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一篇《新洲區潘塘街留守兒童驛站開課》的新聞在人民網、新華網、鳳凰網、搜狐網、中國日報網、法制日報、檢察日報和湖北日報等全國100多家知名媒體網站刊載,組織策劃開展這次公益愛心活動的,就是新洲區潘塘派出所所長、新洲區政協委員陶芳!
“活地圖”,“活檔案”
潘塘街位于大別山南麓,地處新洲區東北部,與麻城市毗鄰。全街版土面積62.5平方公里,轄29個村1個社區,250個村民小組,8660戶,總人口32493人;全街6所小學、1所初中、3所幼兒園、在校學生10397人,其中長年重點留守兒童698人。
潘塘街是武漢市東北部重點“口子鎮”,因省道柳明線縱穿南北、宋四線橫貫東西以及京廣鐵路與大廣高速穿街而過,因此,還是武漢市東北部通往蘇豫皖的門戶和重要通道,也是鄂東鄉鎮交通樞紐和商貿中心。
這是陶芳一口氣介紹完的。潘塘街的歷史沿革、地形地貌、人口分布及流動、學校和留守兒童以及空巢老人情況,全街的治安中心戶等等,他不翻“小本本”,憑著用腳走出來的印記,可以如數家珍、娓娓道來。
胸中裝著全街的無數,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心里有數。陶芳自走馬上任起,這樣說,也這樣干。
那些年,那些事
陶芳今年47歲,1986年走出軍營步入公安警營,已經28個春秋。
1996年,那時他擔任靠山店交通中隊隊長,8月份的一個晚上,他在318國道倉埠彭四村路段巡邏時,發現武漢一出租車司機遍體鱗傷、已無力報警。他一方面趕緊送受害人到醫院搶救,一方面開展地毯式搜索,終于將躲在荒郊草叢中的歹徒擒獲。
2004年擔任鳳凰派出所副所長時,浠水縣一貨車司機被6個小青年持刀搶劫,時值12月末,為取獲鐵證,陶芳不畏寒冷,到三屋村、余山村公路沿線地段水塘逐一打撈,最終因人證、物證鎖定,作惡者均被繩之以法。
調任城關派出所副所長期間,陶芳先后處理非正常死亡事故10多起。
2011年11月,在任倉埠派出所教導員期間,不辭勞苦地巡邏防范,竟一次抓獲參與搶劫的4名犯罪嫌疑人,還親赴江蘇宿遷市,解救了一名被拐賣16年的婦女,六夜未合眼!
走馬上任潘塘派出所所長后,與麻城市相鄰的派出所協商,開展“互通警情、聯防聯治”,探索“治安信息員”、“村灣電話聯通報警求助”、“干警下沉到村灣”等工作思路,以群眾求助為已任,以解百姓困難為責任,以創“無發案”和“平安潘塘”和“幸福潘塘”為目標。去年,經湖北省公安廳考核驗收,潘塘派出所由三級所升為二級所。
潘塘街漢樓村徐漢樓灣徐清平是華中科技大學的研究生畢業,在上海時,不小心不幸跌入地鐵鐵軌,造成嚴重肢體殘疾。陶芳獲悉后數次上門慰問看望,鼓勵小徐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派出所一位叫徐述明的干警還為此加入愛心組織施樂會。陶芳最大的心愿是能夠幫助徐清平安裝假肢并幫他開設一個“小賣部”,讓他自食其力、盡快走出陰影。
山鄉火種傳播人
維護老百姓的權益、保一方平安是公安干警的職責,為人民群眾解難事、做好事同樣是人民警察的光榮使命。
潘塘街地處偏僻,外出務工農民較多,空巢老人、留守婦女兒童也不少,如何最大效應發揮好派出所的功能,一直是陶芳思考的問題,也是作為一名政協委員的神圣責任。
一枝鮮花打扮不了春天,只有百花齊放才能春色滿園。陶芳想利用派出所的品牌、資源、人力來做一個充滿愛心的事業,他的主意得到了全所干警的支持和響應。
一支由10名志愿者組成的服務隊開始忙碌,建留守兒童驛站,請醫院來為空巢老人義診和體檢……
這還只是第一步,后面要做的事還多著哩,因為老百姓需要!
如今,陶芳帶領的團隊已經成了一個品牌,活躍在幸福潘塘這塊土地上,他要用綿薄的力量,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用政協委員的睿智,詮釋自己燦爛的人生……
(武漢市新洲區政協 黃金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