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山下,有位巾幗女性憑著自己堅韌不拔的毅力和自強不息的精神,在近30年的光陰中,以一家鐵棚小吃店成就為本地餐飲業的知名人士,在競爭激烈的下陸餐飲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演繹著一段令人驚嘆的傳奇,這個主角就是江蓮花。
她歷盡苦難的創業經歷,實現了她從小販到個體戶,再到民營企業家的嬗變,期間曾榮獲湖北省再就業明星稱號,多次被授予黃石市再就業明星、三八紅旗手、文明就業標兵、優秀婦女代表等殊榮,連續推薦成為政協下陸區第五屆、六屆、七屆政協委員。
三十年創業 三十年辛酸
江蓮花委員出身農村家庭,兄弟姐妹十人。小學就開始賣冰棒補貼家用,中學時期隨著在建筑工地工作的父親挑灰桶,自力更生攢學費。生活的艱辛讓江蓮花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生活得更好一些,就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27年前,高中畢業的江蓮花從農村來到郊區,沒有任何家庭背景,白手起家。當時為了生存,她獨自一人來到老下陸的“半邊街”,在老下陸街道一條排洪港的空地上架起了一個小鐵棚開起了小吃店,從此走上了艱辛創業之路。店里的案板既是她賴以謀生的工具,也是消除她一天疲憊的鋪板。每逢夏季,店后的排洪港都有洪澇危險,她此時此刻還能記起父親曾經說的話:“人要學會生存本能,晚上要是碰到大水來臨時,一定要用雙手牢牢抓住木板的邊沿,可以保證不會有溺水的危險。”開始的謀生之路舉步為艱難以言訴,江蓮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打拼了六年,靠著勤勞的雙手和誠信待人收獲著她應得的那份回報。
1991年,黃石市舉辦首屆“國乒節”,開展城市面貌整治活動,江蓮花的港邊小吃店被拆除。她沒有退縮,而看到的是希望,她的心中有一個要打造下陸第一餐飲服務行業的理想,這才是自己的追求。兩年間,她先后租下水利餐廳和原食品公司門面,成立了下陸區第一個餐飲業有限公司——開源酒店,開始進入她事業的成長期。酒店提升改造后,經營規模有了大幅度提升,菜品質量和服務質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十年磨一劍,凝練終非常。2003年,從來就不安于現狀的江蓮花,憑著自己多年來創業積累的豐富經營經驗,萌發了前往江浙地區投資飲食業的意向,在市場經濟中搏擊一番。但隨后在區政府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勸留下,江蓮花打消去外地發展的念頭,在本地尋求企業發展的突破口。2004年初,她遇到一個實現自己理想的千載難逢的機會,毅然自籌資金300余萬元整體收購了破產企業原下陸百貨批發公司,這不但為區政府解決了改制企業職工安置的出路和資金等問題,也為追求心中理想創造了有利條件。2004年底,她創辦的開源大酒店正式開業,這標志著公司從一個單純的社會餐館向一個現代化的大酒店邁進,進一步豐富了下陸的餐飲文化,也為下陸第三產業結構調整注入新鮮血液。天道酬勤,厚德載物。江蓮花憑借自己的踏實、努力、肯干和誠信經營,贏得了社會各界友好人士的支持和幫助,這更加增強了她創業的激情和回報社會的感恩之心,創業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快。
為了使公司適應現代企業發展需要,打造特有的本地餐飲文化,江蓮花還十分注重學習型企業的培育,自己每年都會參加一些全國的大型培訓班,在開拓眼界中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同時,她不拘一格選拔培養人才,把員工的業務技術培訓也納入了日常事務之中,每年都不惜花費重金將公司骨干和優秀員工送往北京、重慶、湖南、武漢等地鍛煉學習。隨著這一經營理念的不斷深入,企業整體素質有很大提高,經營理念更加先進,管理手段更加科學、規范,凝練出了一套獨特的企業文化。目前,她所帶領的餐飲服務團隊中有多名金牌服務員和各級專業廚師。酒店還在2009年全市餐飲行業崗位技能大比武活動中喜獲總分“第二名”和個人技能操作“第二名”、“第三名”的好成績。在2009年全省廚師菜肴大賽中,開源大酒店的“鐵板醬香肉”、“開源秘制鴨”被評為金牌菜肴。
八年過去了,現在的開源大酒店依然每日車水馬龍、高朋滿座。公司營業額累計2000多萬元,上繳利稅近百萬元,常年提供就業崗位60多個,最多時達100多個。其實,江蓮花的經營理念一點也不高深,她視客人為親人,視經營為藝術,用優雅的環境、優質的服務、優良的菜品、優惠的價格來打動每一位賓朋。這種“四優”是被實踐證明且屢試不爽的經商之道,江蓮花以其獨特的女性情懷將之演繹得更加真切雋永、清新宜人。
建言獻策 桑梓情懷
當筆者問起江蓮花為何沒想到外地發展時,她頗有感觸地說,她事業的起點在下陸,發展在下陸,下陸給了她很多的榮譽,很多的幫助。雖然她今年都45歲了,丈夫也是江浙人,但要說離開還真是舍不得。特別是任區政協委員后,感覺自己身上又多了一份責任。
三屆政協委員,多少年的無私奉獻,讓江蓮花工作著、快樂著。她以諫真言獻良策為己任,全身心投入到政協委員的工作中。她撰寫的多份提案,涉及青少年健康成長、就業保障、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等內容。對于自己從事的餐飲業,她更是深入調研,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一個優秀的政協委員不僅要認真參政議政,更要努力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江蓮花始終堅持把回報社會、服務社會當作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熱心公益事業。1998年抗洪期間,下陸原老鸛廟村某灣被淹,全村千余人陷于洪災,一整天沒吃沒喝。江蓮花得知情況后,毅然停止酒店營業兩天,特地租用一輛專車為受災村民和救援人員多次免費送飯送水等基本生活保障物資,直到救災車趕到,她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至今還在下陸傳頌。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時,她帶領員工向災區捐款捐物2萬余元;同年雪災,她自發捐資捐物,及時為下陸敬老院的孤寡老人送去價值近5000元的棉被、保暖內衣等防寒物資。2010年,下陸區老年福利中心籌建之初,江蓮花率先主動捐款1萬元。2011年暑期,她將貧困大學生召集起來為他們提供崗位,以勤工助學的方式籌集學費,減輕他們籌集大學學費的壓力。在全球金融風暴給餐飲業帶來沖擊之時,她堅持“不減員、不降薪”,并積極吸納下崗女工到公司就業。目前酒店安排了多名下崗職工,為60多人提供就業崗位。同時,她還出資“一對一”幫扶多名貧困大學生,默默無聞地無償提供他們大學期間學費,并與大冶毛鋪的毛風云孤兒結對“愛心媽媽”,負責小孩的全部生活起居和學習費用直至成人,奉獻自己一份愛心。
江蓮花委員依靠這份愛心和責任為社會排憂解難的同時,也在提升著企業自身的形象。江蓮花是這樣說的:“雖然現在距離心目中的理想還很遙遠,但苦盡甘來的滋味讓她感受到創業是快樂、是歷煉,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創業成功帶來的不只是物質財富,回報社會,其精神財富會讓你的生命延長。”聲音雖不大,但感受到了江蓮花委員的那一份真誠。
(黃石市下陸區政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