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個平凡的女人,卻是一個不平凡的領導;她和許多平凡的人一樣經歷過失業(yè),卻以一種不平凡的姿態(tài)重新站起來;她經歷著平凡人都會經歷的坎坷波折,卻書寫著一段不平凡的奮斗人生。她,就是宜昌益農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藝。
1993年,宜昌市電子管廠倒閉,她和工廠的員工一起失業(yè),有過彷徨,有過迷茫,可還是從困境中堅強的站起來,自力更生,開小店、辦網吧、開茶樓、搞印刷……日子平淡卻也充實,但是她卻在這平淡的生活中依舊懷揣著一份更遠大的理想。
2006年,她聽說市科技局有一個生產雙孢菇的項目,不僅有較好的發(fā)展前景,還能享受政府“三農”扶持政策。這樣的機遇對于黃藝來講實屬可遇不可求,通過多方考察調研,她發(fā)現這個項目不僅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而且能夠為許多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就業(yè)機會,帶動當地農民致富,是一項既能帶來經濟效益也能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的產業(yè)。于是,她和另外幾位下崗的姐妹決定一起創(chuàng)業(yè),經過努力拿到了這個項目,并于當年籌資100萬元注冊成立了宜昌益農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
創(chuàng)業(yè)之初,她也遇到了許多經濟、市場和技術方面的難題,但是她始終都沒有氣餒,堅持以勤補拙,用滿腔的熱情和堅強的意志在逆流中奮勇向前。不懂技術,她就去三峽大學找專家進場現場指導,研究提升產品質量和產量;缺少銷路,她親自帶領銷售骨干搞市場調研,跑開發(fā),找客戶……。那段時候她有半年沒有回過宜昌城區(qū)的家,吃住都在郊區(qū)工地,所有精力和心思都附著于小小的蘑菇上,半年的時間她瘦了10多斤,好幾次暈倒在工地上,她小憩片刻又站了起來;好幾次想回家感受女兒的親昵,但看著含苞待出的小蘑菇她又忍住了。不服輸不認命的精神一直支撐這她在這條路上走下去。而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自己的艱辛努力以及多方面的鼎力協助2008年公司順利收回投資成本,當年實現銷售收入1500萬元。
為了讓產品更具競爭力,她到三峽大學找專家進廠現場指導,研究提升產品質量和產量,自行培植菌種,除了2006年剛開始發(fā)展時,該公司雙孢菇菌種由其他單位提供外,此后幾年菌種都是益農科技自己培植;為了打開產品市場,她親自帶領銷售骨干搞市場調研,開發(fā)銷售渠道,現如今益農公司的新鮮雙孢菇都是通過外地分銷公司代理出口,且占據了公司全年總產量75%的雙孢菇都是銷往美國、日本等國。每一次波折和困境,她都堅強而勇敢的承受,并且憑著不屈的意志走出來了。目前,公司已發(fā)展成為一家集雙孢菇種植,產品深加工研發(fā)和銷售,儲運為一體的專業(yè)化深加工企業(yè),公司規(guī)模不斷擴大,年銷售額不斷增加。
黃藝對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我的人生因為創(chuàng)業(yè)而豐富多彩”,創(chuàng)業(yè)的過程或許艱辛,或許坎坷,可是卻讓她在這樣不平凡的奮斗中學習、成長,歷經風雨的洗禮,歲月留在黃藝臉上的不是蒼老,而是一份彌久持新的睿智和深邃,一份“巾幗不讓須眉”的果敢和氣魄。
(政協當陽市王店鎮(zhèn)聯絡組 陳繼榮 羅金橋 向寧樂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