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宗林委員現年50歲,竹溪縣中峰鎮梅探溝村人,他2003年創業成立了竹溪縣宏霖磚廠,主要銷售建筑空心磚、環保節能空心磚,2006年,謝宗林投資180萬元,興建了節能磚生產線,他敏銳地意識到節能磚利用煤灰等工業廢棄物作原料,可以有效節約黃土資源。經過多年的艱苦經營,磚廠已發展成為年產值達上千萬的民營企業,每年上繳稅收達數十萬元。廠興家富,謝宗林做建材生意致富后不忘履行政協委員職責,積極帶領群眾致富,幫助失業職工,為當地老百姓辦實事、好事,成為交口稱贊的活“雷鋒”。
個人出資幫助貧困村民建房
謝宗林說:“個人先富是國家政策好,個人富不算富,要幫助更多群眾脫貧致富才能實現政協委員的社會責任”,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近年來,他的磚廠吸引失業或無業職工30多人,解決勞動力就近就業40人。他按照國家政策為職工辦理了社會保險,認真認真執行國家最低工資制度和安全衛生制度,職工每月工資都在1000元以上,嚴格安全管理,從未發生安全事故。有些外出打工的群眾到磚廠工作后說:“能夠就近就業并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免受背井離鄉之苦,能夠照顧老婆孩子,我們非常高興”。
縣九屆政協向委員發出開展“1121”(即一名縣政協委員每年為群眾辦一件實事;聯系幫扶一戶貧困戶,幫助貧困戶兩年脫貧;每年為全縣發展提一條好建議)活動的號召后,謝宗林認真領會政協文件精神,不斷發揮本職崗位帶頭作用,以更大的熱情為困難群眾辦實事,他積極與貧困村民結對子、送真情、獻愛心,幫扶困難村民實現再就業,逐步脫貧解困。中峰鎮梅探溝村3組柏國松和雙河口村1組關漢建因家庭貧困一直無錢蓋新房,謝總聞訊后,立即深入兩家進行慰問,并出資出物幾萬元在最短的時間內為他們蓋起了牢固、漂亮的新房。群眾都說:謝總這樣的義舉不愧于政協委員的稱號,是真正為群眾辦事的活“雷鋒”。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經過幫扶實踐,謝宗林進行了深入思考,農民的自身素質決定其就業的能力,很多農民因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技術找不到理想工作,只能從事臟亂累的繁重體力勞動,且賺不到較高的薪酬,靠幫靠扶不如靠送技藝。因此,本著實用性和有效性的原則,他從抓基本技能培訓入手,先后幫助本村百余名群眾掌握了免燒磚、巖頁磚制作等實用技能,幫助解決就業難題,并鼓勵村民學習大棚蔬菜、種植膠股藍等技術,帶動了一方百姓脫貧,成為中峰鎮新農村建設的領頭羊。
“只要群眾有困難,我就會在幫扶的路上一直走下去,讓更多有實際困難的群眾感受到黨的溫暖、感受到政協組織關愛”,謝宗林滿懷自信和期待,言教不如身教,真情見諸于行動。
(竹溪縣政協 彭勇 李本雙 供稿)