子才讓我找到你的。”至此,一封寫著46年前地址的信件終于找到了它的主人。
3月31日,沈寶棟的包裹里有一封特別的信件,上面寫著:湖北省應山縣城關鎮建設街33號或和平街160號交(68年前地址)田桂華、吳夢嬌同志收,落款是:安徽省樅陽縣白梅鄉黃石村山前組楊誠。這可難倒了沈寶棟,上面寫的地址都沒有聽過,到哪兒去找呢?沈寶棟想出了一個“笨”辦法,那就是挨家挨戶打聽。在跑了四五條街道,敲了幾十戶人家的門,詢問了100多人后,4月1日,沈寶棟終于從一位78歲的老人和一位退休干部那兒獲悉:這兩個地址應該是1968年以前的,建設街就是現在的理學街,和平街就是現在的東正街。
沈寶棟經過分析,初步判斷信上的地址應該是東正街和理學街交匯處的五童口。他又馬不停蹄地趕到理學街社區以及當地派出所查詢收信人信息,并在兩條街道張貼了幾張尋人啟事,結果都沒有查到。
查找陷入僵局。這時,沈寶棟想到了網絡。4月3日中午,他找到市政協辦公室,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辦公室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當即在廣水市政協網站的“政協在線”欄目發了一篇貼子,題為“尋找一封寫著68年前地址的信的主人”,并留下了沈寶棟的聯系方式。由于“政協在線”欄目是廣水市政協網在當地影響力最大的民間網站“廣論天下”論壇上設的一個子欄目,社會關注度比較高。貼子發表的當天,就有眾多網友關注并紛紛留言出謀劃策。
4月4日晚上6點鐘左右,沈寶棟接到了一位陌生女性的來電。來電人是收信人田桂華的女兒、吳夢嬌的妹妹,家住孝感。當天,她在上網時看到了這篇貼子,就立即聯系上了沈寶棟。原來,收信人是一對母女,于70年代從廣水舉家搬遷到孝感,而寄信人是田桂華一位極要好的朋友。沈寶棟當即記下了田桂華的新地址,要將這封倍受牽掛的信件寄給它的主人。
4月8日,70多歲的田桂華打來電話,再三感謝沈寶棟,也感謝網絡讓她找到了失散近50年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