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風采

情系人民  服務發展

2014-09-21 11:21:27  
字體大小:【

 

宜昌市夷陵區政協副主席  田安友


    為了“追逐中國夢、鑄就大城夢、共圓百姓夢”,市、區委“觀天氣、接地氣、聚人氣”先后啟動了“三萬”、“三進五訪”、“四進一促”、群眾路線教育實踐等活動,區政協審時度勢地開展了“四百”活動,為我們踐行“為民、務實、清廉”的主題提供了廣闊舞臺。按照組織安排,我積極投身活動,先后聯系下堡坪鄉十八灣村、樂天溪奇石村、朗天建材、晉遠廚具等單位,做了一些工作,在活動中也有所思有所為有所獲。現聯系個人實際談談做法和體會。


    一、凈化心事


    調整心態,提振精氣神。對開展上述活動,自己經歷了由不認識到認識,不熱心到熱心,不使力到給力的轉化過程。開始內心有一些雜念:一是“無用論”,自認為參加活動無數,各部門載體疊加,一般是“轟轟烈烈搞形式,扎扎實實走過場”,把不了脈,成不了事;二是“無力論”,認為身在政協,站位不高,有職無權,兩手空空,表不了態,幫不上忙;三是“無利論”,認為“進村入戶”、“進園入企”熱邊靠冷邊,交不了友,晉不了級,加不了薪,是“頂起兌窩子唱戲——費力了戲不好看”;四是“無方論”,認為國情社情民情變了,工作崗位變了,老辦法不能用,新辦法不會用,有點“狗咬刺猬——無從下口”,凡此種種,或多或少促使自己“等作為”、“慢作為”、“少作為”甚至“不作為”。但想是想,說是說,端公碗吃公飯還是要做公事。當自己邁開雙腳走進火熱主戰場的時候逐步改變了我的思維和態度,走進小溪塔高新園,我被轟轟烈烈的建設場面所震撼;走進項目,我被投資者期盼的眼神所打動;走進企業,我被汪家新等企業家的激情所折服;走進聯系鄉鎮,當看到村民十多戶房子倒塌,了解到有4000多人無安全水源,900多名光棍,100多精神病人,一個正常未成年人帶著3個精神病人砍柴等情況時,我為之動容。從細微處我明白了,群眾需要我們,基層需要我們,企業需要我們;我們該去,該迅速去,該到需要的地方去。


    從此,我認真學習中央、省、市、區指示精神,把握大針方針,武裝腦子,補好精神之鈣;積極參加區委、政府、政協組織召開的重要會議,眼觀全局,明確重點,謀好點子,找準服務的對接點;主動參加區委和單位組織的調研、視察、辦公,虛心向領導、同事和內行請教,學有樣子,增強自己轉行干事的能耐,跑遍14個鄉鎮辦事處,貼近基層,撲下身子,從實踐中增加與群眾的感情,努力實現自己由一名檢察工作者向行政領導干部的“華麗轉身”。


    二、傾情民事


    走基層是干部的“基本功”,話發展是干部的“重頭戲”,出點子是干部的“鐵拐杖”,抓落實是干部的“真本事”,在聯鄉下村中我主要做到四個關注:


    一是關注謀劃。下堡坪鄉是貧困山區,偏遠小鄉。如何定位,如何“排架”,如何創特色是黨委考慮的問題,也是我思考的問題。經過合計,該鄉先后提出了“穩麻攻茶、生態興鄉”和傾力打造“中國天麻第一鄉、宜昌城郊生態第一鄉”的口號,為了凝聚共識,我連續三年出席該鄉經濟工作大會,并備好功課作好報告,幫助提神鼓勁。引導干部“破解思想觀念上的禁錮圈,壯大穩步發展的經濟圈,拓展民生福祉的救生圈,打造環保清潔的生態圈,扣緊治庸問責的警戒圈”,講話力求鄉土氣息,帶有務實風格,使大家喜聞樂見,印象深刻;到村里聯系先談思路后說錢,主要是幫助理思路拿盤子找路子出點子,并要求量力而行,“有多少人下多少米”,不舉債增負、勞民傷財。


    二是關注產業。產業興則農村興。茶葉、天麻、養殖是下堡坪藏富于民的“當家田”,也是干部的“打門錘”。為興茶,我多次要求鄉里邀請市區領導現場辦公,全力支持秀水天香做大做強,不斷擴大標準茶園規模,動員聯系村率先入社,并多次拜訪產業領軍人汪家新,出席企業活動,營造氣場。如今他們正在籌建企業黨總支,茶農合作社、土地流轉成為全區一面旗幟;為興麻,我調研后認為,健康發展天麻是農民增收的好路子,動員政協委員寫社情民意,得到盧區長、彭書記批示;接著又要政協委員建議將天麻無硫加工設備納入農機補貼得到采納,政府補貼50臺,已到位45萬元。去年建議該鄉加大申報力度,最終榮獲“中國天麻之鄉”稱號;為興牧,我找政協委員畜牧站長李東升座談,幫助分析著力點,找準薄弱點,他們狠抓養殖污染治理的經驗也受到上級肯定。


    三是關注瓶頸。緊扣破解制約下堡坪鄉發展的財政、電力、飲水、交通、市場等問題不松手,主動獻計出力;邀請電力局領導到現場決策,增設變壓器兩臺,將35千伏變電站和管理站納入計劃;為修路鼓與呼,要求慎選張蓮路,以民生為重修好霧下路下蓮路,區政府重視已開工維修;為治水,邀請水利局領導辦公、加大了集鎮河道治理,并解決了大部分村的安全飲水;為增收節支,要求鄉政府擴大稅源,厲行節約,從自身做起,接待不出機關食堂。不僅實現了財政過千萬,還實現了農民純收入過萬元。


    四是關注民生。前年“6.29”重大災害發生后,我及時趕赴現場,翻山越嶺察看倒房戶8家,主動捐款1000元,并參與抗災會提出具體要求,發動企業和朋友捐款,以解燃眉之急;春節前又冒雪走進受災戶檢查重建情況;發現一段時間亂確亂伐嚴重,我走訪分管部門了解情況,要求明確責任,加強巡防,保護青山綠水;在結親拜年、入戶慰問時為情所動,自掏慰問金1000多元略表心意。在調研中,我發現村干部待遇偏低,及時與鄉領導溝通,鄉黨委經過論證,決定每人每年上調900余元,穩基層強基礎。


    三、盡力做事


    政協機關把園區當“主場”不當“客場”,政協人把項目發展當責任不當負擔,敢于擔當,盡力而為,致力成事。我除了積極參與常委會組織的工業園區、發展茶產業、礦業經濟、食品安全等專題調研視察,為經濟增長主戰場建言獻策外,在區“四進一促”動員會當日下午就帶領國土、規劃等部門深入到晉遠廚具公司現場辦公,之后數十次上公司跑工地為企業服務,協調企業與領導、與主管部門、與周邊的關系,化解其涉法難題,使其順利完成展示大樓項目征地,廠區選址規劃和建設,現已即將竣工投入生產;同時帶領相關部門到宜昌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召開經營形勢分析會,為企業理清思路,確定目標,協調有關部門幫助新上年產12萬立方陶粒空心砌塊生產線和第二條年產10萬立方陶粒生產線,并加大該產品推介力度,企業有了較好發展。另外是參與招商引資,在中心工作中彰顯政協特色,注意利用統戰平臺,加強外引內聯。如多次接待香港教育家邱日謙先生,動員他到夷陵投資建高檔幼兒園,經教育等部門多方協調,終于落戶基督教三峽堂;還牽頭協調22公司與人社局聯合辦公,解決勞務用工問題,輸出勞力30余人,實現企地共贏。


    四、參與大事


    去年區委確定我為奇石產業聯系人,我主動履責,認真謀事、干事,出色地完成了這一光榮任務。一是主持成立了宜昌市三峽夷陵觀賞石協會。組織國土、民政等部門廣泛走訪調查,登記了八十多名會員。主持起草了協會章程等重要文件,協商產生了首屆理事會和正副會長,成功召開了成立大會,有序開展了協會工作,使奇石產業有了組織保證。二是扶持產業村,搞好產業規劃。會同樂天溪鎮對奇石較為集中的兆吉坪村、王家坪村進行產業調查、資源分析、規劃論證和市場促銷,促使兩村奇石產業提檔升級。三是傾全力辦好首屆奇石展。三峽奇石展是市“三節”的重要節點和亮點,各級十分關注。在區委區政府和組織部主要領導的直接指揮下,我做了大量具體工作。我搜集國內外奇石資料,指導制定方案,數易其稿最終使市區兩級為之叫好;遍訪名家搜集石源,組織布展,使參觀者眼前為之一亮;督辦主會場、奇石館、奇石苑建設按期完成,其竣工使人為之一振;布局謀篇,指導起草和審定文稿20多篇,使聽者聞之一喜;力邀10余省名人名家參展參會,精心組織開幕式、奇石論壇、奇石推介、奇石交易等系列活動,使參加者受益者為之喝彩!最近,經過爭取和策劃,還將三峽奇石編入中國觀賞石協會主編的《中國觀賞石之鄉》全書,向國人全面展示,使石友為之向往。受到上級和群眾肯定,被評為全市“三節”籌辦活動先進個人。


    在班長的帶領下,我做了一些該做的工作,但與先進相比,相差甚遠,我將虛心向領導和先進學習,總結好的,彌補差的,創造新的,為城鄉統籌做出新貢獻,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