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風采

魚為奔波始化龍——記黃石市下陸區政協委員、黃石大華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余國剛

2014-09-21 11:21:18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 class="font01">大

 


  時光如電,歲月如歌。20年,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短暫一瞬。但對于一個有所追求的人來說,卻艱辛而漫長。在雄俊的東方山下,美麗的磁湖岸邊,他一路走來,走出貧困,走近富足,走向輝煌。20多年的時間也不是很短,在苦澀的淚水與拼搏的汗水中,他一路嬗變而來,從農民到鋼鐵工人,從小商人到企業家,從生意人到慈善之星。變化的是角色,不變的是奮斗與奉獻。20年來,他以銳意進取、誠信經營、勇往直前的信念,從鋼渣處理到環保治理,從礦產品到水泥建材,從經營漁具漁餌到發展文化產業,不斷地拓展行業領域,提升個人修為和企業品質。


  他的人生歷程,似乎在詮釋著這樣一個哲理:一個人的進步必須和社會的進步同行,一個企業的發展必須和時代的發展合拍,唯有如此,才能永葆青春,充滿生機,體現真正的人生價值。


  他,就是下陸區政協委員、黃石市大華商貿有限公司和武漢魚歸道有限公司董事長余國剛。


  20年風雨創業路,彈指一揮間。目前,余國剛擁有的企業經營范圍涉及水泥建材、礦產品、漁具漁餌等領域,企業主要分布黃石、武漢、鄂州三地,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生產基地各具特色,生產線各類設備配置先進,生產加工能力充沛,銷售網絡體系健全完善,并與華新水泥集團等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戰略伙伴關系。近幾年來企業發展迅猛,經營收入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長,今年年產值可超億元,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特別是今年投資興建的國家級釣魚競賽基地順利通過國家體育總局立項,成為黨委、政府重點扶持的項目。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余國剛從一個普通的企業工人,成長為青年創業的帶頭人,農村致富的領路人,情系社會的熱心人。在這華美轉身的背后,不知歷經了多少奮斗和拼搏、堅韌和執著。


  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然吹綠了祖國的大江南北,處處春意盎然。年輕的心,在這長草的季節,萌動勃發。父親務工,母親務農,兄弟六人,家大口闊,經濟基礎薄弱,是當時余國剛家庭的真實寫照。面對家庭困難的現實條件,排行老五的余國剛總是在苦苦思索,夢想著改變現狀。


  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這是一個崇尚成功的時代,這是一個夢想開花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唯有搶抓機遇,才能帶來成功,唯有順應時勢,才能造就英雄。1992年9月,剛滿20歲的余國剛毅然辭去了國有企業正式職工的工作,真正成為一名下海的弄潮兒。那些日子,他起早貪黑,摸爬滾打,由于誠懇待人,誠信經營,逐漸在市場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同時也掙得了第一桶金。


  機遇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1999年,當余國剛準備投資治理一座鋼渣山的時候,聞者無不竊竊私語:這不是拿錢打水漂嗎?而不久后全國鋼鐵行業開展學習勞模李雙良治理渣山,化廢為寶的消息傳來,人們才突然明白,原來身邊的渣山是個寶山啊。


  這座鋼渣山形成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幾乎與余國剛同時代出生成長。一家萬人大廠、國家地方骨干鋼鐵廠,在為國家奉獻鋼鐵和財富的同時,也把污染留在了附近的村莊。他們把鋼鐵煉成后形成的工業垃圾就近堆放,逐漸堆積如山,占地面積超過了80畝。


  余國剛就生活在這個鋼鐵廠附近的村莊。年幼的余國剛每次經過這座寸草不生的大山,就想,這里面有沒有藏著什么寶貝呢?童年的疑問一直縈繞著余國剛。


  此時,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的他聽到一個生意伙伴無意中說起廢棄的鋼渣可以進行治理,并蘊藏著巨大經濟價值的時候,剎那間觸動了余國剛敏感的神經,仿佛打開了又一扇“阿里巴巴”財富之門。


  他迅速與這家鋼廠的建材公司聯系,了解學習鋼渣治理的工藝流程和技術方法,并誠懇交換意見,投資渣山的治理,最終取得了20%的開發治理份額。


  投資建廠、上生產線、招賢納士,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一家新型建材廠出現在人們面前,當年處理鋼渣3萬噸,實現產值30萬元。當那些曾經污染家鄉土地的垃圾在生產線上再次被分類出煉鋼料、水泥料和路基料的時候,余國剛興奮無比。因為他知道,這與財富無關。那些一點點消失的渣山,預示著青山綠水的田園風光可以重現。


  “余公移山”的故事一時間傳遍了四里八鄉。


  “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睋尩孟葯C,往往是一個企業取得成功的第一步。但是,誠信才是一個企業穩健發展的根本所在。余國剛的骨子里流淌著農民和工人樸實無華的血液。2001年春天,余國剛到鋼廠提貨,發現自己運鋼渣的貨車上竟然埋藏著不少廢鋼。他頓時大聲喊了起來:“停下來、停下來,把廢鋼揀下來?!毖b貨和運貨的工人不由地暗笑起來:“哪有這么傻的老板?白送的錢都不要啊?!碑敃r,廢鋼渣的行情是35元/噸,而廢鋼的行情則是2000元/噸。這一幕情景,剛好被新任命的廠長看到,他問清楚了這個“傻老板”的名字后,才默默地走開。


  不久,在鋼廠干部大會上,廠長提到了余國剛的名字,并說,對這樣講誠信的人,可以放心地和他做生意。


  憑借誠信為本的理念,余國剛的業務量迅速擴大。許多企業負責人甚至專門找他做生意,并成為生活中的朋友。2004年,余國剛成立了黃石大華商貿有限公司,主營水泥配料貿易。隨即,成立了鄂州砂巖廠,進一步豐富了建材產品種類,增強了企業競爭實力。


  在占據鐵山、鄂州地區水泥配料市場超強份額后,余國剛積極與華新水泥集團建立聯系。在持續墊付運輸費用、低價供貨虧損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守合同、重信譽”,如期送貨。致力于樹百年品質的華新集團看好這樣的伙伴,2007年與大華公司簽訂了戰略性合作協議。


  黃石因石得名,因礦聞名,因礦建廠,因企興市。“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是詩仙李白為這片礦冶之地描繪的一幅無比壯觀的秋夜冶煉圖景。建市以來,礦冶之城工廠遍地開花,最鼎盛的時期,有2300多個大大小小的煙囪,每個月每平方公里降塵90噸以上。作為土生土長的企業家,余國剛決定從自己做起,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2006年,他遠赴安徽銅陵,請來環保專家,并投資100多萬元購置脫水等環保設備,對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加大治理廢水、污泥等污染,成為全省第一家開展鋼渣環保治理的私營企業。


  “財富來自社會,應該回報社會?!敝灰罕娪欣щy,余國剛都會給予幫扶,讓有實際困難的群眾感受到社會的關愛,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應有的貢獻。2003年,他為老鸛廟村捐款3萬元,2005年,他為王壽村捐款2萬元,2009年,他為失學學生捐款2萬元,2010年,他又捐款13萬元,修建水泥路500米,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他慈善之舉,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贊許和掌聲,他被區委、區政府授予下陸區首屆慈善之星的榮譽。


  “職工是企業和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庇鄧鴦偡浅I拼髽I員工,修建職工休息室、創業初期借錢發工資、經常與員工談心交流、采納大家的意見和建議……。20多年來,企業員工人數從過十到超百,工資水平從800元到3000元,一批下崗職工和失地農民在這里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和未來的憧憬。他們不是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他們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在市場大潮中團結成為一個堅強的集體?!霸?000年最困難的時候,我曾想到放棄,但員工們給我打氣,共度難關,就這樣堅持到現在?!庇鄧鴦傁氲竭@里,眼中不禁潮濕起來。


  隨著2010年中國黃石首屆國際礦冶文化旅游節的成功舉辦,建設黃石、發展黃石,將黃石打造成為“礦冶文化名城,生態園林城市”,已經成為黃石廣大市民的一致共識和自覺行動。作為黃石本土成長起來的企業家,余國剛深深意識到,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必須抓住文化的靈魂,把黃石的資源優勢、文化潛力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通過城市文化營銷,充分發揮文化的經濟屬性,發展經營性文化產業,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為黃石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于是,一個打造全國生態休閑文化產業知名品牌的構想由藍圖迅速成為了現實。而這一決策的形成和實施,與一個流傳千萬年的傳統文化緊密相連。


  余國剛經常笑稱自己是黃石的土著人和原鄉人,喜歡自然原野的他幾乎跑遍了黃石的每一處角落。一段時間,他迷戀上了釣魚,黃石及其周邊的水域都留下了他的身影。通過釣魚,他逐漸接觸到“漁樂圈”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據了解,黃石垂釣愛好者有幾萬之眾,在今年全國釣協評出的“全國36位釣魚大師”中,僅黃石一地就擁有5位。


  “半城山色半城湖”的自然條件賦予黃石垂釣文化在民間的普及。由于沒有標準的釣魚競技場地,大多數愛好者只能四處野釣,高手則要遠赴他鄉切磋技藝。特別是在今年初的“通達杯”釣魚大賽上,作為參賽者,余國剛痛心地發現,擁有磁湖這一若大城中湖的黃石市,竟然沒有一家象樣的比賽場地。


  余國剛決定再吃螃蟹,開風氣之先,借磁湖寶地,建設一處國家級標準釣魚競技基地。為此,他瘋狂地學習垂釣文化知識,研究文化產業發展規律。


  一個人如果把他的愛好放在時代的大背景之上,并與推動經濟建設、促進社會發展、服務人民大眾緊密結合起來,這種由愛好迸發出的能量無可限量。


   于是,他像著了魔一樣,到處游說宣傳垂釣文化,并積極向黨委、政府匯報這一構想和藍圖:


  對個人而言,垂釣作為一項情趣高雅的文化體育活動,寓運動于娛樂之中。古今中外,凡是參加過垂釣的人,無論男女老少,都會在身心上得到無窮的樂趣和有效的鍛煉。一是動,在釣魚情趣的誘惑下,釣者心甘情愿地運動,人變得手勤、腿勤、眼勤、耳勤、腦勤。二是靜,靜觀魚漂之時可以將人世間的煩惱、生活中的苦悶、工作中的緊張情緒一掃而光,從而靜心養神、陶冶情操、磨練意志。三是樂,釣到魚后的成就感和快樂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四是知,釣魚同其他工作生活一樣,也需要了解天文地理、文學藝術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的知識。五是康,置身于江河湖畔,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很多,而負離子被譽為“空氣維生素”,垂釣者經常吸入帶有很多負離子的空氣,有防病、調整神經、促進胃液分泌等作用。


  對經濟而言,通過舉辦全國性釣魚競技賽事,可以有效形成“注意力經濟”。在現代信息社會里,地方經濟能否取得較快發展,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外界對這個地方的關注程度,獨具特色的賽事,就是一種典型的“注意力經濟”。通過舉辦國家級比賽,可以對黃石文化、經濟、社會歷史與現狀進行全面、集中的展示,可以吸引國際國內更多的目光關注,可以聚集更多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吸引更多的客商來黃投資,吸引更多的項目來黃發展,吸引更多的游客來黃觀光,推動我市各個產業特別是文化旅游產業的大開發、大發展。以此為平臺,發揮“聚集效應”、“放大效應”,進一步提升黃石的名氣、聚集更多人氣、匯攏各方財氣,加快黃石經濟轉型的步伐,推動“三大戰略”的深入實施。


  對社會而言,余國剛總拿自己親身經歷說事。前幾年,由于染上打牌賭博的不良嗜好,既傷身體,又傷朋友之間的感情,還鬧得家庭糾紛不斷、夫妻不和。自從喜歡上垂釣后,不僅戒掉了賭博惡習,還鍛煉了身體,也拓展了社交圈子,家庭生活也變得和諧起來。許多釣友的經歷也印證了這一點,家庭和睦了,無疑給建設和諧社會增添了益生細胞。


  功夫不負有心人,付出總有回報。余國剛對事業的執著精神,感動了方方面面的人們,得到了上級的關注和支持。國家級標準釣魚競教基地(黃石)項目順利通過國家體育總局社體中心的實地勘察并批準立項,市委市政府和下陸區委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都對這個項目給予極大關心,市政府將磁湖團城山一處20畝的水域劃撥用于賽池建設。


  余國剛則從個人賬戶中擠出300萬元的資金作為首期投入,于今年4月份啟動工程建設。半年多來,他如同拼命三郎,幾乎吃住在工地,日夜施工,搶抓工期,加快進度,如今基地已見雛形。今年12月底,由國家體育總局社體中心主辦,武漢魚歸道有限公司承辦的的全國俱樂部杯釣魚比賽將在美麗的磁湖舉行。屆時,四個國家級標準的釣魚競技賽池將展現在人們面前,可同時容納600人進行比賽。而磁湖得天獨厚的環境,又能夠開展拋桿比賽。垂釣文化的充分展現,必將為磁湖增色不少。


  從明年開始,這個國家級標準釣魚競技基地除每年舉辦6次以上的全國大賽外,還將吸引全國眾多企業投入其中?,F在,就已經有10場企業贊助比賽早早排隊。磁湖岸邊,將不間斷地上演“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古風今韻。


  初步預計,這個基地每年將接待來黃代表隊、選手和游客2萬人,實現旅游收入4000萬元。而從古至今,鐘情垂釣的名商巨賈不乏其人。由此所帶來的城市知名度、美譽度和開放度,則難以估量。


  2011年11月9日,在黃石市委、市政府召開的中國•黃石第二屆國際礦冶文化旅游節暨第三屆國際乒乓節籌委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市委書記王建鳴表示,辦節的實質是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就是讓老百姓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而余國剛承辦的2012年全國釣魚俱樂部總決賽則在會議上被指定為節會的重要項目。


  展望新的發展目標,余國剛信心百倍,他表示,將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大戰略”號召,以國家級標準釣魚競技基地為核心,通過高水平舉辦好全國性釣魚高端賽事,打造釣魚競技網絡和紙質傳播平臺,興辦釣魚培訓學校,建設魚類博物館,興建垂釣文化雕塑,進一步豐富磁湖生態環境,打造全國生態休閑文化產業知名品牌,進一步營造城市文化氛圍,提高文化品位,增強城市魅力,為加快建設文明秀美宜居新黃石作出新貢獻。


  “筍因落籜方成竹,魚為奔波始化龍。”是的,在這樣一個大時代,唯有乘風破浪者,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他們把個人的人生價值自覺地端放在時代的彎弓之上,向著太陽的方向,飛翔,飛翔,飛翔!


  唯有這樣的飛翔,是青春的飛翔,是有力度的飛翔,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天空。



黃石國家級標準釣魚競教基地



(黃石市下陸區政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